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霞;侯瑞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组,显效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竹叶石膏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喻忠;李建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肾盏憩室合并结石的效果。方法:收治肾盏憩室合并结石患者80例,分为经皮肾镜微造瘘术组(甲组,n=40)和非经皮肾镜微造瘘术组(乙组,n=4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显著低于乙组的37.5%(P<0.05),残留结石发生率、症状复发率均显著低于乙组(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微造瘘术能够有效改善肾盏憩室合并结石手术效果。
作者:彭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比较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收治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氨茶碱和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结核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何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皮肤黄染新生儿30例,对其进行颅脑MRI检验并依据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各10例,检测并对比3组之间双侧苍白球T1WI与T2WI的信号强度。结果:乙组患儿左右两侧苍白球T1WI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甲组(P<0.05),丙组患儿的苍白球T1WI的信号强度显著高于甲组与乙组(P<0.05)。结论:苍白球T1WI的对称信号升高,是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重要特征,且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熊焕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开始时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起效快、镇痛维持时间长。
作者:肖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地塞米松,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肺部哮鸣音及胸闷气短存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闫登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通过对1例疑似吉非替尼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肺炎病例的报告及文献复习,了解吉非替尼所致急性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等情况,并简述其常见不良反应。
作者:熊桅;朱振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的增多,高千伏胸片对早期尘肺病诊断的不敏感性日益明显。HRCT可以超早期发现尘肺病特征性改变,对尘肺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远远高于高千伏胸片,为尘肺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从而及早治疗和预防尘肺病,终提高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程亚君;刘魏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64例,分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崔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与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收治精神障碍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跌倒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在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孟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方法:收治UC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黛力新及柳氮磺吡啶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黛力新及柳氮磺吡啶片治疗UC疗效显著。
作者:刘宏治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8例,行动脉内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8例患者中,32支颈内动脉闭塞,78支大脑中动脉分支闭塞,53支大脑前动脉闭塞,83支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治疗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大脑前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再通支数分别为27支、65支、42支和67支,血管闭塞再通率分别为84.4%、83.3%、79.2%与80.7%,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2例(71.9%)的临床症状完全恢复至正常或显著好转,31例(24.2%)临床症状未好转,5例(3.9%)患者死亡。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动脉内溶栓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管闭塞及临床症状。
作者:秦小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呼吸内科接受规范治疗的效果,并总结有效的治疗经验。方法: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有利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整体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舒国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11%,对照组总有效率65.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皮肤发红及瘙痒症状。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刘万灵;杨志;许延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高血压相关行为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32例,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分成3组(A组<45岁,32例;B组45~59岁,40例;C组>60岁,60例)。在患者每次就诊后对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并测量血压。干预前后就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高血压患者的相关行为以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后3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知晓率有显著提高(P<0.01);除吸烟以及低盐饮食,B组患者其他高血压相关行为和血压控制均有显著变化;C组患者高血压相关行为都有提高。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率、知晓率,提高血压的控制率。中、青年人群是需要重点干预的对象,社区护士应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对这一人群的干预以提高血压控制率。
作者:朱慧敏;张佩华;凌浩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矿物质和骨异常现状,探讨高磷血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治MHD患者308例,分析血钙、血磷、钙磷浓度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达标情况。结果:308例MHD患者透析前血钙、血磷、钙磷乘积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分别为62.34%、41.56%、44.16%、24.20%;超重、人血白蛋白升高为高磷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增加是高磷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本院目前MHD患者血钙、血磷控制并不理想。血磷、iPTH达标率较低,故应加强监测与管理,提高达标率。
作者:陈学琴;刘永梅;王全胜;葛广礼;房振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促进患儿肺功能的恢复。
作者:孙庆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新华社兰州2016年4月6日电(记者梁军)6日上午,甘肃省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运行。据了解,作为西北地区首家省级互联网医院,甘肃省互联网医院将为我国西部省区、尤其是藏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防治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8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黄疸发生率及效果。结果:研究组黄疸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2 d、4 d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参照组,且初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出生后5 d体重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可有效预防黄疸的发生,且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姚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黏膜特点。方法:收治行胃镜检查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电子胃镜进行检查。结果:乙肝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脂肪性肝硬化4例,乙肝肝硬化组和脂肪性肝硬化组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黏膜病变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时门脉高压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但酒精性肝硬化以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为主,而乙肝性肝硬化及脂肪性肝硬化急性胃黏膜病变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均多见。
作者:姜敏;费淑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