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英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评分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别不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韩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比较两种部位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在安全性、不良反应及临床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收治接种 DTaP-IPV/Hib 五联疫苗儿童122例,分别采用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法和上臂三角肌注射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接种人员认为上臂三角肌注射法接种 DTaP-IPV/Hib 五联疫苗操作更方便,受种儿童家长配合方便(P<0.05)。结论:上臂三角肌注射法接种DTaP-IPV/Hib五联疫苗操作方便。
作者:刘序莲;徐梅;宫学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清肝养阴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甲亢心律失常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口服甲巯咪唑片和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组加服中药汤剂,观察时间均1个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70.72%(P<0.05)。结论:清肝养阴法联合西药可使甲亢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症状和理化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陈博宇;邵亚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对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收治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对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段生艳;赵云龙;陈琰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治疗组,对照组1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2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VAS 评分和复发率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马玉美;段生艳;杨艳;何彦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措施。方法:对凉州区医院2008年2月-2014年12月发生的20例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和梗阻性难产是分娩期发生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全部患者经手术证实及治疗,其中产妇死亡1例,围生儿死亡2例。结论:子宫破裂是妊娠晚期和分娩时的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婴生命,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孕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是降低分娩期子宫破裂发生的根本措施,一旦怀疑妊娠期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付开霞;李艳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贵港市梅毒感染状况,为防治梅毒感染提供资料。方法:分析1393例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结果。结果: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检出率13.28%,女性检出率21.58%,高于男性的8.56%。21~40岁年龄组检出阳性居首位,梅毒患者以隐性梅毒为主。结论:关注育龄期女性梅毒检测并及时治疗可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确保二孩计生政策健康发展。
作者:何基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贵阳市小河地区儿童再发性腹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治再发性腹痛患儿104例为试验组,另选取无腹痛的健康体检儿童105例为对照组,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结果的阳性率。结果:试验组患儿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尽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时治疗。
作者:倪蕊;孙燕;蔡先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联合循证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所好转(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血压水平得到较好的控制,负性情绪降低。
作者:颜彩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网络维护管理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间歇期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10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感染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化疗治疗期间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间歇期应用网络维护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杨建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改良型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空气栓塞的效果。方法:收治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26例,分为予以普通输液器输液的对照组70例与给予改良型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的研究组56例,比较两组预防空气栓塞效果、安全性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排气率及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且平均排气时间、损失液体量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普通输液器相比,改良型精密过滤输液器更加安全、可靠,且在预防空气栓塞方面更具优越性,可有效提高满意度。
作者:梁建辉;吴维华;白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总结扩张型心肌病进行同步化治疗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1例患者在治疗中的密切观察以及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结果:11例患者均安全度过了安全期,相关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同步化治疗是现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常见治疗方法,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
作者:刘玉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诊治效果。方法:通过分析60例不同病因的胃肠功能障碍的病人,分析原因,总结治疗方法。结果:55例治愈,5例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8天。结论:及时诊断,积极治疗病因,纠正胃肠功能障碍是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成功的关键。
作者:邹安良;冯国虎;吴鹏;张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采取四子散贴敷加清肺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66例,分两组,各83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接受四子散贴敷加清肺定喘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9%,高于对照组的79.52%,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四子散贴敷加清肺定喘汤可取得良好效果,且用药安全性好。
作者:付建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不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其穿刺成功率,降低输液时会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桂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平分为两组,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为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窦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甲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与手足口病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手足口甲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患儿甲改变均出现在手足口病治愈后2~8周内,表现为部分或全部指(趾)甲出现 Beau's 线或脱甲;其中28例患儿发病时伴发热,37例病变指甲与皮疹分布部位一致,59例曾口服抗病毒药物。结论:手足口病甲损害与三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甲母质感染病毒造成损伤有关。
作者:周惠斌通讯作者;周慧丽;段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巧玲;陈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小儿EB病毒感染经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EB病毒感染患儿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EB病毒感染通过更昔洛韦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可从根本上确保患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邱园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的护理效果。方法:2013-2014年收治食管癌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固定法护理,观察组实行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护理。结果:观察组更换固定带的时间和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胃管脱出或异位、脸部和鼻部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有助于维持患者皮肤清洁完整,提高其舒适度,明显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杨雨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