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英;胡长娥;齐绍文;李庆和;杨惠春
1用药原则1.1尽早用药 一旦确诊肺结核,应及早进行治疗,并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次数、间隔时间用药,避免漏服或中断服药.尽早治疗不但有利于病变修复,更重要的是减少亲属和周围人群的传染.1.2联合用药 选择两种以上抗结核药联合化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延缓和防止结核菌产生耐药.联合用药应尽量选择按照一定配方如由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由异烟肼、利福平组成的复合制剂.其优点是服用方便,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结核菌耐药发生率.
作者:李彦;贡联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盆腔脓肿主要包括输卵管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卵巢脓肿,以及急性腹膜炎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其他盆腔脓肿,可能引起宫外孕、不孕、慢性盆腔痛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妇女健康.2005年6月一2009年6月,我们采用腹腔镜下病灶清除术联合如意金黄散外敷下腹部,治疗盆腔脓肿31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静波;金瑞林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21岁.因野外执勤时,左中指被五步蛇咬伤30 min,急送旅卫生队救治.咬伤后立即口服季德胜蛇药片20片,并切开指腹排毒,以毛巾结扎前臂.查体:体温38.0℃,脉搏84/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76 mmHg.急性痛苦面容,左中指、手心、手背明显肿胀,触痛明显,左中指第一、二指腹有瘀斑,第一指节两侧可见咬痕,第一指腹可见一长约0.8 cm伤口,出血不止.遂以止血带结扎上臂,于牙痕处行双十字切开,并采用过氧化氢及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挤压排毒.同时,给予抗蝮蛇血清8000U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西咪替丁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松开止血带后,给予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等中药口服并外敷左前臂、手背.
作者:宁国妙;陈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刮宫术次数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的关系.方法:选择产前检查正常且头胎足月阴道分娩2025例,按以往不同刮宫次数(0~7次)分为8组,对比观察各组病例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平均出血量,分别与刮宫次数进行积差相关分析.结果:产前刮宫次数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相关系数为0.909,与产后出血量的相关系数为0.730,提示刮宫次数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应尽可能减少产前刮宫次数,避免引发产后出血.
作者:刘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输卵管复通术是临床治疗输卵管堵塞、积水等常用的方法.1998年2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双侧输卵管吻合法,对绝育术后78例行输卵管复通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选择绝育术后行输卵管复通术78例,年龄22~42岁.其中,22~25岁36例,26~29岁22例,30~33岁9例,34~37岁8例,≥38岁3例.输卵管结扎均采用潘氏改良法.结扎时间:1~2年39例,3~4年17例,5~6年14例,7~8年5例,≥10年3例.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在高原轻便加压舱内治疗急性重症高原反应(AMS)的效果.方法:急进高原引起的重症AMS 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丹参、甲氧氯普胺及氨茶碱口服,观察组在高原轻便加压舱内治疗,对照组在高原室内环境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观察两组症状显著缓解的时间,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管紧张素I(AT1)、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肾上腺素(EPI)、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16.2士4.3)h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对照组则为(42.3±3.9)h,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SO2、HR、SBP均较治疗前显著或非常显著改善(P<0.05,P<0.01),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T1、PRA、EPI、NE、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P<0.01);对照组NE、D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原轻便加压舱内治疗急性重症AMS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儿茶酚胺系统更易恢复正常水平.
作者:田开新;唐伟革;苏永林;张云;陈凯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迟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失迟缓性便秘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对照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治疗前后肛管排便舒张压、肛管静息压和表面肌电评估基线值均显著改善,总有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迟缓性便秘疗效确定,值得推广.
作者:鲍聚喜;张光鑫;张孝通;朱智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期,平原某部队官兵136例从平原(海拔66 m)先远程机动至海拔2800 m休息10 h,然后至海拔3600m处进行适应性训练4天.铁路机动总里程4100 km,历时113 h.途中海拔3000 m以上地域约2000 km,4000m以上960 km,海拔高为5213m.某分部驻军医院根据上级指示,抽组5名军医组成医疗专家组,进行伴随医疗保障,负责高原疾病的综合防治,并跟踪采集了驻训官兵各项生理数据,以分析平原部队赴高原驻训官兵生理指标的变化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德胜;王锦波;吕宏迪;魏新建;宁双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重症中暑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较高[1-2].1996-2011年,我们采用早期、多途径方法救治中暑164例,其中重症中暑110例,合并MODS 67例,无一例死亡.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164例中,男150例,女14例;年龄17~69岁,平均23.5岁.重症中暑110例,轻症54例.中暑诊断符合《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MODS的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危重症学术会议的诊断评分标准进行[3].主要临床表现:头晕120例,恶心115例,呕吐100例,高热91例,乏力89例,昏迷76例,头痛58例,大汗49例,胸闷37例,腹痛36例,抽搐28例,上消化道出血19例.发病至就诊时间0.5~48 h,平均4h.
作者:姚欣;冯子坛;孙蓉;刘文格;董春杰;王翠兰;冯佳;孙婉婷;于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62岁.绝经10年.1年前因阴道间断出血于外院行诊断性刮宫术,结果不详;之后在妇科检查中发现宫颈糜烂,行物理治疗,阴道出血停止,但未随诊.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下腹胀痛,伴肛门坠胀感,时有排便困难,大便性状无改变.4天前于外院行超声检查,未见正常子宫回声,盆腔见囊实性混合包块.遂入我院就诊.既往罹患高血压病6年,糖尿病1年,曾行输卵管绝育术.查体:体质肥胖,下腹触及一质韧包块,发自盆腔,上极位于脐下偏左,无触痛,活动度好,移动浊音(一).妇科检查:阴道穹窿消失;宫颈囊性扩张,其表面偏左后见一凹陷宫颈痕迹,颈口闭锁;子宫增大,如妊娠4个月大小,质韧,活动度好,无触痛;双侧附件触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探及正常子宫图形,宫腔、宫颈管均呈囊袋样扩张,花生状,子宫大小16.9 cm×6.7 cm×8.8 cm,宫壁厚1.2 cm,宫腔内见7.8 cm×5.5 cm×6.5 cm暗区,透声差,呈细密光点反射,宫腔前壁见多个乳头状实性光团融合,宫颈管内暗区范围7.5 cm×5.5 cm×6.0 cm;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关怀;李小薇;唐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0岁.因右后下牙区疼痛3天、加重1天就诊.专科检查:颌面部左右不对称,右侧面颊肿胀明显,张口受限,口内牙列整齐,咬合关系正常,下颌第三磨牙颊侧位阻生,第二磨牙远中面有龋,牙周红肿,探诊敏感,叩诊阴性,无松动度,冷热试验(+),牙龈肿胀.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血常规:白细胞7.8×109/L,中性粒细胞0.85.诊断为右下第三磨牙阻生齿、冠周炎.因头孢唑林钠皮肤过敏试验阳性,改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6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第2天下午快速输液完毕后10 min,患者口感苦涩、口周麻木,未引起重视;晚餐进食时感觉嘴唇麻木,咀嚼困难,随后出现憋气、心悸.查体:呼吸25次/min,脉搏108/min,血压98/56 mmHg,双肺呼吸音清,听诊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考虑为克林霉素所致迟发型变态反应.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 mg肌内注射,同时吸氧、平卧,30 min后憋气消失,1h后口周麻木、肿胀感缓解.改为罗红霉素、替硝唑口服,1天后症状消失.
作者:葛建文;李云芳;刘晓琳;顾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44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2个月余,查甲状腺FT3、FT4、T3、T4均正常;24 h动态心电图示:平均心率81/min,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给予口服美托洛尔治疗,每次12.5 mg,每天2次.用药后3天,出现双眼睑红肿、瘙痒.立即停用美托洛尔,给予抗变态反应治疗,3天后症状消失.后因心悸症状加重,患者自行服用美托洛尔,再次出现双眼睑红肿、瘙痒症状.停用美托洛尔改用比索洛尔治疗后,未出现上述症状,提示为美托洛尔所致变态反应.
作者:李刚;龚清武;刘英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3个月前出现下腹部不适,1个月前平卧时发现下腹部有一约拳头大小包块,有酸胀感.口服阿奇霉素5天,症状好转,但包块未消失;15天前于当地诊所行超声检查,诊断为盆腔包块.为明确诊断,遂来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报:盆腔混合回声肿物.考虑卵巢占位性病变.盆腔CT检查示盆腔内中线稍偏右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追问病史,既往因子宫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及左附件切除术.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分泌物正常,阴道残端充血,子宫缺如,盆腔偏右侧可触及一实性肿物,表面较光滑,活动度较差,轻压痛,无反跳痛.初步诊断为右卵巢肿瘤及阴道炎.完善各项理化检查及术前准备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大网膜与腹膜广泛粘连,右侧卵巢增大如新生儿头大小,暗紫色,质地较软,呈血肉状,未见正常卵巢组织,肿瘤与右侧盆壁粘连紧密,表面附着与之粘连的大网膜,大网膜局部组织增厚、变硬,部分大网膜与膀胱底部粘连,大网膜及膀胱底部可见多个黄豆大小的血性结节,探查子宫及左侧附件缺如.
作者:王丽鹏;齐艳红;盛卫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2004年4月-2012年1月,我们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5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55例均为男性;年龄22~76岁,平均44.8岁.本组病例均为单侧斜疝,疝嵌顿时间<24 h,术前血象正常,无发热等.
作者:郑瑞国;周晓东;柳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节点及检测前放置时间对急进高原官兵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于官兵出发前及急进海拔4300m后第1、3、7天及1个月时,抽取肘静脉血并进行血常规检测;在官兵到达高寒地区第7天,分别于抽取肘静脉血的1h内、2h、4h、8h、24 h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各时间节点及不同放置时间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与进驻高原前检测结果比较,进驻高原后第1天及第3天,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升高(P<0.05,P<0.01);进驻高原第7天,血常规各项指标与出发前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1个月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均显著升高(P<0.05).与1h内进行血常规检测比较,样本放置8h,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P<0.05);放置24 h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均较1h内检测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部队官兵到达高寒地区后,应激反应在前3天均非常明显,且持续7天左右;高寒地区血常规检测至少应在血液离体后4h内完成.
作者:张云;徐红;唐伟革;苏永林;李灿;刘学强;王建玲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51岁.2年前因右上臂内侧中下1/3处皮下无痛肿块,边界清晰,无红、热、痛,活动度可,前往多家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皮下纤维脂肪瘤.给予双氯芬酸外涂等治疗1个月未见缓解,病情加重,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肌肉酸痛,右上臂肿块发红、增大,压之疼痛.在本单位门诊部以脓肿治疗,外敷连翘膏,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3次/d,未能控制症状,先后于右上臂邻近部位、左上臂内侧、右颧部、左前胸、右后背及右颈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散在包块共计17枚.1个月后转至我部诊治.专科检查:破溃伤口内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淡黄色脓性分泌物量多,未溃破的包块均有波动.初步诊断为多发性结节性脂膜炎.
作者:韩林章;郭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慢性荨麻疹和湿疹是常见皮肤病,且治疗棘手.为探寻本地驻军荨麻疹和湿疹的发病原因,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们对某热区军人慢性荨麻疹及湿疹144例进行了致敏原检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144例中,男140例,女4例;年龄18~45岁.其中慢性荨麻疹100例,慢性湿疹44例;病程2个月~10年.
作者:钱江;谢世雄;陈清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24岁.因背部被蚊虫叮咬后瘙痒难忍,来卫生队就诊.考虑蚊虫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给予肌内注射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2ml,约10 min后,患者自觉不适,全身瘙痒,口唇发绀,头皮、颜面及胸背部出现大面积非对称性淡红色丘疹,边缘清晰,呈米粒状,顶面齐平,少数连接成片,中央无水疱.查体:体温36.7℃,呼吸20次/min,脉搏85/min,血压121/78 mmHg;心肺无异常.考虑为复方甘草酸铵所致.给予肌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2h后皮疹消退.
作者:赵凯;刘龙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Rh血型是已知复杂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其抗原已发现40多种,在输血医学上的临床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因患者血清中存在Rh血型抗体导致配血不合的报导较多,而因献血者血清Rh血型抗体导致的配血不合则较少见.现将因献血者血清存在抗-E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患者男,45岁.无输血史,因上消化道出血,申请红细胞悬液4U.与献血者1、2上机做博唯优抗人球配血试验,结果与献血者1主次侧均配合,与献血者2主侧配合,次侧3+,于是换献血者3重新交叉配血,主次侧均配合.输注献血者1、3各两袋红细胞悬液后,患者无输血不良反应,经综合治疗患者出血情况得以改善.进一步对献血者2做相关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证实其血清中存在IgG型抗-E.经了解,献血者2为家庭互助献血员,女,30岁,已婚,孕2产1,无输血史,共献血2次.
作者:张秋丽;周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从2012年起,公立医院全面执行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新《制度》在强调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首次确定了科级核算管理的对象、方法、步骤及报表体系等,而现行《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军队制度》)还没有涉及科级核算管理内容[1].为此,军队卫生经济管理主管部门以新《制度》出台为契机,经过1年多探索,初步建成了军队医院科级核算管理架构,研发了配套软件,并在全军数字化医院建设[2]现场会上进行了展示.
作者:高社;张庆波;郑汉高;杨信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