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闫登峰

关键词:异丙托溴铵, 布地奈德,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摘要: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地塞米松,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肺部哮鸣音及胸闷气短存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单纯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用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胃穿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显著,并且各具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病理类型谨慎、恰当地选择术式。

    作者:刘继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短波、石蜡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短波、石蜡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肩周炎患者124例,分两组,各62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超短波、石蜡疗法的疗程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加用关节松动术。结果:常规组的治愈率+显效率为83.8%,低于观察组的96.8%(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超短波、石蜡疗法三者联合治疗肩周炎疗效更显著。

    作者:杜小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足底皮脂腺囊肿13例误诊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足底皮脂腺囊肿临床误诊原因。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知识面,仔细鉴别,以提高足底皮脂腺囊肿的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作者:黄续;马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波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37例的护理体会

    本文介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7例采用新型的微波血管腔内治疗术,配合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会芬;鲁艳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倒睫患者109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毛囊全部破坏,倒睫全部根除,治愈率100%。结论:裂隙灯显微镜下倒睫电解术定位准确,创伤小,治愈率较高,疗效显著。

    作者:马雅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防治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防治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8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黄疸发生率及效果。结果:研究组黄疸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2 d、4 d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参照组,且初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出生后5 d体重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可有效预防黄疸的发生,且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姚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脉快通道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肝硬化脾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静脉快通道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肝硬化脾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择期行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0例。GL组行罗派卡因局部浸润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GA组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苏醒后10 min、30 min 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0比较,两组皮质醇、血糖水平各时点均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T1、T2、T3皮质醇、血糖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派卡因局部浸润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应用于肝硬化脾切除手术,能有效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作者:黄伟;陈彩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腋路臂丛麻醉在小儿手外伤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腋路臂丛麻醉在小儿手外伤中的应用。方法:收治手外伤患儿65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氯胺酮+异丙酚联合腋路臂丛麻醉,B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术中、术后患儿的收缩压(S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氯胺酮和异丙酚的用量。结果:A组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平稳;B组生命体征明显变化。A组麻醉过程中氯胺酮、异丙酚的用量明显下降而且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静脉复合麻醉联合腋路臂丛麻醉更适合于小儿手外伤中的麻醉。

    作者:尹大海;张建斌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某高校2012级新生高血压普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与体重指数、性别的关系。方法:对2744例新生进行血压、身高、体重检查,并对血压、体重指数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高血压患病率1.71%,男生患病率4.02%,明显高于女生的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体重指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也增加,两者呈正相关。结论:大学生高血压患病率与肥胖密切相关,高校应针对大学生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崔芳囡;牛红丽;汤欣;董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析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找出有效的对策。方法:选取微生物培养标本6000份,包括痰液、血液、尿液等,分析不合格的结果和原因。结果:在6000份标本中,不合格1256份,不合格率20.93%。通过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服务不周到、患者样本采集步骤不正确等。结论: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管理,进而提高微生物培养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美丽坎·阿不都;木妮热·依布拉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经胸冠状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研究

    目的:对比经胸冠状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收治疑似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经胸冠状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经胸冠状动脉超声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分别为80.0%、58.2%,特异性分别为87.2%、60.5%,准确度分别为83.0%、58.5%。经胸冠状动脉超声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动态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冠状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

    作者:肖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再次行青霉素皮试引起过敏反应引发的思考

    本文对1例再次行青霉素皮试引起过敏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用药前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特别是已经对青霉素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应禁用该药。对已经使用过青霉素的患者,必须详细询问用药后发生的症状。

    作者:杨惠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引发心源性卒中后抗凝血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引发心源性卒中后抗凝血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例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引发脑卒中患者的抗凝血治疗资料。结果:52%的患者接受至少1次剂量的华法林,接受华法林与接受阿司匹林者相比,接受华法林者出血转换率较低(P=0.03);16例患者在出院3个月内再次因卒中住院。结论:华法林是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卒中高风险患者的重要预防药物,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志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64例,分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崔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支气管炎患儿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9%,明显优于对照组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患儿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机体快速恢复。

    作者:王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20例,给予全面精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后患者排便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后排便规律18例(79.45%)。无肠造口狭窄、肠脱垂、造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排便情况,预防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分析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现状,探讨高磷血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治MHD患者308例,分析血钙、血磷、钙磷浓度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达标情况。结果:308例MHD患者透析前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分别为62.34%、41.56%、44.16%、24.20%;超重、人血白蛋白升高为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加是高磷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本院目前MHD患者血钙、血磷控制并不理想。血磷、iPTH达标率较低,故应加强监测与管理,提高达标率。

    作者:陈学琴;刘永梅;王全胜;葛广礼;房振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护士岗前系统性强化培训的研究

    目的:帮助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将2014年的42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2013年的37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1周的常规岗前培训,观察组给予3个月的全面强化培训,对两组新护士的穿刺水平进行考核,对临床综合能力及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新护士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临床综合能力及满意度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期系统强化培训是促使新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一种较理想的培训方法。

    作者:张士红;赵明贵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8例,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2例,显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居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SCL-90与体检人员血糖及人群特点的关系

    目的:探讨体检人员SCL-90评分与性别、年龄、血糖的相关性。方法:体检人员551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SCL-90量表评分。结果:各组人员中躯体化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岁的人群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血糖水平与体检人员SCL-90量表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体检人员心理状况与年龄密切相关,而与血糖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魏林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