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19例治疗分析

唐纯海;叶明;张鹏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治疗
摘要: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DAVFs)因供血动脉以及引流静脉复杂,临床治疗较困难.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们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CDAVFs19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CDAVFs 19例,男2例,女17例;年龄25~78岁,平均40.3岁.临床表现为球结膜充血水肿10例,展神经麻痹3例,突眼2例,全眼麻痹1例,视力明显下降3例.伴发持续性耳鸣4例.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通心络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择DPN 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并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300 mg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疗程均为10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双侧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双侧腓神经MNCV、SNCV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快,SNCV显著快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NCV、SNCV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α-硫辛酸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α-硫辛酸.

    作者:魏巍;徐尔理;李岚;张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急诊气管插管27例分析

    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复合伤或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对伴有呼吸衰竭、呼吸道梗阻、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等危险因素的危重患者,急诊气管插管是一项重要的抢救措施,能否迅速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道,保证氧供,对患者的抢救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建喜;王光;孟庆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MRA诊断儿童烟雾病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儿童烟雾病(MMD)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1周内,进行脑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儿童MMD 58例.采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检查,以大密度投影法(MIP)进行血管图像重建.以双侧颈内动脉C1段(ICA C1)、大脑前动脉A1段(ACA A1)、大脑中动脉M1段(MCA M1)、大脑后动脉P1段(PCA P1)为目标血管,由2名放射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结合所有患儿目标血管的3D TOF MRA,对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独立进行判读,将MRA检查结果与同期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本组诊断目标血管464支,其中,MRA检查阴性102支,阳性362支(血管闭塞261支、狭窄101支);DSA检查阴性125支,阳性339支(血管闭塞213支、狭窄126支).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MRA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88.4%、82.4%、94.4%、67.2%和87.1%.(2)MRA诊断的准确度以右侧ACA A1高,达94.8%;左侧MCA M1次之,达93.1%;左侧ICA C1为86.2%;左侧PCA P1低,仅为75.9%.诊断ACA A1、MCA M1异常的敏感度高,达96.2%~100.0%ICAC1次之,达92.2%~95.9%.剔除PCA P1影响后,MRA诊断颅内大血管异常的准确度达85.0%~94.8%,显著低于DSA检查(P<0.05).结论:MRA检查在发现对MMD具有诊断有意义的目标血管异常方面的敏感度高,是诊断儿童MMD的有效方法之一,可进行儿童MMD、MMD高危人群和疑诊病例早期筛查,但不能替代DSA检查.

    作者:宋培记;乔鹏岗;周娟;张洪涛;邢旭东;李功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强团卫生队病房管理的做法

    近年来,为发挥基层卫生机构编制床位的作用,更好地为部队官兵服务,我们加强了对病房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收治率和床位周转率.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1规范管理一是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要求卫生人员统一衣帽着装,佩戴标明姓名、职务(职称)的工作牌;二是依据《部队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标准》,统一病室门牌、床头卡、输液卡等标识;三是按照相关规定,规范处方书写,药物必须使用通用名,医嘱书写应规整,杜绝字迹不清、红蓝颜色混用现象.

    作者:栾照富;张宏党;马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与蒸气吸入对鼻内镜术后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剂内服与鼻腔蒸气吸入对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内镜术后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鼻窦炎及鼻息肉内镜术后常规及抗生素、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自制中药方剂内服与蒸气吸入.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与蒸气吸入对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内镜术后恢复效果好.

    作者:王锦云;王宗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面部脂溢性皮炎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外用吡硫翁锌气雾剂,喷洒药液至面部皮损处,以均匀覆盖面部皮损为度,每天2次;对照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均匀涂抹患处皮损,每天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每2周复诊1次,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较好,且较安全.

    作者:贾祎鹏;陈岳;成先桂;贺镜宇;韦燕兵;谢方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常规加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常规加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肺炎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根据痰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56例,总有效率91.8%;对照组为42例,总有效率68.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加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肺炎疗效较好,且安全.

    作者:高金霞;吕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强运行病历质量控制的做法

    病历是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原始记录和疾病发生发展及诊疗全过程的文字记载,是反映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规范与否的重要依据,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个别医院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病历在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建立健全病历质量管理机构、及时发现运行病历常见缺陷、加强医护人员病历书写培训、加强运行病历质量监控与奖惩等4个方面,对加强运行病历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作者:肖兵民;傅政;张珏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水针刀治疗鹅足肌腱炎65例临床分析

    鹅足肌腱炎在中老年人群和士兵中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2001年4月—2009年8月,我们采用水针刀松解疗法治疗鹅足肌腱炎6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欧阳齐;叶峰;陈合钦;吴汉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异丙嗪联合常规治疗输液反应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异丙嗪联合常规治疗输液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输液反应5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3例和对照组257例.对照组即刻给予5~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吸氧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第一时间肌内注射异丙嗪12.5~25.0 mg后,给予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滴注、吸氧等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3% (P<0.01).观察组>240 min转送上级医院救治10例,全部治愈;对照组83例,治愈80例,死亡3例.结论:异丙嗪联合常规治疗输液反应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赵闻平;杨蕊丽;陈旭;陈小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软壁式耳道成形术修复乳突根治术腔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软壁式耳道成形术修复乳突根治术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胆脂瘤中耳炎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58耳).对照组采用传统乳突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软壁式耳道成形术修复乳突根治术腔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术后干耳和复发情况及上皮化时间,测定并比较术后6个月听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干耳和复发情况分别为54耳(93.1%)与2耳(3.4%),对照组分别为46耳(79.3%)与8耳(13.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上皮化时间分别为(44.5±12.8)天与(51.3±17.6)天,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0.5 kHz、1 kHz、2 kHz、3 kHz纯音检测气导听阈、骨导听阈和气骨导差,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软壁式耳道成形术修复乳突根治术腔,可缩小术后乳突根治腔,提高术后干耳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听力恢复好.

    作者:陈重;冯国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一体化信息联动系统研究

    作者回顾分析了现有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网络研究现状,认为联动系统能够将院前急救、入院抢救、住院治疗等相关诊疗信息融为一体,实现了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的快捷和准确目标,不但有助于提高救治质量,还可为提高急诊医学科研水平提供第一手资料.

    作者:王琼;方健;王颉;刘新建;袁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肠结核致慢性荨麻疹1例诊治分析

    1病例报告患者男,19岁.因全身痒性皮疹6个月,加重伴腹泻1周就诊.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红斑、风团,瘙痒剧烈,常在夜间发作,可自然消退,但反复发作,伴发热、盗汗、乏力,体温高达38.5℃.曾在外院给予激素及抗感染治疗,病情无改善.近期出现脐周阵发性钝痛,稀水样便,每天7~8次,无脓血便.

    作者:李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军事医学博物馆建设的几点思考

    军事医学博物馆主要展示军事医学的历史、研究内容和科技成果,具有重要的科普、历史和研究价值.本文结合实际建设体会和国外相关发展情况,探讨了军事医学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展示内容和未来发展.

    作者:王晓民;徐池;杜松;王德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军事飞行人员高血压96例动态血压监测分析

    军事飞行人员是一类特殊职业群体,虽经过严格选拔,但由于其工作性质及饮食习惯等原因,原发性高血压仍为该类人群的常见病之一,也是引起医学停飞和停学的主要疾病[1].因此,对飞行人员高血压病一定要及早发现并干预,确保其飞行能力不受影响.现将我中心2007年1月—2009年12月动态血压监测军事飞行人员高血压96例的临床资料和诊治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春雷;沈思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成功救治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18岁.因乏力、头痛、视物模糊伴皮肤出血点3个月,发热、呕吐、头痛加重2天入院.查体:体温38.6℃,精神恍惚、烦躁不安,重度贫血貌,四肢有明显出血点,头颅CT检查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9.53×109/L,红细胞1.86×1012/L,血红蛋白66 g/L,血小板7×109/L;尿常规:肉眼血尿,尿隐血(卅),尿蛋白(卅),白细胞(+);出凝血检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7.5 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302,Coombs试验阳性.

    作者:卢媛;王霞;魏佳;王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柴胡汤及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口服与自制中药方外敷辅助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道减压,减轻胃水肿、吻合口水肿,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全胃肠外营养补液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口服,观察组给予大柴胡汤内服结合自制中药方外敷.均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和免疫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6%(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腹胀、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观察组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大柴胡汤内服及中药外敷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较好,可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赵冬雨;张宁;沈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天然药物保护创伤后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是指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其来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一般不包括来源于基因修饰动植物的物质、经微生物发酵或经化学等修饰的物质.随着全球范围天然药物研究的兴起,创伤、休克靶器官损伤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天然药物保护创伤后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史成和;张沂;李玉军;聂玉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眼科无线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临床构建与探讨

    眼科无线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Wi-Fi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眼科影像设备集群使用,信息实时备份,可实现无线查房、一键查询、手术监控、实时会诊等临床应用,使眼科海量影像信息获得高效管理和应用.本文就眼科无线PACS系统构建、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等进行了探讨.

    作者:梁卫丰;高宏亮;刘太平;樊晓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原心肺复苏研究进展

    在我国,海拔高于3000m的地方称为医学上的高原.高原环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缺氧,大气氧含量低而致低氧血症,使危重病患者的心肺代偿功能降低,循环和呼吸容易发生障碍,易发生心搏呼吸骤停.及时有效地心肺复苏是挽救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唯一途径,但高原低氧环境中心肺复苏难度增加,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必须考虑到高原环境导致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现将高原心肺复苏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古浩然;高钰琪;罗勇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