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休所家庭病房存在的医疗风险与对策分析

叶光华;何琳

关键词:家庭病房, 风险管理, 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保健工作从“以医院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医疗服务的模式——家庭病房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军队干休所建立家庭病房的实践,就家庭病房主要医疗风险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2010-2012年度某部新兵军训期间患病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2010-2012年度某部新兵军训期间患病情况.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某部新兵门诊部2010-2012年度新兵军训期间就诊原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兵军训期间患病1673例,患病率为51.16%.其中患内科疾病865例,占51.70%;外科疾病385例,占23.01% 五官科疾病423例,占25.28%.内科病种以上呼吸道感染高,达37.36% 其次为胃肠炎,占6.46% 第三为下呼吸道感染,占4.84%.外科发病率高为冻疮,占6.69% 其次为训练伤,占6.46% 第三为腰肌劳损占3.41%.五官科发病率高为扁桃体炎,占8.91% 其次为鼻炎,占8.67% 第三为牙周炎,占3.29%.结论:新兵军训期间患病率较高,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作者:魏嵘琪;刘建成;张丽虹;马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危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切口出血26例原因分析

    气管切开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存在呼吸困难的危重患者,特别是入住ICU需长时间机械通气者.但专科医师准备实施手术操作时,常因考虑到切口渗血甚至是严重气道内出血造成呼吸道堵塞而危及患者生命,特别是对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的危重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严重出血而犹豫不决,延误重症患者的治疗.近期,我们对我院2006年11月—2011年11月入住ICU行气管切开术切口出血26例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东;王丹;李胜男;陈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通心络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择DPN 4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并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控制血糖水平.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α-硫辛酸300 mg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疗程均为10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双侧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双侧腓神经MNCV、SNCV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快,SNCV显著快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NCV、SNCV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α-硫辛酸治疗DPN疗效优于单用α-硫辛酸.

    作者:魏巍;徐尔理;李岚;张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强团卫生队病房管理的做法

    近年来,为发挥基层卫生机构编制床位的作用,更好地为部队官兵服务,我们加强了对病房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收治率和床位周转率.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1规范管理一是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要求卫生人员统一衣帽着装,佩戴标明姓名、职务(职称)的工作牌;二是依据《部队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标准》,统一病室门牌、床头卡、输液卡等标识;三是按照相关规定,规范处方书写,药物必须使用通用名,医嘱书写应规整,杜绝字迹不清、红蓝颜色混用现象.

    作者:栾照富;张宏党;马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面部鳞状细胞癌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81岁.因左颞部无痛性肿块3年余,破溃不愈2个月就诊.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颞部红色丘疹,无痛、不痒,慢性进行性增大,抓之易破,自用消炎药膏后结痂.2个月前皮损部分破溃,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遂来我院求诊.

    作者:杨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加强运行病历质量控制的做法

    病历是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原始记录和疾病发生发展及诊疗全过程的文字记载,是反映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规范与否的重要依据,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个别医院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病历在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事故鉴定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建立健全病历质量管理机构、及时发现运行病历常见缺陷、加强医护人员病历书写培训、加强运行病历质量监控与奖惩等4个方面,对加强运行病历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作者:肖兵民;傅政;张珏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天麻素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8例分析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之一.2010年7月—2012年11月,我们采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8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8例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42~83岁,平均58.2岁.

    作者:呼建民;王述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柴胡汤及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口服与自制中药方外敷辅助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道减压,减轻胃水肿、吻合口水肿,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全胃肠外营养补液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口服,观察组给予大柴胡汤内服结合自制中药方外敷.均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和免疫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6%(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腹胀、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观察组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大柴胡汤内服及中药外敷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疗效较好,可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赵冬雨;张宁;沈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磷霉素致变态反应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20岁.4天前因咳嗽、咳黄痰,自服螺旋霉素、苯丙哌林等药物,未见好转,1天前出现畏寒、发热就诊.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查体:体温38.0℃,血压105/75 mmHg,心率78/nin.鼻咽部黏膜充血,双侧腭扁桃体无肿大,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形成.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9.8×109/L,中性粒细胞0.81;尿常规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及X线胸片未见异常.

    作者:董欣;刘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抗震救灾医疗后送模拟与评估系统设计

    医疗后送是医疗救援行动中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以部队参加地震灾害医学救援为背景,突出伤病员立体后送、分级救治与时效救治,运用计算机模拟、卫生勤务、运筹学和软件工程等方法,设计了抗震救灾医疗后送模拟与评估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医疗后送方案的模拟、评估和优化,提高医疗救援行动的效率.

    作者:张鹏;彭博;李文豪;王玉峰;孟海滨;赵东升;徐雷;刘胡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天然药物保护创伤后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是指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其来源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一般不包括来源于基因修饰动植物的物质、经微生物发酵或经化学等修饰的物质.随着全球范围天然药物研究的兴起,创伤、休克靶器官损伤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天然药物保护创伤后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史成和;张沂;李玉军;聂玉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暴怒致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69岁.因突发剧烈头痛2h急诊入院.2h前打电话时被他人指责,导致暴怒,持续10 min后突感头部后侧向颈部放射性疼痛,伴头晕、恶心、口舌发麻、视物不清,行走向右侧偏斜.自测血压200/106 mmHg,卧床1h后未缓解.急诊CT检查提示环池周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建议住院治疗.

    作者:张凤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常规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常规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集聚、抗凝、减轻脑细胞水肿、辅助康复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刺五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5%葡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治疗14天,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26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为21例,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IHSS分值分别为(5.38±5.20)分和(7.42±5.38)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常规加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

    作者:姚东陂;张锦丽;王红欣;陈计辉;周露露;王晓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联合化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治疗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将进展期胃癌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95例和对照组(单纯化疗)63例.治疗6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及进展情况.结果:CT检查显示,观察组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1年转移率和2年转移率(分别为25.3%、36.8%、54.7%和73.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8.6%、47.6%、61.9%和82.5%)(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率(33.7%)显著低于对照组(55.6%)(P<0.05) 两组肝肾功能、心肌酶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45.3%)显著低于对照组(66.7%)(P<0.05) 腹泻发生率和腹痛腹胀率(35.8%、31.6%)显著低于对照组(46.3%、58.7%)(P<0.05) 观察组2年、3年生存率(74.1%、5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5.5%)(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行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预后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白云飞;刘东莲;萨日娜;潘书权;陈永伟;高丽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耳道胆脂瘤51例诊治分析

    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由各种原因引发的外耳道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块包裹所致的慢性炎性疾病.病变不仅局限于外耳道,还可侵及上鼓室或乳突.本病并非罕见且诊断不难,通常在门诊处置,但常出现处置多次效果不佳且明显疼痛、出血及外耳道继发感染等,终不得不住院行麻醉手术治疗.近期,我们对199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外耳道胆脂瘤51例诊治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龚维熙;郭睿;陈伟;祝红线;马坚凌;李现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儿童睾丸微石症2例

    1病例报告例1患儿男,12岁.因双侧睾丸间歇性疼痛6个月就诊.无发热,无睾丸肿胀、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查体:外生殖器发育正常,睾丸及附睾大小形态正常,质地如常,未及结节,无压痛,双侧精索无增粗.

    作者:莫济川;刘德忠;张晓毅;刘川海;赵国华;张国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面部脂溢性皮炎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外用吡硫翁锌气雾剂,喷洒药液至面部皮损处,以均匀覆盖面部皮损为度,每天2次;对照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均匀涂抹患处皮损,每天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每2周复诊1次,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6%(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8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较好,且较安全.

    作者:贾祎鹏;陈岳;成先桂;贺镜宇;韦燕兵;谢方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罗库溴铵预注用于剖宫产孕妇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预注用于剖宫产孕妇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孕妇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先静脉预注罗库溴铵0.06 mg/kg,3 min后再注入余量0.54 mg/kg;对照组单次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0 mg/kg.比较两组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体内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声门暴露评级、气管插管条件分级等.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声门暴露Ⅰ级和气管插管条件分级Ⅰ级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阻滞维持时间、临床作用时间、体内作用时间和恢复指数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罗库溴铵预注用于剖宫产孕妇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的效果优于单次注射,可提供更好的插管条件.

    作者:陈鸿;潘宁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兵11387例心理健康水平测评与分析

    为了解掌握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情况,2012年1-2月,我们对某军区新兵11 387例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测评.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1 387例中,男11 200例,女187例 年龄17~25岁,平均18.8岁.文化程度:初中1446例(12.69%),中专2992例(26.28%),高中4744例(41.66%),大专1567例(13.76%),本科631例(5.54%),研究生7例(0.06%).

    作者:陈元旺;李秀珍;王广俊;陈刚;王玉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08例

    急性胆囊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不仅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还可降低病死率[1-2].2007年1月—2012年3月,我们对急性胆囊炎108例,采用腹腔镜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瑞国;周晓东;柳青;郑华;杨志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