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张玲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呼吸内科接受规范治疗的效果,并总结有效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有利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舒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疝气修补术后复发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收治腹股沟疝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腹股沟疝气修补术。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整体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67.5%,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与操作技巧以及修补术中使用的材料对腹股沟疝气修补术后复发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陈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1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给予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53例,显效47例,有效66例,无效14例,有效率92.2%;无中耳气压伤等高压氧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宋月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方法:收治UC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黛力新及柳氮磺吡啶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黛力新及柳氮磺吡啶片治疗UC疗效显著。
作者:刘宏治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胆管内乳头状瘤是起源于胆管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现普遍认为与胆道结石和炎症的长期刺激有关。因此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容易误诊,且目前治疗方法无统一的标准。本文报告1例胆总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资料及诊疗过程,为胆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研究提供临床资料。
作者:刘钰檩;李光一;偰光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胃肠减压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知识掌握度、配合度、情绪稳定度、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胃肠减压治疗中,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晓燕;陈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比较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氨茶碱和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何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本院护士对于标准预防措施的了解以及依从性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标准预防知识、依从性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结果:标准预防各项目依从性得分(55.63±11.23)分,得分率63.50%。结论:目前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较低,尤其是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方面,需要加强对护士的标准预防依从性的知识与培训。
作者:张艳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肾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55例,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SBP、DBP、BUN、Scr、K+及CRP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存活率54.5%,死亡率32.7%,放弃治疗率12.7%。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罗文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三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66例,分为3组。A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B组给予腹腔镜手术,C组给予开腹手术。结果:A组66例治愈,4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75例患者治愈,1例开腹手术治疗。C组20例患者治愈。结论:保守治疗简单、方便、费用低廉,治疗成功率高,且不损伤输卵管,不影响下次受孕,但药物胃肠反应较大。腹腔镜手术创伤小,住院周期短,且出血量少,但费用稍高。开腹手术住院周期稍长,患者恢复稍慢,但费用较低。
作者:王宏锋;马曙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皮肤黄染新生儿30例,对其进行颅脑MRI检验并依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10例,检测并对比3组之间双侧苍白球T1WI与T2WI的信号强度。结果:乙组患儿左右两侧苍白球T1WI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甲组(P<0.05),丙组患儿的苍白球T1WI的信号强度显著高于甲组与乙组(P<0.05)。结论:苍白球T1WI的对称信号升高,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重要特征,且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熊焕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治疗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160例,将接受康复指导的80例纳入对照组,将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8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8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
作者:申林;王尚才;马津;常鹏鹏;黄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莫沙必利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作者:陈小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新华网北京2016年4月7日电(刘映)合理的输液可以挽救患者生命,而一次差错也可能让一个生命消逝,输液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关注。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纷纷叫停门诊输液。江苏省卫计委更是要求,2016年底前,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外)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在各地叫停门诊输液的同时,提升临床输液安全也迫在眉睫。近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中国药师协会等六个组织共同编制的首部《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范专家共识》在北京定稿。据悉,该共识将于2016年5月份发布。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发展护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护生综合素质,我院在2014年开始应用PBL教学模式,并对传统的PBL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通过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学案例的编制、教学DVD的制作等改革,逐渐完善,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PBL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取得很好成效。同时通过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实现了在校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的有效互补,更好地体现护理教学的整体性、连续性。
作者:李中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正常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血浆中D-D和Glu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第1天、第5天血浆中D-D和Glu含量显明高于第10天(P<0.05)。结论:检测不同时间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血浆D-D和Glu含量可判断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水平,对患者的预后评估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超短波、石蜡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肩周炎患者124例,分两组,各62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超短波、石蜡疗法的疗程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加用关节松动术。结果:常规组的治愈率+显效率为83.8%,低于观察组的96.8%(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超短波、石蜡疗法三者联合治疗肩周炎疗效更显著。
作者:杜小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20例,给予全面精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后患者排便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后排便规律18例(79.45%)。无肠造口狭窄、肠脱垂、造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排便情况,预防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11%,对照组总有效率65.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皮肤发红及瘙痒症状。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刘万灵;杨志;许延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06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观察组在子宫动脉栓塞基础上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用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ST 段回落>50%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甲氨蝶呤的疗效确切,较少出现出血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情况。
作者:郭松岭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