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万灵;杨志;许延杰
目的:探讨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妇人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妇人腹痛患者1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下腹部紫草油纱外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辨证施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结论: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妇人腹痛疗效显著。
作者:米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进行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根尖诱导形成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再生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表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9.49%;观察组轻度疼痛比例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牙髓血管再生在年轻恒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谦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78例,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单纯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用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内胃穿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显著,并且各具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病理类型谨慎、恰当地选择术式。
作者:刘继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喜炎平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感染类型的不同选择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对症予中西医结合退热、清肺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经过足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有效率较高。
作者:袁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增多,高千伏胸片对早期尘肺病诊断的不敏感性日益明显。HRCT可以超早期发现尘肺病特征性改变,对尘肺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远远高于高千伏胸片,为尘肺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从而及早治疗和预防尘肺病,终提高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程亚君;刘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组,显效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竹叶石膏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喻忠;李建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反应性舒张程度、NO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作者:何海贤;周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患者应用术前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应用术前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张健;张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新华社兰州2016年4月6日电(记者梁军)6日上午,甘肃省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运行。据了解,作为西北地区首家省级互联网医院,甘肃省互联网医院将为我国西部省区、尤其是藏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过敏性眼表疾病患者临床现状。方法:收治过敏性眼表疾病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过敏原试验以及全面眼部检查,同时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结果:患者的异物感、眼痒、烧灼感、流泪以及畏光的发生率达到95%(95/100)。患者所有体征的发生率高达92%(92/100)。结论:过敏性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医师在准确把握好患者的病症特点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及时预防是有效的。
作者:张士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内小结节扫描时剂量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肺内小结节病变患者在相同电压下改变毫安扫描,得出4组图像,然后改变电压后继续改变毫安;获取图像后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胸部在何种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达到临床诊断标准,从而确定该扫描条件。结论:应用低剂量CT对胸部进行体检,可以大幅度提高肺小结节的检出率,从而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
作者:李吉平;刘馨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老年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方法:收治老年结核病患者150例,回顾性分析其治疗资料。结果:老年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咳嗽、食欲不振、咳痰以及气紧等症状为主;痰菌实验阳性率42%;单侧肺44例(29.33%),双侧肺106例(70.67%);出现肺部空洞65例(43.33%)。结论:临床上在对老年结核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准确掌握疾病特点,并且结合多种检查手段,早确诊、早治疗,同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使结核病的发生率降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纺织城地区老年人体质、血压、血脂状况,为健康干预提供证据。方法:对纺织城地区5437例受检者按西安市65岁以上老人体检项目进行检查,使用统一表格记录,体检结果录入 Excel 2003中分析。结果:5437例受检者中,高血压1907例(35%);高脂血症560例(11%)。结论:老年人应定期参与体检,及时反馈健康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和饮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军琪;纸少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肾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55例,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SBP、DBP、BUN、Scr、K+及CRP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存活率54.5%,死亡率32.7%,放弃治疗率12.7%。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罗文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疝气修补术后复发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收治腹股沟疝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腹股沟疝气修补术。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整体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67.5%,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与操作技巧以及修补术中使用的材料对腹股沟疝气修补术后复发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陈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分泌性中耳炎患儿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微波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联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操作方便。
作者:石海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派罗欣联合胸腺肽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96例,分两组,各48例,观察组予以派罗欣联合胸腺肽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单独使用派罗欣的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P<0.05)。结论: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派罗欣联合胸腺肽的药物治疗措施达到了更高的转阴率,安全、可靠。
作者:孙海英;范晓萍;温子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盆腔感染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正常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联合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后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血浆中D-D和Glu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在术后第1天、第5天血浆中D-D和Glu含量显明高于第10天(P<0.05)。结论:检测不同时间点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血浆D-D和Glu含量可判断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水平,对患者的预后评估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乌头汤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片;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头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浆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理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汤联合来氟米特能显著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浆指标,降低血清中的TNF-α、IL-1β、IL-17、MMP-9,提高有效率。
作者:郑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找出有效的对策。方法:选取微生物培养标本6000份,包括痰液、血液、尿液等,分析不合格的结果和原因。结果:在6000份标本中,不合格1256份,不合格率20.93%。通过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原因包括医护人员服务不周到、患者样本采集步骤不正确等。结论:微生物培养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管理,进而提高微生物培养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美丽坎·阿不都;木妮热·依布拉音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