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萍
目的:分析本院护士对于标准预防措施的了解以及依从性的有关因素。方法: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标准预防知识、依从性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士标准预防行为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结果:标准预防各项目依从性得分(55.63±11.23)分,得分率63.50%。结论:目前护士标准预防行为依从性较低,尤其是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方面,需要加强对护士的标准预防依从性的知识与培训。
作者:张艳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妇人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妇人腹痛患者13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下腹部紫草油纱外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辨证施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结论:内服外敷中药治疗妇人腹痛疗效显著。
作者:米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乌头汤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片;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头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浆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生理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汤联合来氟米特能显著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浆指标,降低血清中的TNF-α、IL-1β、IL-17、MMP-9,提高有效率。
作者:郑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开始时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
作者:肖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本镇65岁以上老人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520例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其生活习惯,进行常见病与体重指数(BMI)关系的研究。结果:根据患病率高低排序,依次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意外、慢阻肺、冠心病;患者的BMI不同,其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病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中,高血压发病率高;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的老年人,其BMI指数较大;而BMI指数较大者,其患高血脂和高血压的风险越高。我们应辅助老年人养成正确生活方式,降低慢性病发生率。
作者:郭宏翠;扬家仕;彭婧婧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喜炎平联合抗生素治疗社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感染类型的不同选择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对症予中西医结合退热、清肺止咳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经过足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有效率较高。
作者:袁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疝气修补术后复发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收治腹股沟疝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照组接受传统的腹股沟疝气修补术。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整体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的67.5%,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与操作技巧以及修补术中使用的材料对腹股沟疝气修补术后复发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陈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服用半夏泻心汤。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的31.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永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经胸冠状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收治疑似冠心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经胸冠状动脉超声与动态心电图诊断。结果:经胸冠状动脉超声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分别为80.0%、58.2%,特异性分别为87.2%、60.5%,准确度分别为83.0%、58.5%。经胸冠状动脉超声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动态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冠状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
作者:肖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8例,行动脉内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中,32支颈内动脉闭塞,78支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53支大脑前动脉闭塞,83支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治疗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大脑前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再通支数分别为27支、65支、42支和67支,血管闭塞再通率分别为84.4%、83.3%、79.2%与80.7%,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2例(71.9%)的临床症状完全恢复至正常或显著好转,31例(24.2%)临床症状未好转,5例(3.9%)患者死亡。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动脉内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管闭塞及临床症状。
作者:秦小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进行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心理压力、血压值及用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医特色健康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罗文;詹继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本文对1例再次行青霉素皮试引起过敏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用药前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及家族史,特别是已经对青霉素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应禁用该药。对已经使用过青霉素的患者,必须详细询问用药后发生的症状。
作者:杨惠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皮肤黄染新生儿30例,对其进行颅脑MRI检验并依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10例,检测并对比3组之间双侧苍白球T1WI与T2WI的信号强度。结果:乙组患儿左右两侧苍白球T1WI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甲组(P<0.05),丙组患儿的苍白球T1WI的信号强度显著高于甲组与乙组(P<0.05)。结论:苍白球T1WI的对称信号升高,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重要特征,且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熊焕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无中转开腹病例;试验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且具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等优势,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赵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完全依从40例,一般依从7例,不依从3例,依从率94.0%;对照组完全依从18例,一般依从20例,不依从12例,依从率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121.1±2.9)分、(27.1±2.8)分、(27.8±3.1)分,治疗后分别为(61.3±1.6)分、(12.4±1.5)分、(13.8±1.8)分;对照组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分别为(121.2±2.9)分、(26.9±2.9)分、(28.2±3.1)分,治疗后分别为(95.6±2.5)分、(19.9±2.2)分、(20.1±2.2)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薛雪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收治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20例,给予全面精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后患者排便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后排便规律18例(79.45%)。无肠造口狭窄、肠脱垂、造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排便情况,预防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麻醉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60例,分两组。L 组用含有利多卡因的丙泊酚诱导和维持,P 组用丙泊酚诱导和维持,观察两组 SBP、DBP、HR、SpO2,记录推注丙泊酚时的注射痛。结果:在气管插管时及置入支撑喉镜时 P 组 HR、SBP、DBP 均高于 L 组(P<0.05);P组在气管插管时及置入支撑喉镜时HR、SBP、DBP均高于基础值(P<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可降低插管反应,减少术中循环波动。
作者:高志秋;李玉梅;满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通过对1例疑似吉非替尼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肺炎病例的报告及文献复习,了解吉非替尼所致急性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等情况,并简述其常见不良反应。
作者:熊桅;朱振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痛泻宁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效果。方法:将154例腹泻型肠易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5例,治疗组给予痛泻宁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四联活菌片和马来酸曲美布丁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痛、腹泻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腹痛疗效和综合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腹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宁颗粒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
作者:郑晓蕾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社区康复治疗方案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160例,将接受康复指导的80例纳入对照组,将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8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康复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8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2%(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
作者:申林;王尚才;马津;常鹏鹏;黄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