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1例诊治分析

刘建民;孙运德

关键词: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诊断, 治疗
摘要:1 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因反复腹痛、腹泻2个月,加重伴恶心2天入院.自述发病后曾口服小檗碱、整肠生、奥美拉唑、蒙脱石(思密达)、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等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2个月内体重下降约10 kg,既往有变态反应性鼻炎史.入院后查血常规、血淀粉酶、脂肪酶、血生化及血肿瘤全项均无异常发现;lgE增高,粪隐血(+);肝、胆、胰、脾、双肾及膀胱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示慢性糜烂性胃炎伴息肉,十二指肠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病理检查示胃黏膜慢性活动性炎症,间质高度水肿;肠镜检查示回肠末端糜烂、水肿,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轻度糜烂,升结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黏膜均高度水肿,并有明显嗜酸细胞浸润.确诊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在给予营养支持、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药物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 mg,3天后改为每天口服泼尼松40mg,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及胃肠镜复查结果逐渐减少激素用量并持续服用3个月方可停药.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热灌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消化道癌合并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热灌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消化道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晚期消化道癌合并胸腔积液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胸腔内热灌注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每2周1次,连用2次.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综合生活质量改善率7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P<0.05);5种功能状态(躯体、角色、情感、认知及社会功能)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乏力、食欲减退、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及咳嗽等消化道癌相关症状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热、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咯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经对症治疗后,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及咯血均有所缓解,未发生转氨酶升高和肾功能损害.结论:热灌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消化道癌合并胸腔积液,有效、安全,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赵磊;付艳;康欢荣;张欢欢;石秀丽;孙君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加强空勤人员健康鉴定工作的做法

    随着我军空军建设的发展,加强空勤人员的卫勤保障[1],做好空勤人员的健康鉴定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几年来,我们医院空勤科积极探索空勤人员健康鉴定的新模式,通过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制度落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使空勤人员健康鉴定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我们的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斌;李伟;张青;刘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致心律失常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1岁.因腹泻伴发热1天就诊.给予0.2%左氧氟沙星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第1次输液后,感觉胸闷不适,伴恶心,无呕吐,无心慌气短,自服甲氧氯普胺5ng,症状无明显缓解.第2次输液后2h,胸闷加重,伴心慌气短.查体:体温36.4℃,血压110/80mmHg,呼吸23次/min.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慢心事52/min,发生于05:01,快心率146/min,发生于07:52;平均86/min.频发室性期前收缩25 260个,可见588阵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和2470阵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立即送上级医院就诊.

    作者:葛建文;李云芳;储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男性尿道狭窄多次手术14例分析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病,特别是男性尿道狭窄,手术后容易出现反复,处理十分棘手.2008年3月--2011年2月,我们收治以往多次手术效果不佳的男性尿道狭窄1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毅;邹练;曾祥福;孙博;张子良;孙家各;刘川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躯体化障碍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躯体化障碍又称Briquet综合征,是一种反复出现多种频繁易变的躯体症状,并且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的神经症.本病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个性因素、心理因素等,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学者认为,患者在情绪冲突时,体内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及血液生化改变导致血管、内脏器官、肌张力等改变,这些生理反应被患者感受为躯体症状;另外,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脑干网状结构注意和唤醒功能改变.目前,对于该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现就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薛秀娟;华雪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置人治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传统外放射治疗存在许多弊端.随着放射性粒子的研制成功,特别是125I放射性粒子(简称125I粒子)内放射治疗的推广应用,其对肿瘤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3].现将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置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基础理论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李巍;马和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阴囊平滑肌瘤1例

    l 病例报告患者男,52岁.因阴茎根部有包块3年入院.患者主诉3年前偶然发现左侧阴囊可触及一蚕豆大小包块,局部无不适、未治疗.后包块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按压时有轻微疼痛.无发热、消瘦,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无阳萎、早泄等症状.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阴茎无异常.左侧阴囊明显增大,阴囊皮肤紧张度增高,局部皮肤无红、肿,左侧阴囊内可触及-2.5cm×3cm大小椭圆形包块,边界清晰、质地中等、活动度佳、轻度压痛,未扪及明显分叶,透光试验阴性.双侧睾丸、附睾及精索未见明显异常,两侧腹股沟未触及淋巴结增大.

    作者:孙百胜;王文博;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油纱布外敷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58例

    深度烧伤无论是采用早期切削痂植皮还是非手术治疗,都不免会造成皮片不完全存活或遗留残余刨面,处理较为棘手[1-3].2005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药油纱布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58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闻亮;孙海英;朱嘉宝;张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合理膳食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研究进展

    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相对较长,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合并其他多脏器疾病,对饮食变化和降糖药物所致血糖波动的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低血糖事件,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而合理膳食是减少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作的核心环节.具体做法是在控制每天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低生糖指数膳食、分次进餐、协调应用降糖药物与进餐时间,以及运动等特殊情况下的饮食调整等,以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作者:陈延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2例

    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较常见,治疗棘手,预后较差.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2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邓军将;冯镇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军事训练致膝部损伤165例分析

    膝部是发生军事训练伤的常见部位之一,损伤后治疗时间长,恢复慢,严重影响官兵身体健康和部队战斗力.2004年7月-2011年12月,我边防部队官兵发生军事训练致膝部损伤16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汲传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胃镜下金属钛夹等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胃镜下金属钛夹等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上消化道出血80例为观察组,另择同期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78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于胃镜下确定出血部位后,采用金属钛夹或注射药物止血,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9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P<0.05).观察组消化道溃疡和胃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胃黏膜病变和食管静脉曲张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镜下金属钛夹等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效果与治疗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相当;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由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引起,中青年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由急性胃黏膜病变和食管静脉曲张等引起.

    作者:孙李建;林芳;邓艳;张文辉;荣义辉;马朋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飞行人员无症状先天性心脏病16例诊治分析

    有文献[1]报道,在对飞行人员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发现无临床症状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病例,如主动脉瓣畸形、房间隔缺损等.为了解飞行人员中无临床症状先心病发病情况,2004年2月-2011年10月,我们对既往未发现有心脏疾病的飞行人员进行了超声检查,发现无症状先心病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利;刘淑萍;汪娜;姚克纯;黄丛春;田建伟;崔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心导管检查评估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16例分析

    标准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和评估肺动脉高压(PAH)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右心导管检查可以明确PAH的病因,并指导治疗干预[1];且可同时行吸氧或急性血管反应试验,以判定患者有无手术指征,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可靠性.2009年3月-2011年6月,我院心脏中心共收治拟诊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CHD-PAH)16例,均进行了右心导管检查暨急性血管反应试验,以评价该项检查在CHD-PA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善慧;丁青艾;朱智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手法牵引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分析

    2010年1-12月,我们采用手法牵引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l 临床资料1.1-般情况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8~77岁,平均53岁.病程1周~6个月.1.2临床表现及检查全部患者均出现颈肩部僵硬、活动受限、胀痛不适,单侧或双侧肩臂放射性疼痛,患侧手指麻木,姿势改变或睡觉时麻木明显.部分患者出现握力减弱或持物坠落等症状.颈椎旁多有条索状物或块状硬结、颈肌痉挛、棘突或棘上韧带压痛,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握力试验(+)和头后伸旋转试验(+).X线正位片显示,颈椎侧弯,钩椎关节不对称、增生,棘突侧偏,椎间隙狭窄;X线侧位片显示,颈椎生理曲线改变,椎间隙改变等.治疗前排除颈部肿瘤和结核等疾病.

    作者:汪谟礼;汪颖;赵海;鲍丰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发性脑膜瘤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5岁.因头痛、头晕伴听力下降20年余,入院就诊.查体:体温36.5℃,脉搏56/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57 mmHg.发育正常,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精神尚可.头颅无畸形,颈外观无异常,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颈无抵抗.四肢肌肉无肥大及萎缩,肌张力略增高.头颅磁共振成像( MRI)检查见颅内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异常信号,部分见宽基底与颅骨相连T1加权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病灶分布于大脑镰旁、双侧额颞顶部、右侧枕部及双侧桥小脑角区,大位于左额部,为4.0 cm×4.5cm;小位于右颞部,为0.3 cm×0.3cm,肿瘤数达l2个.询问家族史,无脑膜瘤及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史.住院行手术切除额顶部肿瘤,术后病理检查回报脑膜瘤.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李玉萍;陆海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干部门诊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实践证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是高血压病防治的关键.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健康促进活动,其核心是引导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正被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所接受,健康教育已成为医护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干部门诊的健康教育更是其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对干部门诊广大患者的健康教育,不但能够满足保健对象对健康医学知识的强烈需求,还能有效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姜涛;赵敏;成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某警卫部队官兵心理困扰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某警卫部队官兵心理困扰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团体抽样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警卫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检出阳性72例(12.1%),其中中等程度以上8例(11.1%);与中国男性军人常模比较,除不同工作岗位官兵SCL-90各因子分值差异显著(P<0.05)外,独生和非独生子女,以及不同户籍、政治面貌、职别、入伍年龄官兵等的分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躯体化等9项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中国男军人常模(P<0.01).结论:某警卫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水平较高,不同工作岗位是影响警卫部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凯;王晓东;韩玉梁;赵津京;陈丰;胡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45例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较常见的浆细胞增生性血液肿瘤,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1%左右,占恶性血液病的10%左右[1].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次化疗后易产生耐药,而发展为难治性复发性MM.血管生成抑制药沙利度胺是一种谷氨酸衍生物,曾作为非巴比妥类催眠药应用,后因其致畸作用而被禁用.近年来,沙利度胺用于治疗难治性MM取得了一定进展.2009年3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MM 45例,疗效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义名;陈云萍;朱清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军卫勤研究系列讲座(54)俄军流行病学监控体系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随着新生物制剂的出现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各国面临的生物安全威胁日益严重.为有效保障国家生物安全,俄军在灾害医学勤务中的军事卫生预防体系下设有流行病学监控体系.俄罗斯国防部总军事卫生部的雅科夫列夫等4位专家,在2011年第7期的俄罗斯《军事医学杂志》上撰文,介绍了该体系的现状与未来工作重点.

    作者:周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