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黄敏;温优良;黄幼平;叶继英;陆桂林;姚其中

关键词:中药熏蒸, 牵引, 手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及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牵引和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分类和应用

    内分泌激素治疗恶性肿瘤已有百余年历史,尤其是发现激素受体和激素受体检测技术后,使内分泌激素治疗成为某些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在所有对激素敏感的癌症中,以前列腺癌为敏感,已成为前列腺癌,特别是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综合治疗的主要方法,本文对其分类和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李佰君;史庆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切口治疗皮肤囊肿78例

    常见皮肤囊肿如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阴囊中线囊肿、多发性皮脂囊肿[1],是皮肤科、外科和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999~2002年,我们用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做皮肤小切口治疗皮肤囊肿78例,手术瘢痕小,复发率低,疗效良好.

    作者:赵文斌;邹兰;耿新迎;王亚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食管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速219例体会

    近年来,我们采用食管心房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219例,现将其终止后即刻心电图的表现与处理方法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蒋淑芳;任丽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肾脏炎性假瘤7例手术治疗体会

    肾脏炎性假瘤是肾内非肿瘤性增生病变,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非特异性增生性病变,因其症状不典型、普通的影像学检查酷似肾脏肿瘤样改变,误诊率较高,并常因怀疑恶性肿瘤而行手术探查或肾脏切除,多终经病理检查才能确诊.近年,我们收治此类病人7例,术前均以肾脏肿瘤而拟行手术治疗,其中术中未做病理检查而行肾脏切除3例,教训值得重视.

    作者:童强;徐祖铭;张伟;姚立欣;杨继平;邱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技术常规武器伤医学防护特点

    医学防护技术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而提高.20世纪末,作为世界各国主战装备的高技术常规武器,由于作战性能突出、毁伤威力巨大,对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军事理论和作战行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医学防护的变化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作者:姜小国;罗长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突发危重病人院前急救315例

    院外突发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重要前提是院前急救.一个社区诊所的急救水平,是该区现代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到该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作者对1996年1月~2002年12月门诊部急救315例的年龄结构、内科疾病占有率和主要病种构成比等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武晓利;顾辉琴;王金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CT分析

    青少年腰椎间盘因处于发育阶段,尚未发生退行性变,一般不会发生椎间盘突出.据报道[1,2]其发生率仅为1%~6.8%.近10年来,我院经CT检查诊断青少年(<20岁)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

    作者:梁世伟;王艳萍;腾胜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膀胱区热敷治疗腰椎术后尿潴留102例

    尿潴留为腰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治疗多采用留置导尿,增加了病人痛苦、尿路感染机会和护理工作量.2002年以来,我们对腰椎术后尿潴留者102例采用了膀胱区热敷疗法进行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王瑜;朱秀贤;陈秋君;陈超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青年战士室性心律失常158例

    多数室性心律失常病人心脏无器质性病变,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少部分无症状,多数表现为心悸、胸闷和气短不适,影响工作及生活.1999~2002年我们收治青年战士室性心律失常158例.

    作者:何照国;张明德;吴敏;徐银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度烧伤113例休克期血气测定分析

    重度烧伤,特别是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重度烧伤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1990年以来,我们对重度烧伤113例进行了血气测定分析,用以指导诊疗工作,效果良好.

    作者:董刚;陈桂华;孙凤;徐和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纳洛酮治疗休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休克的效果.方法:将休克76例随机分为纳洛酮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抗休克治疗,纳洛酮组在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0.8~1.2 mg静脉推注,1次/5min,3~5次后改用4.0 mg加入液体中持续静脉滴注.结果:纳洛酮组治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率为7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血压升高至90/60 mmHg时间及休克恢复时间上,纳洛酮组亦快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抗休克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可提高抗休克效果和治愈率.

    作者:李诗国;王春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及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牵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推拿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牵引和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温优良;黄幼平;叶继英;陆桂林;姚其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丝裂霉素防止手肌腱再粘连28例

    手外伤术后肌腱粘连较为常见,尤其是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往往各肌腱的鞘膜亦有损伤,松解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以往有许多将透明质酸钠、几丁糖和二甲基硅油等药物应用于急性肌腱损伤的报道[1~3],但对于预防手肌腱粘连的报告不多.2001年1月~2002年11月,我们共收治手肌腱粘连28例(42根肌腱),松解术中应用丝裂霉素防止再粘连,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张立;扈佐鸿;夏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海水浸泡动物外伤创面的细菌培养与分析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外伤创面分泌物的细菌种属及其抗生素敏感谱,为创口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兔25只,致伤后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2组港口码头处海水浸泡伤口,3组近海海水浸泡伤口.近海海水浸泡分别为不加处理、简单清创和清创并注射青霉素等3组.港口码头分别为不加处理和伤后处理组.各组于伤后0.5、1、2、3、4、5、6h取创面分泌物进行培养.结果:培养细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弧菌属及肠杆菌属检出率较高,变形杆菌检出率亦较高,而革兰阳性球菌属检出率较低;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性较高,对头孢唑啉、磺胺敏感性较低.结论:海水浸泡后的外伤创面感染以海水中细菌为主,且对抗生素敏感谱较广,耐药谱较窄.

    作者:张玲;尚碧莲;王厚照;周友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150例

    消化系肿瘤种类复杂,治疗方法较多,各有利弊,尤其对中、晚期病人单独采用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1997~2000年,我院采用术前放疗+手术+术中腹腔化疗药物灌洗+术后放疗、化疗等综合疗法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150例,疗效较满意.

    作者:张希臣;顾正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血清中左旋多巴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CE)测定法检测血清中左旋多巴含量,为帕金森病人在左旋多巴治疗期间的血药浓度监测提供新的方法.方法:运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75 μm石英熔融毛细管总长75 cm(有效长度50 cm),缓冲液为20 mmol/L硼砂,紫外检测波长280 nm,压力进样,电压10 kV,温度25℃.结果:测定左旋多巴浓度在5~160 m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8,平均加样回收率97.5%~100.0%.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左旋多巴临床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孟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微创治疗急性胆石性胰腺炎16例

    2000~2003年,我院采用腹腔镜辅以经十二指肠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奥狄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急性胆石性胰腺炎(AGP)16例.

    作者:邓宏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对某部士兵咬合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青年人恒牙列的各类咬合状况.方法:取研究模408名,年龄18~19岁,并在正中(牙合)咬错(牙合),按照预定的分类标准分析并统计模型.结果:错(牙合)为77.9%,垂直向关系不调为74.5%,近远中向关系不调为40.2%,前牙颊舌向关系不调为72.1%,后牙颊舌向关系不调为59.07%.结论:青年人错(牙合)的患病率较高,应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预防和矫治错(牙合)畸形.

    作者:丰培勋;王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加强对聘用人员管理的做法

    自1987年开始聘用合同制员工以来,现在我院工作的医、护、技、勤人员约300余人.如何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作者:朱红云;陈玉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症破伤风39例救治体会

    1984~2003年,我院收治重症破伤风39例,治愈38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39例中,男34例,女5例;年龄16~52岁.

    作者:乔广贤;孔祥文;周长轩;刘金祥;丁原斌;李浩;唐怀滨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