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派罗欣联合胸腺肽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观察

孙海英;范晓萍;温子荣

关键词:派罗欣, 胸腺肽, HBeAg阳性, 乙肝
摘要:目的:探讨派罗欣联合胸腺肽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96例,分两组,各48例,观察组予以派罗欣联合胸腺肽的治疗措施,对照组单独使用派罗欣的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P<0.05)。结论: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采用派罗欣联合胸腺肽的药物治疗措施达到了更高的转阴率,安全、可靠。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20例胃镜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黏膜特点。方法:收治行胃镜检查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电子胃镜进行检查。结果:乙肝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脂肪性肝硬化4例,乙肝肝硬化组和脂肪性肝硬化组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时门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但酒精性肝硬化以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为主,而乙肝性肝硬化及脂肪性肝硬化急性胃黏膜病变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均多见。

    作者:姜敏;费淑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涎腺肿瘤20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收治涎腺肿瘤患者200例。分析其发病部位、临床症状、病理诊断结果。结果:200例患者中肿瘤发生在腮腺67.5%、颌下腺26.0%、舌下腺5.0%、口腔1.0%、喉部0.5%。本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涎腺肿瘤所在部位出现无痛性肿块、多数患者此肿块生长缓慢。本组患者中良性肿瘤132例,其余为恶性肿瘤。结论:涎腺肿瘤好发于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等部位,良性病变较多,但要做好良恶性鉴别,利于正确诊断及选择治疗措施。

    作者:符攀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不良反应发生率6.7%,均优于对照组,经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阿托品和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黄建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进行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心理压力、血压值及用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罗文;詹继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11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氨溴特罗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收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10例,分两组,各55例,观察组予以口服氨溴特罗的治疗措施,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以及青霉素治疗措施。观察临床疗效及病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χ2=8.185,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气喘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氨溴特罗治疗婴幼儿支气管炎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侯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64例,分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崔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RI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皮肤黄染新生儿30例,对其进行颅脑MRI检验并依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10例,检测并对比3组之间双侧苍白球T1WI与T2WI的信号强度。结果:乙组患儿左右两侧苍白球T1WI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甲组(P<0.05),丙组患儿的苍白球T1WI的信号强度显著高于甲组与乙组(P<0.05)。结论:苍白球T1WI的对称信号升高,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重要特征,且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熊焕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上海某社区老年人血尿酸与部分健康指标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人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病率及血尿酸水平与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分析3279例65岁以上老人的血尿酸、BMI、TG、HbA1c和血压,探讨血尿酸水平与体质指数、BMI、TG、HbA1c和高血压的关系。结果:血尿酸异常率19.8%,超重肥胖率39.3%,血压异常率21.6%,HbA1c异常率24.3%,TG异常率32.8%。与血尿酸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血压、TG、HbA1c和BMI异常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老年人的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关系密切。

    作者:徐洁;沈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儿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儿童行为量表评分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儿童行为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循证护理能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瑶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足底皮脂腺囊肿13例误诊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足底皮脂腺囊肿临床误诊原因。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知识面,仔细鉴别,以提高足底皮脂腺囊肿的临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作者:黄续;马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过敏性眼表疾病临床现状分析

    目的:探究过敏性眼表疾病患者临床现状。方法:收治过敏性眼表疾病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过敏原试验以及全面眼部检查,同时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结果:患者的异物感、眼痒、烧灼感、流泪以及畏光的发生率达到95%(95/100)。患者所有体征的发生率高达92%(92/100)。结论:过敏性眼表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医师在准确把握好患者的病症特点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及时预防是有效的。

    作者:张士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针对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13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8例,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的一组为观察组,行传统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的一组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全面的腹部超声检查比较费时,但是却使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使临床诊断时间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莉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重症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根据巴塞尔指数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巴塞尔指数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均较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侯西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进行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根尖诱导形成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再生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表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9.49%;观察组轻度疼痛比例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牙髓血管再生在年轻恒牙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张谦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Neurac技术在膝关节功能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膝关节作为人体复杂的关节,在日常生活及各种体育运动中都有可能发生损伤。膝关节损伤后,往往需要手术或固定制动,这样就极易导致膝关节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的僵硬,将为患者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的不便和痛苦。Neurac康复训练相比于传统的临床康复手段,不仅可以使疼痛减轻或消失,还可以整合局部和整体肌肉,以及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等作用。因此,本文将探讨Neurac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旨在通过Neurac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膝关节康复效率,为康复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史娇娇;马壮;陈潇潇;马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收治精神障碍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跌倒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孟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治疗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治疗结肠癌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100例,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FOLFOX方案化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用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获得临床疗效,但是试验组总缓解率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治疗结肠癌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其生存期,安全性高。

    作者:蒋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内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8例,行动脉内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中,32支颈内动脉闭塞,78支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53支大脑前动脉闭塞,83支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治疗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大脑前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再通支数分别为27支、65支、42支和67支,血管闭塞再通率分别为84.4%、83.3%、79.2%与80.7%,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2例(71.9%)的临床症状完全恢复至正常或显著好转,31例(24.2%)临床症状未好转,5例(3.9%)患者死亡。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动脉内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管闭塞及临床症状。

    作者:秦小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分析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现状,探讨高磷血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治MHD患者308例,分析血钙、血磷、钙磷浓度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达标情况。结果:308例MHD患者透析前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分别为62.34%、41.56%、44.16%、24.20%;超重、人血白蛋白升高为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加是高磷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本院目前MHD患者血钙、血磷控制并不理想。血磷、iPTH达标率较低,故应加强监测与管理,提高达标率。

    作者:陈学琴;刘永梅;王全胜;葛广礼;房振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个体化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医嘱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医嘱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在试验组,医嘱依从性在饮食习惯、情绪平稳和生活起居方面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按时服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个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饮食习惯、情绪平稳和生活起居方面的医嘱依从性,并能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孙明丽;赵紫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