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琴;刘永梅;王全胜;葛广礼;房振宇
目的:探讨积雪苷软膏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超声波导入积雪苷软膏,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对照组用超声波导入耦合剂,配合中药面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3%,优于对照组的80.51%(P<0.01)。结论:本方法可明显淡化烧伤后的面部色素沉着,且能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柏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停用可能影响 ST 段改变的药物3 d,采用平板运动检测系统进行检测,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24 h 检测。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54例,运动平板试验检测阳性6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平板试验检测冠脉变化,明显优于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具有无创、安全、检出率高等特点。
作者:景丽;马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本院护士对于标准预防措施的了解以及依从性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标准预防知识、依从性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结果:标准预防各项目依从性得分(55.63±11.23)分,得分率63.50%。结论:目前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较低,尤其是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方面,需要加强对护士的标准预防依从性的知识与培训。
作者:张艳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单纯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用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胃穿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显著,并且各具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病理类型谨慎、恰当地选择术式。
作者:刘继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CT检测对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收治感染性疾病患者23例,作为检测组,再选取23例同期到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两组待检者的PCT水平,并对比两组的检测水平。结果:检测组的 PCT 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T 检测对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关键指标之一。
作者:阿米南木·吾守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儿童烧伤因素及创面特点,防止儿童烧伤的发生。方法:收治烧伤儿童1198例,按性别、致伤因素、烧伤部位、创面大小及深度、院前救助等数项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儿童烧伤因素为热液、火焰、电击伤等,以热液烫伤为常见;烧伤创面以四肢、躯干部位为多;火焰、电击伤烧伤创面往往较热液烧伤创面偏深,手术率较热液烫伤高,住院时间也较长。结论:在儿童烧伤中,提高人们对儿童烧伤危险因素的辨别及防护意识,以降低儿童烧伤发病率。
作者:付根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三子养亲汤和二陈汤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两种中药方剂,临床应用效果较好。本文简要介绍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痰湿蕴肺型肺胀1例的体会。
作者:刘光颖;吉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现状,探讨高磷血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治MHD患者308例,分析血钙、血磷、钙磷浓度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达标情况。结果:308例MHD患者透析前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分别为62.34%、41.56%、44.16%、24.20%;超重、人血白蛋白升高为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加是高磷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本院目前MHD患者血钙、血磷控制并不理想。血磷、iPTH达标率较低,故应加强监测与管理,提高达标率。
作者:陈学琴;刘永梅;王全胜;葛广礼;房振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作者:陈小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内科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收治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168例,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奥曲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内科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妇人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妇人腹痛患者1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下腹部紫草油纱外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辨证施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结论: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妇人腹痛疗效显著。
作者:米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应用术前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应用术前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张健;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机械性眼外伤的护理要点。方法:收治机械性眼外伤患者20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积极抢救和护理可降低患者致盲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程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法治疗脾虚气陷型痞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脾虚气陷型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法汤药口服;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口服。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法治疗脾虚气陷型痞满确切有效,能减少患者痛苦,且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王少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30例,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其中高血压Ⅰ期25例,10例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15例给予降压药合并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血压Ⅱ期合并糖尿病患者5例,给予降压药、降糖药合并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患者血压得到控制。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其经济负担。
作者:再乃甫·沙力克;阿布都外力·努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胆管内乳头状瘤是起源于胆管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现普遍认为与胆道结石和炎症的长期刺激有关。因此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容易误诊,且目前治疗方法无统一的标准。本文报告1例胆总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资料及诊疗过程,为胆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研究提供临床资料。
作者:刘钰檩;李光一;偰光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添加薄荷和三七活性提取物的中草药牙膏对于牙龈炎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30例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使用含薄荷和三七成分的牙膏,对照组使用普通牙膏。观察两组15 d和30 d牙龈出血指数的变化。结果:两组在第15天时牙龈出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30天时试验组的牙龈出血指数有显著下降,低于对照组,与基线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薄荷和三七的牙膏具有减轻牙龈炎症的功效。
作者:洪慧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66例,分为3组。A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B组给予腹腔镜手术,C组给予开腹手术。结果:A组66例治愈,4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75例患者治愈,1例开腹手术治疗。C组20例患者治愈。结论:保守治疗简单、方便、费用低廉,治疗成功率高,且不损伤输卵管,不影响下次受孕,但药物胃肠反应较大。腹腔镜手术创伤小,住院周期短,且出血量少,但费用稍高。开腹手术住院周期稍长,患者恢复稍慢,但费用较低。
作者:王宏锋;马曙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药物性肝病患者的疾病类型、预后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收治药物性肝病患者6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表现与临床分型各有不同;HBsAg呈阴性影响相关性大,阳性相关性小;患者长期饮酒习惯相关性大;不同类型药物长期服用相关性大;采用有效治疗措施可对药物性肝病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药物性肝病的发病因素与患者饮酒习惯、用药史、病症史等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在停药采取积极治疗后,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志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评估血管内药物持续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性。方法:收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9例27髋,行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持续性药物灌注治疗,随访观察Harris评分及Ficat分期改变,分析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经过12个月以上跟踪随访及观察,患者总体优良率从48%上升到70%。FicatⅠ、Ⅱ期效果较好,Ⅲ、Ⅳ期效果稍差,有效率约82%。未出现股骨头坏死或塌陷加重等征象。结论:血管内药物持续灌注可以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能快速缓解疼痛,促使坏死骨质吸收,新骨形成。
作者:杜志山;王富国;孔祥昆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