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德凤;刘海芳;夏颖丽;乔华
1病例报告患者女,51岁.2年前因右上臂内侧中下1/3处皮下无痛肿块,边界清晰,无红、热、痛,活动度可,前往多家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皮下纤维脂肪瘤.给予双氯芬酸外涂等治疗1个月未见缓解,病情加重,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肌肉酸痛,右上臂肿块发红、增大,压之疼痛.在本单位门诊部以脓肿治疗,外敷连翘膏,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3次/d,未能控制症状,先后于右上臂邻近部位、左上臂内侧、右颧部、左前胸、右后背及右颈部出现大小不等的散在包块共计17枚.1个月后转至我部诊治.专科检查:破溃伤口内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淡黄色脓性分泌物量多,未溃破的包块均有波动.初步诊断为多发性结节性脂膜炎.
作者:韩林章;郭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失能性武器又称非致命武器或软杀伤武器,是指不会产生致命性人员伤亡、建筑设备毁坏和生态环境破坏,使敌方人员丧失作战能力的一系列新概念武器之一[1].该类武器主要分为装备失能性武器和人员失能性武器,人员失能性武器又包括声学武器、激光武器、射频定向失能武器和化学失能性武器等.本文主要介绍化学失能性武器导致人员伤害的基本情况.
作者:彭凌;陈姝琼;张韵歆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因咯血、胸闷30 min就诊.患者上班期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咽喉部不适,继之咯血,色鲜红,约20 ml,胸闷、全身乏力,无发热、盗汗、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既往体健,无咯血史.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纹理增重,不除外两侧肺炎.给予吸氧、镇静、止血等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送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行肺部CT提示:左肺上叶絮状高密度影,考虑左肺炎症,建议治疗后复查.查血沉、结核3项结果均正常,给予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后未再咯血,患者要求回家治疗.4天后再次间断咯鲜红色血,总量约150 ml,遂转入某医院呼吸科进一步治疗.查体:T 36.5℃,BP 130/80 mmHg.气管居中,左上肺可闻及少许湿哕音.入院检查:血、尿、便常规及生化分析、癌胚抗原、出凝血时间等结果均正常.初步诊断:咯血原因待查.给予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巴曲酶、垂体后叶素、云南白药止血,头孢孟多脂钠抗感染治疗.
作者:王焱;王沛华;赵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期我们对部分高原边防连队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连队抗生素使用量达总用药量的34%,且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现分析报告如下.1现状1.1抗生素使用不合理(1)新型抗生素使用过频.部分军医常优先选用新型或价格相对昂贵的抗生素(如头孢噻肟钠等),而少用传统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等).(2)无指征用药较多.如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为病毒感染,不必使用抗生素,但部分军医却用二联抗生素,甚至连用几天未见好转仍继续使用.
作者:戴卫国;康险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震后我院迅速抽组方舱医院奔赴灾区实施医疗救援.截至2010年6月10日,共接诊地震伤员453例,救治377例,手术227例,抢救危重伤员65例,创造了方舱医院收治的多项纪录.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010年4月16日-6月10日,方舱医院共收治伤员377例,男156例,女221例;年龄5个月~89岁,平均44.5岁.其中前接56例,后送25例;接诊时伤员已接受现场处置或医疗机构诊治者308例,抢救急危重伤员65例,在急救方舱内实施重症监护45例.伤员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详见表1.
作者:王炳南;程正祥;王柯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双侧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方法:选择脑室内出血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为双侧侧脑室引流,采用穿刺外引流联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并同时应用腰大池引流术;对照组非手术治疗后,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行脑脊液置换.观察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Ⅰ级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优于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行脑脊液置换.
作者:冯胜利;孙有树;李庆林;魏振宇;杨继学 刊期: 2012年第12期
Rh血型是已知复杂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其抗原已发现40多种,在输血医学上的临床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因患者血清中存在Rh血型抗体导致配血不合的报导较多,而因献血者血清Rh血型抗体导致的配血不合则较少见.现将因献血者血清存在抗-E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的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患者男,45岁.无输血史,因上消化道出血,申请红细胞悬液4U.与献血者1、2上机做博唯优抗人球配血试验,结果与献血者1主次侧均配合,与献血者2主侧配合,次侧3+,于是换献血者3重新交叉配血,主次侧均配合.输注献血者1、3各两袋红细胞悬液后,患者无输血不良反应,经综合治疗患者出血情况得以改善.进一步对献血者2做相关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证实其血清中存在IgG型抗-E.经了解,献血者2为家庭互助献血员,女,30岁,已婚,孕2产1,无输血史,共献血2次.
作者:张秋丽;周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44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2个月余,查甲状腺FT3、FT4、T3、T4均正常;24 h动态心电图示:平均心率81/min,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给予口服美托洛尔治疗,每次12.5 mg,每天2次.用药后3天,出现双眼睑红肿、瘙痒.立即停用美托洛尔,给予抗变态反应治疗,3天后症状消失.后因心悸症状加重,患者自行服用美托洛尔,再次出现双眼睑红肿、瘙痒症状.停用美托洛尔改用比索洛尔治疗后,未出现上述症状,提示为美托洛尔所致变态反应.
作者:李刚;龚清武;刘英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62岁.绝经10年.1年前因阴道间断出血于外院行诊断性刮宫术,结果不详;之后在妇科检查中发现宫颈糜烂,行物理治疗,阴道出血停止,但未随诊.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下腹胀痛,伴肛门坠胀感,时有排便困难,大便性状无改变.4天前于外院行超声检查,未见正常子宫回声,盆腔见囊实性混合包块.遂入我院就诊.既往罹患高血压病6年,糖尿病1年,曾行输卵管绝育术.查体:体质肥胖,下腹触及一质韧包块,发自盆腔,上极位于脐下偏左,无触痛,活动度好,移动浊音(一).妇科检查:阴道穹窿消失;宫颈囊性扩张,其表面偏左后见一凹陷宫颈痕迹,颈口闭锁;子宫增大,如妊娠4个月大小,质韧,活动度好,无触痛;双侧附件触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探及正常子宫图形,宫腔、宫颈管均呈囊袋样扩张,花生状,子宫大小16.9 cm×6.7 cm×8.8 cm,宫壁厚1.2 cm,宫腔内见7.8 cm×5.5 cm×6.5 cm暗区,透声差,呈细密光点反射,宫腔前壁见多个乳头状实性光团融合,宫颈管内暗区范围7.5 cm×5.5 cm×6.0 cm;双侧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关怀;李小薇;唐冬梅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了解空军某部官兵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部随机抽取的224例官兵进行测评,并与中国男性常模、中国男性军人常模比较.结果:某部官兵内外向和掩饰性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中国男性常模(P<0.01);神经质因子分值非常显著低于中国男性常模(P<0.01).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分值非常显著高于中国男性军人常模(P<0.01);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中国男性军人常模(P<0.01).在人格特征中,大专及以上组、高中及中专组神经质分值非常显著低于初中组(P<0.01),工作岗位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应对方式中,大专及以上组解决问题分值非常显著高于高中及中专组、初中组(P<0.01),勤务人员退避因子分值显著低于业务人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维度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某部官兵应对方式以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为主;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对个别官兵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有一定影响.
作者:李侠;郭华;于丽;杨连禄;齐颖;刘正;焦志刚;吴峰;辛益妹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60岁.因腹痛4天,停止排气、排便1天就诊.患者4年前行胃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学检查:下半胃、胃窦小弯侧腺癌2级,伴坏死溃疡形成,癌组织穿透肌层及浆膜,上下切缘送检未见癌组织残留;小弯侧见淋巴结癌转移1枚,大弯侧淋巴结未见癌转移.术后给予化疗6周,并定期复查胃镜、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9-9及增强CT,随访4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患者于入院前4天饭后运动时出现腹部不适、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排气、排便少,入院前1天出现腹胀、腹痛,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查体:腹平对称,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上腹部可见一长约20 cm的陈旧性手术瘢痕,腹肌软、脐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高亢5~6次/min,可闻及气过水声.
作者:陈星;苏秦;林一飞;尹耀兴 刊期: 2012年第12期
1用药原则1.1尽早用药 一旦确诊肺结核,应及早进行治疗,并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次数、间隔时间用药,避免漏服或中断服药.尽早治疗不但有利于病变修复,更重要的是减少亲属和周围人群的传染.1.2联合用药 选择两种以上抗结核药联合化疗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延缓和防止结核菌产生耐药.联合用药应尽量选择按照一定配方如由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由异烟肼、利福平组成的复合制剂.其优点是服用方便,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结核菌耐药发生率.
作者:李彦;贡联兵 刊期: 2012年第12期
2004年4月-2012年1月,我们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5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55例均为男性;年龄22~76岁,平均44.8岁.本组病例均为单侧斜疝,疝嵌顿时间<24 h,术前血象正常,无发热等.
作者:郑瑞国;周晓东;柳青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具有起病突然、药物毒性大、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如不及时抢救则会因中毒过深造成心肺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1].2007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AOPP 218例.现就救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218例中,男76例,女142例;年龄11~69岁,平均43岁.其中口服农药中毒158例(服药量10~300ml),喷洒农药皮肤吸收中毒60例.中毒药物种类:敌敌畏122例,甲胺磷29例,敌百虫21例,敌匹硫磷17例,倍硫磷16例,乙硫磷5例,氯螨硫磷4例,马拉硫磷4例.中毒至就诊时间20 min~16 h.
作者:邵庆宝;邵腾皓;邵长宝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从2012年起,公立医院全面执行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新《制度》在强调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首次确定了科级核算管理的对象、方法、步骤及报表体系等,而现行《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军队制度》)还没有涉及科级核算管理内容[1].为此,军队卫生经济管理主管部门以新《制度》出台为契机,经过1年多探索,初步建成了军队医院科级核算管理架构,研发了配套软件,并在全军数字化医院建设[2]现场会上进行了展示.
作者:高社;张庆波;郑汉高;杨信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迟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失迟缓性便秘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对照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治疗前后肛管排便舒张压、肛管静息压和表面肌电评估基线值均显著改善,总有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迟缓性便秘疗效确定,值得推广.
作者:鲍聚喜;张光鑫;张孝通;朱智慧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了解消防某部新兵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对消防某部新兵518例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本次共检查出阳性51例,阳性率9.85%.除幻想性、实验性外,新兵的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世故性、自律性、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有成就个性因素和新环境中成长能力个性因素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型、创造能力个性因素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高中及中专组聪慧性、恃强性、独立性、怯懦与果断型、创造能力个性因素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上组(P<0.05,P<0.01),世故性分值非常显著高于大专及以上组(P<0.01),16PF其他各因子分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消防新兵的心理素质水平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提高新兵的心理素质.
作者:安改梅;向英;李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在肺外结核中,肝结核在临床上较少见,而且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较难确诊.2002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肝结核6例,我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肝结核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34.2±16.6)岁.从出现症状至医院确诊(66.3±41.9)天.临床表现:6例患者均有发热,出现肝脾增大、腹水各5例,乏力、食欲缺乏、腹胀各4例,消瘦3例,盗汗、尿黄、淋巴结增大及胸腔积液各2例.
作者:游绍莉;朱冰;臧红;荣义辉;张爱民;万志红;辛绍杰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驻岛官兵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疲劳量表-14(FS-14)和自制调查问卷对某部驻岛官兵339例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AIS总分>6分93例,占27.4%,4~6分89例,占26.3%;<4分157例,占46.3%.有睡眠障碍驻岛官兵AIS总分、FS-14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驻岛官兵(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IS总分、各因子与FS-14总分、各因子间均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影响自我睡眠因素存在、认为与战友关系差及躯体疲劳进入睡眠障碍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驻岛官兵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与有影响自我睡眠因素存在、认为与战友关系差及躯体疲劳因素有关.
作者:杨春;高志勤;余海鹰;赵汉清;张理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传染病疫情时有发生,一方面已知传染病死灰复燃,另一方面新发传染病也不断出现,使部队综合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防控面临严峻考验.现就重大传染病疫情特点与综合性医疗机构的防控对策探讨如下.1重大传染病疫情特点1.1突发性强 一般来说,重大传染病疫情具有突发性强、较难预测的特点,难以防范.其发生、发展、整体变化趋势以及波及的深度均难以预料,所以具体防治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存在较大难度,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作者:程文琴;章复湘;张如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