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乡村医生
  • 主办单位: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22-1405/R
  • 国内刊号:22-1405/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北京
  • 全年订价:8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吉林省政府评为社会与经济效益“双十佳”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2016年14期文献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精蛋白锌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好,而且较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低血糖的发生率低,更有利于临床长期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作者:何正文;徐荣辉;顾芳;沈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运用氢氯噻嗪与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较好.

    作者:黄启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收治胃穿孔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RDN对不同肾素水平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6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RDN)对不同肾素水平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不同肾素水平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64例,按肾素水平分成高、中、低3组,计算动脉硬化指数,对比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经6个月随访后,肾素含量、血压、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在术前术后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N对难治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治疗有效,降压机制可能与抑制RAAS系统有关.

    作者:陈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开腹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1例,分两组,试验组44例患者接受开腹手术,对照组37例患者采取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接受开腹手术能够获得和腹腔镜治疗相同的效果.

    作者:陈伟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分为A组(小骨窗开颅术)及B组(常规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B组(P<0.05),A组发生切口脑脊液漏的概率明显低于B组(P<0.05).当出血量在30~60 mL时,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及83.33%,治疗效果基本相同(P>0.05),当出血量为60~80 mL时,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及79.17%,A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出血量较多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对出血量较少的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在保证治疗效果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患者并发症及治疗时间.

    作者:易明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动态血压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根据有无焦虑抑郁情绪分为试验组68例和对照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动态血压.结果:试验组24 h、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负荷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血压呈非杓形达46.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焦虑抑郁情绪会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水平.

    作者:丁育钧;段书;江玉文;蔡文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收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给予TE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治疗,观察组给予TE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病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TEC方案病理有效率明显优于TE方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朱晴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孟鲁司特对哮喘急性发作期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及分析

    目的:研究及分析孟鲁司特对哮喘急性发作期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治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2例,分两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外周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外周血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均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γ干扰素上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可以明显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利于患者保持细胞因子的平衡.

    作者:陈绪池;杨倩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作用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收治行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患者80例,平分为两组.甲组给予左旋布比卡因麻醉,乙组给予罗哌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在完全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双下肢恢复运动时间、Bromage评分方面,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罗哌卡因相比,左旋布比卡因在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更好.

    作者:向波;潘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妈咪爱颗粒治疗儿童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妈咪爱治疗儿童肺炎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肺炎患儿3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妈咪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及腹泻总病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腹痛、压痛、脱水、食欲不振、肠鸣音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妈咪爱预防儿童肺炎继发性腹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病程.

    作者:李全臻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对比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开腹手术疗法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疗法作用突出,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作者:张春高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血压变化情况,以及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舒张压、收缩压)和血脂(HDL-C、TG、TC)水平在治疗后都有所下降,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现恶心、头晕1例,对照组出现心慌2例,经用药调整均有所缓解.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行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孙予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早期尿激酶封管对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封管对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期中心静脉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给予肝素正压封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正压封管,观察两组间各类中心静脉导管功能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置管处均无渗血情况出现,治疗组的血流量、静脉压、导管堵塞例数、导管更换例数和尿素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尿激酶封管可减少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胃肠镜治疗消化系统疾病94例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胃肠镜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94例,依据其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胃肠镜治疗,观察组予以无痛胃肠镜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胃肠镜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效果更为显著且能大幅减少患者治疗时的痛苦,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胸腔镜辅助纯钛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纯钛爪型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多发性肋骨骨折并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纯钛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12个月随访,复查胸部X片骨折线模糊或消失,无骨折不愈合,胸廓稳定性增加.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纯钛爪形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临床效果较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杨秀华;陈健;周建林;龙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乳晕缘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乳晕缘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腺良性肿瘤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乳晕缘小切口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晕缘小切口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具有安全、有效、美观等优点.

    作者:王慧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焦虑症患者62例,按照随机双盲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焦虑症通过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治疗,均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速度更快,且安全、可靠.

    作者:韩帮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及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收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PAN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磺必利以及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均具有一定疗效,氨磺必利疗效更佳.

    作者:侯润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枢抑制性药物加重急性酒精中毒10例报告

    目的:探讨中枢抑制性药物加重急性酒精中毒的特点.方法: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0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除1例救治较晚至医院已无生命特征死亡外,其余9例均治疗3~6 h后渐醒,继续巩固治疗1~3d痊愈出院.结论:中枢抑制性药物可加重急性酒精中毒程度.

    作者:林国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锁骨骨折患者10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重建钢板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季冬东;陶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分析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收治先兆流产患者58例,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各29例,B组应用黄体酮联合HCG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应用地屈孕酮治疗.结果:A组患者血清β-HCG水平、孕激素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HCG治疗先兆流产疗效显著.

    作者:朱玉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影响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治剖宫产出现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76例,对影响患者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在76例患者中,有69例(90.79%)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71例(93.42%)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贫血.结论:影响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切口位置、缝合技术、感染状况及患者自身身体状况等.

    作者:肖正琼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O2和PaCO2以及pH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李赛玉;张燕;肖淑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单纯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治疗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对急性胃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胃穿孔的患者5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单纯修补术.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作者:陈太忠;谭长春;李光亮;刘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输尿管镜、ESWL与哈乐3种方法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ESWL、哈乐3种方式治疗输卵管下段结石的效果.方法:收治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552例,对其临床治疗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ESWL组一次碎石成功率低于URL组(P<0.05),哈乐组排石成功率90.6%(48/53).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哈乐的排石效果大体与输尿管镜相当,并且可以很好地缓解疼痛;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哈乐药物治疗较ESWL有更高的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净率.

    作者:陈富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诊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18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迅速建立人工气道在急诊抢救中的重要意义,分析成功与不足,以期提高急救水平.方法:收治急诊科符合气管插管指征、需紧急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的患者183例,判断气管插管成败.结果:气管插管成功率88.52%,抢救成功率40.96%.4 min内1次插管成功108例,2次插管成功39例,3次插管成功15例.插管失败21例,失败率11.48%.出现插管并发症35例.结论:加强急救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同时进行喉镜的技术改进,可大大提高插管成功率及抢救成功率,减少插管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蒋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椎管内麻醉穿刺角度定位器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阻滞穿刺的效果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穿刺角度定位器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阻滞穿刺的效果.方法:收治行择期剖宫产的足月孕产妇60例,分为定位器组(D组)和传统方法组(C组),比较两组穿刺效果.结果:D组产妇的硬膜外腔和蛛网膜腔穿刺1次成功率均显著高于C组,D组穿刺异感发生率及术后中度腰背痛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术后腰背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椎管内麻醉穿刺角度定位器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组织损伤.

    作者:肖磊;李刚;冯刚才;张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开颅手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出血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脑血管畸形患者68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守治疗,试验组采取开颅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的ADL分级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颅手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出血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复发率相对较低.

    作者:蒋向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多索茶碱片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煤工尘肺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片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煤工尘肺的疗效.方法:收治煤工尘肺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片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片联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煤工尘肺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作者:玛依怒尔·阿布来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救绿色通道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救治效果分析观察

    目的:探讨急救绿色通道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救治效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通道诊治,观察组采取绿色通道诊治,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绿色通道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救治,能明显缩短诊治时间,降低意外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胜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收治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aO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aO2水平显著升高,PaCO2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陈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损伤患者7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甲组和乙组各39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治疗与膝关节镜治疗.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76.92%,低于乙组的97.44%(P<0.05);且两组在手术、下床活动与功能恢复、住院时间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比较,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损伤效果显著.

    作者:段俊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瘢痕子宫阴道助产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患者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阴道助产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预后.方法:收治子宫瘢痕再次妊娠产妇2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助产分娩,观察组采用剖宫产,比较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在对照组,产程、新生儿窒息均明显差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的月经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135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中,成功122例,剩余13例转为剖腹产.结论:本次研究、分析了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优劣势,对于临床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方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孕产期保健指导对孕产期妇女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孕产期保健指导对孕产期妇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孕产期妇女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观察组给予孕产期保健指导.结果:对照组在指导后期对孕期营养保健知识、早孕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孕产期保健教育对孕产期妇女进行临床指导,可有利于患者提高孕产期保健知识的掌握.

    作者:杨亚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治糖尿病孕妇160例,依据硬币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孕妇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干预前下降(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与血糖控制一方面可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曾启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黄疸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B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睡眠时间、摄奶量、体重改善优于A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治疗中可促使血清胆红素排出,提高疗效.

    作者:李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治采用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GCS评分、Barthel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褥疮、肾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GCS、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家属及护士长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能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红莉;闫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脑萎缩老年患者合并脑出血施行综合护理措施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萎缩老年患者合并脑出血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萎缩合并脑出血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治疗脑萎缩老年患者合并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冯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小儿阑尾炎术后佳护理方式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切除术后佳护理方式.方法:收治阑尾炎切除术患儿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诱导及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阑尾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提高,血糖和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自我保健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尹秀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少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肝胆管结石病围手术期快通道外科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病围手术期快通道外科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肝胆管结石病围手术期患者160例,给予围手术期快通道外科护理健康教育路径.结果:患者无术后严重并发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5%.结论:肝胆管结石病围手术期快通道外科护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蒲成容;季巧;张静梅;张世巧;魏雪平;李华琼;熊良英;彭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腰背部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采取心理护理,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充分地进行完善检查和积极地治疗.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本组50例患者均进行了积极的治疗,接受治疗率100%.经治疗,疼痛减轻48例,有效率96%.患者感症状无减轻,但无加重1例,总体症状缓解率98%.结论:积极地心理护理能使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张梦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自拟健脾消痞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配合与护理

    目的:研究健脾消痞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胃肠功能障碍治疗配合及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收治AECOPD胃肠功能障碍患者60例,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试验组采用健脾消痞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AECOPD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健脾消痞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理想,且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相应护理能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梁艳妮;罗雁;莫礼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脑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脑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护理的有效干预对策.方法:收治接受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接受人性化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根据脑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完善、针对性强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有效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李芳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况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干预性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两组干预前、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干预4周后的焦虑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和干预4周后的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干预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况.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强介入护理.结果:试验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采用介入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同时对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帮助.

    作者:杨学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收治肱骨髁上骨折患儿71例,给予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儿均治愈,未出现肘内翻等并发症.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干预减轻了患儿痛苦,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郭妍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预见性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有效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患者中能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有效抢救时间.

    作者:刘颖;闫虹;马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水果切片贴敷防治禁食患者口唇干裂的效果

    目的:探讨水果切片贴敷防治禁食患者口唇干裂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禁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水果切片外敷口唇,对照组采用液状石蜡外涂口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水果切片贴敷防治禁食患者口唇干裂的效果显著.

    作者:杨学芬;沈慧;程娟;王晓庆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117例的配合及护理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的配合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11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异物清除情况、S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异物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和术后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提高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早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及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抑郁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施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及神经功能,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徐霞;朱玉侠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张氏耳穴贴敷干预骨折术后便秘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张氏耳穴贴敷干预骨折术后便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骨折术后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张氏耳穴贴敷,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5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张氏耳穴贴敷可有效减少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可贵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静脉采血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真空采血管是临床上静脉采血常用的工具,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方便、快捷和安全.但操作不当或真空采血管内负压不够会导致采血失败.本文总结真空采血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作者:张少红;沈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系统化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身体功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目的:评价系统化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身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140例,分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结果:肢体功能采用NIHSS评分标准,护理后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采用改良Barthel(MBI)指数评分标准,护理后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能提高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光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优质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对社区内老年慢性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慢性病患者11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开展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对比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差异.方法:收治行胃镜检查患者105例,54例患者采取无痛胃镜检查(无痛组),51例患者采取普通胃镜检查(普通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措施.结果:无痛组的操作时间要短于普通组(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检查在操作上有一定差异,因而在护理措施上也有一定差异,但前者属于无痛技术,且操作时间更短,患者更愿意接受.

    作者:周荣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脑出血患者在急诊科的急救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在急诊科的急救护理.方法:收治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收治脑出血患者52例作为试验组,给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在急诊科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青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PDCA循环在尿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尿液标本检验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尿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观察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控制组较对照组不合格尿液标本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后,可有效提高尿液标本采集质量.

    作者:杨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检查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配合程度、服务满意度、检查疼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检查的配合程度和护理满意程度,降低了患者对检查的疼痛感,有效地提高了检查完成率.

    作者:周源;张艳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ACOS患者血清CRP、总IgE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ACOS患者血清CRP、总IgE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治ACOS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作为A组,ACOS缓解期患者30例作为B组,健康人30例作为C组,比较3组血清CRP、总IgE水平、FEV1%.结果:A组、B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OS患者血清CRP、IgE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结论:ACOS患者血清CRP、总IgE水平较高,其变化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作者:马小玉;安福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脏超声与冠脉造影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与冠脉造影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病变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心脏超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准确率以及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患者两两比较,LVEDD逐级升高,LVEF逐级下降(P<0.05).结论:心脏超声可以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壁各节段的运动情况,并且可以全面评价心脏结构及功能.

    作者:卢芳;曹承志;郑奇斌;周巍;艾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应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及声触诊组织量化鉴别甲状腺肿块性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CU)和弹性成像(UE)、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及三者联合应用对甲状腺肿块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治甲状腺肿块患者100例(共123个病灶),术前均进行CU、UE、VTQ检查,对每个病灶进行UE分级和VTQ速度分组,诊断结果均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UE+CU+VTQ三者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UE及VTQ有助于CU对甲状腺肿块性质的鉴别,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薛晓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诊治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55例,收集患者入院1周内静脉血PCT和hs-CRP浓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P组PCT及hs-CRP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期SAP组两指标水平均高于MAP组,AP患者PCT、hs-CRP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PCT、hs-CRP有助于AP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并指导AP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段泽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形态学变异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收治肝脏AML切除手术患者50例,针对免疫组织化学中的标志物表达展开系统检测.结果:该肿瘤主要由脂肪、厚壁血管和平滑肌细胞构成,按照肿瘤组织的成分比可以分成经典型14例,肌细胞为主29例,脂肪细胞为主4例,血管瘤型3例;另外,肌细胞呈现出不同形态变异.经过免疫组织化学处理,瘤细胞呈现出HMB45(100%)、CD117(40例,80%)以及SMA(100%)阳性反应.结论:在临床中,肝脏AML的形态学变异相对较大,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HMB45呈现阳性有比较好的诊断价值,另外CD117能够作为比较好的AML诊断辅助性标记物.

    作者:袁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在新生儿窒息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治单胎足月新生儿126例,在胎儿娩出第一声啼哭后立即行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结果:新生儿脐动脉血PO2、pH、BE值等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正相关(P<0.05),PCO2与Apgar评分呈负相关(P<0.05);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7.20与pH>7.25患儿例数分别与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临床诊断分娩过程中的新生儿窒息采用脐动脉血气分析能弥补Apgar评分的不足,对新生儿窒息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多排螺旋CT对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胃癌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多排螺旋CT和内镜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结果:多排螺旋CT的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内镜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确定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大小、范围以及位置等.

    作者:顾海荣;钱利明;张原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CT检查显示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6例,行三维CT血管造影.结果:56例患者中,颅内动脉瘤51例,共计动脉瘤62个.单发动脉瘤43例,多发动脉瘤8例.结论:三维CT血管造影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并且具备无创、简便、快速和准确率高等特点,该法可清晰显示动脉瘤、载瘤动脉、邻近颅骨及动脉分支间的空间关系.

    作者:徐兴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头颈部MSCTA对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诊断与DUS和DSA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MSCTA)、超声(DUS)、数字血管造影(DSA)对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脑供血不足患者476例,均给予颈部动脉血管DSA、MSCTA和DUS检查.结果:DSA检查颈动脉血管狭窄病变检出率32.1%,MSCTA检查颈动脉血管狭窄病变检出率31.7%,DUS检查颈动脉血管狭窄病变检出率30.9%.CTA与DSA检测符合率高.结论:MSCTA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优于DUS检查.MSCTA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对颈动脉血管斑块及血管狭窄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敬华;程钢;杨燕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健康产妇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围术期的循环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健康产妇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围术期的循环功能变化.方法:收治择期剖宫产健康足月产妇50例,对产妇行硬膜外麻醉,以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连续监测,统计不同时间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围术期中,产妇胸腔液体量并未发生显著改变(P>0.05);而其他循环参数的改变多发生于胎儿娩出前后,其中,产妇的HR、CO、CI、SV、SI高于基础值与麻醉后2 h,MAV低于基础值与麻醉后2h.结论:健康产妇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只需对产妇进行合理的麻醉管理,即可维持产妇的循环功能基本稳定.

    作者:沈永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ESRD患者肾移植后血清Chemerin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移植后血清Chemerin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治终末期肾脏病行肾移植患者25例作为试验组,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组肾移植前、肾移植后、对照组血清Chemerin、肌酐等.结果:肾移植前Chemer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后Chemerin浓度明显低于肾移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前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后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低于肾移植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浓度在肾移植后趋于正常水平.血清Chemerin浓度降低程度与血清肌酐水平降低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韩健乐;吴秋杰;杨青彦;杨帅平;王长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妊娠晚期瘢痕子宫破裂的评估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瘢痕子宫晚期妊娠破裂或先兆破裂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方法:收治有剖宫产史的孕妇231例,自妊娠35~40周连续检测子宫下段厚度及子宫下段瘢痕情况,经腔内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检查,并与手术结局对照分析.结果: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检查2例子宫下段前壁肌层消失,剖宫产术中均诊断为子宫破裂.结论:超声监测瘢痕子宫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前壁肌层厚度能预测子宫破裂及先兆破裂.

    作者:曾凡;何廷德;柳彬;陈秋玲;徐新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创伤性湿肺的CT表现

    目的:探讨创伤性湿肺的CT表现及随访变化.方法:收治创伤性湿肺患者31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湿肺的CT表现分型:间质型6例,节段实变型14例,弥漫实变型8例,云雾型3例.CT随访中病灶吸收时间与大小呈正相关.结论:CT是创伤性湿肺的诊断及随访的较好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白麟鹏;丁长青;孙惠芳;张玉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超声造影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胆囊胆固醇性息肉病变、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病变和恶性非胆固醇性息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50例,应用超声声学造影进行初步定性诊断,对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对病变血流灌注的显示敏感,是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结论:超声造影可以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初步定性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车竞;梁蕾;刘焱;郭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胃癌患者60例给予胃镜活检和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外科病理诊断确诊率明显高于胃镜活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病理对Ⅱ型、Ⅲ型、Ⅳ型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胃镜活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活检对分化型癌细胞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分化不良型癌细胞(P<0.05).结论:胃镜活检对胃癌的诊断价值与外科病理学诊断存在一定的差距,临床可将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联合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郭红辉;王立东;李小江;李艳红;郝玉杰;付剑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对比评价

    目的:评价不同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选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计算两者的相对偏差,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临床可接受性.结果:两种仪器对ALT结果的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系统检测的ALT的结果相关性良好.结论:不同生化分析仪器的检测结果可靠、准确,可用于临床的检测.

    作者:胡世坤;杨启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替诺福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替诺福韦治疗,治疗组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HBV-DNA、Fibroscan值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HBV-DN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A、LN、PCⅢ、Ⅳ-C及Fibroscan值(FS)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清HA、LN、PCⅢ、Ⅳ-C及Fibroscan值(FS)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诺福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明显改善肝纤维化指标.

    作者:王晓彬;范晓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收治室性早搏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美西律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高艳霞;李小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寒热辨治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从寒热辨证论治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消化性溃疡78例依照寒热分为虚寒型、胃热型、寒热夹杂型,分别给与附子理中汤加减、丹栀逍遥散加减、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治愈率88.5%,有效率100%.结果:从寒热来辨证论治消化性溃疡,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修复溃疡面,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段家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针灸八会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针灸八会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方法:收治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30例,采用针灸八会穴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差异.结果:治愈15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2例;治疗前后对比发现,IgA、IgG的平均水平均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改善.结论:中医针灸治疗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申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天麻钩藤汤治疗1级高血压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机制分析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汤治疗1级高血压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给予天麻钩藤汤治疗,西药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麻钩藤汤治疗1级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洪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咳喘益肺补肾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咳喘益肺补肾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5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咳喘益肺补肾汤.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7);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喘益肺补肾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痛苦,效果确切.

    作者:余积洁;许克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医耳穴压豆治疗失眠36例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耳穴压豆)和对照组(口服佐匹克隆)各36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是临床治疗失眠的有效方式,安全性好.

    作者:李子全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收治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蒲地蓝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小儿普通型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石晓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玉屏风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方法:收治过敏性鼻炎患者88例,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给予布地奈德喷雾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复方制剂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治疗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西药制剂联合中药制剂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显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癫痫持续状态伴脑炎治疗1例

    本文通过观察癫痫持续状态伴脑炎治疗经过和结果,探讨地西泮针和东莨菪碱针治疗作用.将外院及本院前期治疗经过及治疗结果与本院后期治疗经过及结果进行比较,外院及本院前期治疗较本院后期地西泮针与东莨菪碱针联合治疗临床治愈率低.因此地西泮针与东莨菪碱针联合治疗癫痫持续状态伴脑炎效果肯定.

    作者:张先雷;孟胜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以腰痛呕吐为首发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例报告

    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中较为少见的一种疾病,但其临床症状较重,首发症状常无明显的特异性,患者的病死率很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以腰痛、呕吐为首发表现的主动脉夹层1例,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张娟;胡刚明;陈泽;陈家斌;王林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李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经验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发病率逐年上涨.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如今中医中药对高血压的治疗也逐渐普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青年男性梅克尔憩室伴出血1例报道

    梅克尔憩室是常见的先天性胃肠道畸形.梅克尔憩室的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消化道出血、憩室炎、肠梗阻和肠穿孔等.遇见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应拓宽诊断思路,考虑其患梅克尔憩室的可能.本文介绍1例梅克尔憩室伴出血患者,分析临床资料.

    作者:陈建清;胡良凯;王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训练,观察组加强认知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简易智能量表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认知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能力.

    作者:谢祥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中医康复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2例,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无论是头晕、颈部不适、视觉障碍以及头痛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模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头晕、颈部不适以及视觉障碍等评分,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如何提高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流动儿童家长与免疫规划管理方面是导致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高低的重要因素.通过重视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改进免疫规划的宣传方法、通过多部门协同努力、大力推广接种信息以及重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多方面的举措,才能够有效提升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

    作者:王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桂林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桂林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的高危因素.方法:抽取桂林地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2431例,给予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前三位分别为高血压、肥胖及吸烟.随着年龄增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糖的发生率逐渐增加,高血脂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加,颈动脉硬化发生率逐渐增加,肥胖的发病率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加强对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复发率.

    作者:李斌;谭卫;李辉;冯屹;唐丽坤;刘玉琼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儿童保健门诊中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的探讨及策略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门诊中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策略.方法:对门诊儿童的钙剂与维生素D补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451例儿童中,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的儿童共275例(61%).服用伊可新和盖笛欣的儿童较服用其他维生素D和钙剂的儿童出现佝偻病体征的情况少(P<0.01).结论:儿童应科学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

    作者:周慧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症认知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宣教方式对社区老年居民骨质疏松认知的影响.方法:选择50岁以上中老年人360例进行健康宣教,分为3组,其中多媒体组120例,模型参观组115例,远程宣教组125例,3组在发放骨质疏松防治手册的基础上,多媒体组增加视频播放,模型参观组增加骨和食物模型参观,远程宣教组提供在线医疗咨询,比较3组的宣教效果.结果:干预后,多媒体组和实物参观组骨质疏松认知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宣教组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认知及自我效能得分方面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健康宣教能明显提高社区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的认知水平,改善其健康行为.

    作者:王盛飞;张胜明;田军章;贺京军;胡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本地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的调查

    目的:探讨本地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的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编的《育龄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行为量表》对本地区550例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本地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本地区育龄女性在生殖道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评分分别为(14.02±0.45)分、(2.89±0.75)分、(4.24±0.74)分.不同学历、不同年龄的育龄女性对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态度及行为评分较低,卫生服务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妇女需求对其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宣教,以提高本地区人口素质.

    作者:王克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入户与门诊随访对高血压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入户随访与门诊随访对高血压患者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78例,根据随访方式分为两组.A组给予入户随访,B组给予门诊随访,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管理1个月,A组血压控制水平、治疗依从性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6个月后,两组血压控制水平、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户随访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性.

    作者:张蕴芳;赵群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对护士长管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目的: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对护士长自身的素质以及管理能力要求进行分析.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护士长工作情况考评表对护士长的素质与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结果:通过考核评价,结果表明,作为一名护士长,主要应从心理素质、专业技术、科学管理以及政治思想等诸多方面出发,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结论:对于护士长来说,其想要在优质护理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必须要从各方面对自身的素质与能力进行提高.

    作者:张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在乡镇卫生院中的成效与思考

    目的:探讨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在乡镇卫生院中的成效.方法:分析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前后的成效.结果:全科医学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全科医学学科建立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建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科医学学科建立效果显著,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作者:袁荣明;方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荆州市爱婴医院复核评估工作实践与思考

    目的:分析荆州市爱婴医院创建工作做法,为基层医疗保健机构高质量做好爱婴医院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爱婴医院复核评估,规范产科、儿科服务,推进全市爱婴医院工作质量内涵,促进母婴健康.结果:荆州市有12所爱婴医院通过国家爱婴医院复核验收,占此轮湖北省通过复核助产机构总数的12%.结论:强化组织领导、制度管理、阵地建设和综合保障,是提升爱婴医院工作内涵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荣贵;陈萍;周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肝脏CT灌注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本文就肝脏CT灌注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

    作者:赵龙华;张作华;徐锐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ICU护士床旁交接班提示单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预防事故的发生.方法:自行设计ICU护士床旁交接班提示单,并临床应用.结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遗漏,使护理管理得到加强.结论:ICU护士床旁交接班提示单临床应用效果较好,能够预防差错事故及护理纠纷,杜绝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熊骄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风险管理应用于儿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应用于儿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儿科护理工作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试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护理质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儿内科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细菌耐药动态监测及预警

    目的:动态监测我院细菌的耐药情况,及时预警.方法:检测6720份送检标本的细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情况.结果:我院感染性疾病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常见的临床分离细菌.结论:定期监测细菌耐药,动态预警,对控制医院感染、减少耐药菌产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纪义波;张晓雪;张景平;王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加替沙星胶囊不良反应和预防措施

    加替沙星胶囊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就加替沙星胶囊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以及预防措施做一简单阐述,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温立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口服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痛经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本文从病因病机及分型、口服中药治疗、穴位贴敷治疗三个方面阐述原发性痛经的中药治疗进展.

    作者:黄竞萱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