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喻忠;李建岗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痛风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组,显效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竹叶石膏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地塞米松,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肺部哮鸣音及胸闷气短存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闫登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经验分享

    目的:通过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经验分享,探讨社区高血压管理的佳方案。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对患者血压进行管理。结果:管理后患者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情况都有明显改善。收缩压与舒张压管理后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案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值得推广。

    作者:谷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氨茶碱和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何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HRCT在早期尘肺诊断中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增多,高千伏胸片对早期尘肺病诊断的不敏感性日益明显。HRCT可以超早期发现尘肺病特征性改变,对尘肺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远远高于高千伏胸片,为尘肺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从而及早治疗和预防尘肺病,终提高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程亚君;刘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SCL-90与体检人员血糖及人群特点的关系

    目的:探讨体检人员SCL-90评分与性别、年龄、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体检人员551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SCL-90量表评分。结果:各组人员中躯体化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的人群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血糖水平与体检人员SCL-90量表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体检人员心理状况与年龄密切相关,而与血糖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魏林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刀与传统手术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肿瘤患者1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甲状腺肿瘤时,相比传统手术,超声刀应用于甲状腺手术中,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的引流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施晓辉;成绥生;王卫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社区康复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治疗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160例,将接受康复指导的80例纳入对照组,将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8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8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

    作者:申林;王尚才;马津;常鹏鹏;黄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喜炎平联合抗生素在社区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喜炎平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感染类型的不同选择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对症予中西医结合退热、清肺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经过足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有效率较高。

    作者:袁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收治精神障碍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跌倒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孟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呼吸内科接受规范治疗的效果,并总结有效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有利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舒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20例,给予全面精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后患者排便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后排便规律18例(79.45%)。无肠造口狭窄、肠脱垂、造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排便情况,预防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妇人腹痛6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妇人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妇人腹痛患者1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下腹部紫草油纱外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辨证施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结论: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妇人腹痛疗效显著。

    作者:米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派罗欣联合胸腺肽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派罗欣联合胸腺肽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96例,分两组,各48例,观察组予以派罗欣联合胸腺肽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单独使用派罗欣的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P<0.05)。结论: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派罗欣联合胸腺肽的药物治疗措施达到了更高的转阴率,安全、可靠。

    作者:孙海英;范晓萍;温子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异丙酚-芬太尼麻醉在人工流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异丙酚-芬太尼麻醉在人工流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人工流产患者1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异丙酚-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疼痛分级、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分级Ⅰ级,对照组疼痛分级Ⅰ级2例、Ⅱ级46例、Ⅲ级22例。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芬太尼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效果显著,患者无疼痛感。

    作者:王维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开始时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

    作者:肖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研究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目的:研究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以及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000张药方,以相关文件为标准,对这些药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方有72张(7.2%);不良反应的表现有药物过敏5例(6.94%),胃痛11例(15.28%),身体忽冷忽热15例(20.83%),恶心、呕吐21例(29.17%),头痛9例(12.5%),水肿11例(15.28%)。结论:医生在开具药方时,必须对所有药物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开具的药方更加规范、合理。

    作者:库尔班·提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倒睫患者109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毛囊全部破坏,倒睫全部根除,治愈率100%。结论: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定位准确,创伤小,治愈率较高,疗效显著。

    作者:马雅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1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53例,显效47例,有效66例,无效14例,有效率92.2%;无中耳气压伤等高压氧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宋月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服用半夏泻心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的3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永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PCT检测对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PCT检测对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收治感染性疾病患者23例,作为检测组,再选取23例同期到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两组待检者的PCT水平,并对比两组的检测水平。结果:检测组的 PCT 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T 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关键指标之一。

    作者:阿米南木·吾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