黎明娟;李江;张旭;李晓艳
目的:了解大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与体重指数、性别的关系。方法:对2744例新生进行血压、身高、体重检查,并对血压、体重指数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高血压患病率1.71%,男生患病率4.02%,明显高于女生的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体重指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增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大学生高血压患病率与肥胖密切相关,高校应针对大学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崔芳囡;牛红丽;汤欣;董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中皮肤过敏、肠胃系统反应发生率较高。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47.62%,肠胃系统反应发生率21.19%。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老品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新品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品种不良反应中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肠胃系统以及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新品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品种肝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品种(P<0.05)。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中皮肤过敏、肠胃系统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新品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老品种。
作者:吴靖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8例,行动脉内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中,32支颈内动脉闭塞,78支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53支大脑前动脉闭塞,83支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治疗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大脑前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再通支数分别为27支、65支、42支和67支,血管闭塞再通率分别为84.4%、83.3%、79.2%与80.7%,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2例(71.9%)的临床症状完全恢复至正常或显著好转,31例(24.2%)临床症状未好转,5例(3.9%)患者死亡。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动脉内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管闭塞及临床症状。
作者:秦小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积雪苷软膏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超声波导入积雪苷软膏,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用超声波导入耦合剂,配合中药面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3%,优于对照组的80.51%(P<0.01)。结论:本方法可明显淡化烧伤后的面部色素沉着,且能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柏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防接种疫苗的异常反应及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接种疫苗发生疑似异常反应79例的临床资料,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百白破疫苗18例(22.78%),狂犬病疫苗8例(10.13%),23价肺炎疫苗7例(8.86%)。疑似异常反应主要包括一般反应、偶合症、过敏反应等。结论:接种前对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健康知识教育及做好异常反应处理对策,可降低异常反应发生率,确保儿童安全接种。
作者:钟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进行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根尖诱导形成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再生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表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9.49%;观察组轻度疼痛比例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牙髓血管再生在年轻恒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谦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支气管炎患儿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9%,明显优于对照组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患儿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机体快速恢复。
作者:王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乳腺中药贴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乳腺增生症患者240例,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他莫昔芬治疗;观察组小剂量服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同时加贴本院自制的乳腺中药贴。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5%,高于对照组的50.8%(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中药贴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更优。
作者:胡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原发性不宁退综合征(RLS)焦虑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RLS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1 d进行一般资料、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定表填写及针对性进行舒适性护理。结果:HAMA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原发性RLS患者的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雷志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麻醉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60例,分两组。L 组用含有利多卡因的丙泊酚诱导和维持,P 组用丙泊酚诱导和维持,观察两组 SBP、DBP、HR、SpO2,记录推注丙泊酚时的注射痛。结果:在气管插管时及置入支撑喉镜时 P 组 HR、SBP、DBP 均高于 L 组(P<0.05);P组在气管插管时及置入支撑喉镜时HR、SBP、DBP均高于基础值(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可降低插管反应,减少术中循环波动。
作者:高志秋;李玉梅;满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恢复。
作者:孙庆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收治精神障碍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跌倒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孟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治疗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160例,将接受康复指导的80例纳入对照组,将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8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8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
作者:申林;王尚才;马津;常鹏鹏;黄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方法:收治完成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生胆道损伤患者43例。结果:急诊手术31例(72.1%),择期手术12例(27.9%)。术中发现胆道损伤27例(62.8%),术后发现胆道损伤16例(37.2%);分别行胆道修补、重建、胆肠吻合、胆道支撑等胆道修复方式,其中2例术后再发胆道狭窄,肝衰竭死亡1例,术后随访3个月~5年,优良率90.7%(39/43)。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道损伤的原因与局部解剖变异因素、病理因素、术者技术因素有关。
作者:贾廷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肾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55例,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SBP、DBP、BUN、Scr、K+及CRP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存活率54.5%,死亡率32.7%,放弃治疗率12.7%。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罗文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腺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绝经后取环妇女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腺醇联合利多卡因取环术,常规组给予常规取环术。结果:观察组成功取环率高于常规组。结论:米索前列腺醇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能明显软化宫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绝经后妇女取环成功率。
作者:杨晓霞;侯瑞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无中转开腹病例;试验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且具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等优势,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赵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正常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血浆中D-D和Glu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第1天、第5天血浆中D-D和Glu含量显明高于第10天(P<0.05)。结论:检测不同时间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血浆D-D和Glu含量可判断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水平,对患者的预后评估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单纯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用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胃穿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显著,并且各具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病理类型谨慎、恰当地选择术式。
作者:刘继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乌头汤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片;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头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浆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理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汤联合来氟米特能显著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浆指标,降低血清中的TNF-α、IL-1β、IL-17、MMP-9,提高有效率。
作者:郑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