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梅克尔憩室是常见的先天性胃肠道畸形.梅克尔憩室的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消化道出血、憩室炎、肠梗阻和肠穿孔等.遇见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应拓宽诊断思路,考虑其患梅克尔憩室的可能.本文介绍1例梅克尔憩室伴出血患者,分析临床资料.
作者:陈建清;胡良凯;王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应用于儿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儿科护理工作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试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质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儿内科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对比分析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收治行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80例,平分为两组.甲组给予左旋布比卡因麻醉,乙组给予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在完全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双下肢恢复运动时间、Bromage评分方面,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罗哌卡因相比,左旋布比卡因在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更好.
作者:向波;潘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瘢痕子宫晚期妊娠破裂或先兆破裂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方法:收治有剖宫产史的孕妇231例,自妊娠35~40周连续检测子宫下段厚度及子宫下段瘢痕情况,经腔内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查,并与手术结局对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检查2例子宫下段前壁肌层消失,剖宫产术中均诊断为子宫破裂.结论:超声监测瘢痕子宫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前壁肌层厚度能预测子宫破裂及先兆破裂.
作者:曾凡;何廷德;柳彬;陈秋玲;徐新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真空采血管是临床上静脉采血常用的工具,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方便、快捷和安全.但操作不当或真空采血管内负压不够会导致采血失败.本文总结真空采血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作者:张少红;沈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但其临床症状较重,首发症状常无明显的特异性,患者的病死率很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以腰痛、呕吐为首发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例,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张娟;胡刚明;陈泽;陈家斌;王林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原发性痛经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本文从病因病机及分型、口服中药治疗、穴位贴敷治疗三个方面阐述原发性痛经的中药治疗进展.
作者:黄竞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门诊中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策略.方法:对门诊儿童的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451例儿童中,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的儿童共275例(61%).服用伊可新和盖笛欣的儿童较服用其他维生素D和钙剂的儿童出现佝偻病体征的情况少(P<0.01).结论:儿童应科学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
作者:周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预防事故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ICU护士床旁交接班提示单,并临床应用.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遗漏,使护理管理得到加强.结论:ICU护士床旁交接班提示单临床应用效果较好,能够预防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杜绝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熊骄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55例,收集患者入院1周内静脉血PCT和hs-CRP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P组PCT及hs-CRP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期SAP组两指标水平均高于MAP组,AP患者PCT、hs-CRP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PCT、hs-CRP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并指导AP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段泽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损伤患者7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甲组和乙组各39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治疗与膝关节镜治疗.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76.92%,低于乙组的97.44%(P<0.05);且两组在手术、下床活动与功能恢复、住院时间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比较,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效果显著.
作者:段俊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收治胃穿孔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收治先兆流产患者58例,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各29例,B组应用黄体酮联合HCG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应用地屈孕酮治疗.结果:A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孕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HCG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
作者:朱玉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况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干预性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两组干预前、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的焦虑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和干预4周后的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况.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治剖宫产出现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76例,对影响患者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在76例患者中,有69例(90.79%)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71例(93.42%)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贫血.结论:影响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切口位置、缝合技术、感染状况及患者自身身体状况等.
作者:肖正琼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DN)对不同肾素水平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不同肾素水平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64例,按肾素水平分成高、中、低3组,计算动脉硬化指数,对比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6个月随访后,肾素含量、血压、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在术前术后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N对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治疗有效,降压机制可能与抑制RAAS系统有关.
作者:陈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萎缩老年患者合并脑出血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萎缩合并脑出血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治疗脑萎缩老年患者合并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冯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的配合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11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异物清除情况、S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异物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和术后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提高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早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强介入护理.结果:试验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采用介入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同时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帮助.
作者:杨学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胃癌患者60例给予胃镜活检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外科病理诊断确诊率明显高于胃镜活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病理对Ⅱ型、Ⅲ型、Ⅳ型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胃镜活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活检对分化型癌细胞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分化不良型癌细胞(P<0.05).结论:胃镜活检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与外科病理学诊断存在一定的差距,临床可将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联合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郭红辉;王立东;李小江;李艳红;郝玉杰;付剑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