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探析

赵宇

关键词:胆囊颈部结石嵌顿,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摘要:目的:分析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无中转开腹病例;试验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且具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等优势,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循证护理能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彩超诊断输卵管囊肿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彩超诊断输卵管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3例输卵管囊肿患者给予彩超检查,并对照病理结果分析诊断价值。结果:彩超检出49例,诊断准确率92.45%。误诊4例,误诊率7.55%。结论:彩超在输卵管囊肿临床诊断中有较大价值,准确率高。

    作者:叶嘉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优化大医院管办基层医疗机构机制的思考与对策

    目的:大医院管办基层医疗机构是指社区卫生机构由大医院管理,按照院办院管模式运行。真正实现三甲医院与基层医院的“人通、物通、财通”,在大大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的同时,大幅度降低社区居民的医疗费用;但由于未将院办院管的社卫中心纳入政府管理序列,大医院市场化运作机制与院办院管社卫中心公益性职能的矛盾日益凸显。

    作者:罗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护士岗前系统性强化培训的研究

    目的: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将2014年的42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2013年的37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1周的常规岗前培训,观察组给予3个月的全面强化培训,对两组新护士的穿刺水平进行考核,对临床综合能力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新护士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临床综合能力及满意度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期系统强化培训是促使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一种较理想的培训方法。

    作者:张士红;赵明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社区康复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治疗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160例,将接受康复指导的80例纳入对照组,将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8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8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

    作者:申林;王尚才;马津;常鹏鹏;黄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腋路臂丛麻醉在小儿手外伤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腋路臂丛麻醉在小儿手外伤中的应用。方法:收治手外伤患儿6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氯胺酮+异丙酚联合腋路臂丛麻醉,B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术中、术后患儿的收缩压(S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氯胺酮和异丙酚的用量。结果:A组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平稳;B组生命体征明显变化。A组麻醉过程中氯胺酮、异丙酚的用量明显下降而且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腋路臂丛麻醉更适合于小儿手外伤中的麻醉。

    作者:尹大海;张建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波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7例的护理体会

    本文介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7例采用新型的微波血管腔内治疗术,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会芬;鲁艳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64例,分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崔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组,显效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竹叶石膏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喻忠;李建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刀与传统手术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肿瘤患者1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甲状腺肿瘤时,相比传统手术,超声刀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的引流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施晓辉;成绥生;王卫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研究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目的:研究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以及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张药方,以相关文件为标准,对这些药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方有72张(7.2%);不良反应的表现有药物过敏5例(6.94%),胃痛11例(15.28%),身体忽冷忽热15例(20.83%),恶心、呕吐21例(29.17%),头痛9例(12.5%),水肿11例(15.28%)。结论:医生在开具药方时,必须对所有药物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开具的药方更加规范、合理。

    作者:库尔班·提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药物性肝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疾病类型、预后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收治药物性肝病患者6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与临床分型各有不同;HBsAg呈阴性影响相关性大,阳性相关性小;患者长期饮酒习惯相关性大;不同类型药物长期服用相关性大;采用有效治疗措施可对药物性肝病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药物性肝病的发病因素与患者饮酒习惯、用药史、病症史等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在停药采取积极治疗后,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针对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13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8例,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一组为观察组,行传统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的一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全面的腹部超声检查比较费时,但是却使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使临床诊断时间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睫状体光凝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的疗效。方法:收治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眼压升高行睫状体光凝术后眼压再次升高后又行小梁切除术患者21例,比较患者睫状体光凝术前后及小梁切除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眼压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眼压小梁切除术前与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眼压小梁切除术后与小梁切除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患者采用睫状体光凝术治疗。若术后患者眼压再次升高,可行小梁切除术,以防止眼功能进一步损害。

    作者:王伶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支气管炎患儿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9%,明显优于对照组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患儿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机体快速恢复。

    作者:王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氨茶碱和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何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再次行青霉素皮试引起过敏反应引发的思考

    本文对1例再次行青霉素皮试引起过敏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用药前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特别是已经对青霉素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应禁用该药。对已经使用过青霉素的患者,必须详细询问用药后发生的症状。

    作者:杨惠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维吾尔族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过敏休克1例

    本文对1例维吾尔族患者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发生过敏休克反应进行探讨,提示该不良反应可能与民族基因差异性有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患者高于女性患者,这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性别特征有关。

    作者:张凯军;殷萌;王艳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正常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血浆中D-D和Glu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第1天、第5天血浆中D-D和Glu含量显明高于第10天(P<0.05)。结论:检测不同时间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血浆D-D和Glu含量可判断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水平,对患者的预后评估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药物流产患者身体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对药物流产患者身体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药物流产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阴道出血时间、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3.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5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能提高药物流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王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