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秀琴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腰椎滑脱及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椎弓根钉技术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黄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性不孕的相关性。方法:收治输卵管性不孕患者87例为观察组,收治非输卵管性不孕患者8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阳性率(55.2%)明显高于对照组(12.5%)(P<0.05)。结论: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积极做好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防治工作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防治意义重大。
作者:刘瑞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采取腺苷钴胺药物治疗,联合组采取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药物治疗。结果:联合组中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尹进波;汤智越;方卫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评估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寒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治脊麻下行剖宫产的孕妇80例,随机分为S组和M组,均给予脊麻(10 mg 0.5%高比重的丁哌卡因、80μg吗啡),S组另予2.5μg舒芬太尼。双盲条件下由同一位观察者评估患者是否出现寒战反应。结果:两组产妇术后均出现了腋温降低(P<0.001)。S组寒战发生率32.5%,低于M组的62.5%(P<0.007)。结论:对于使用高比重丁哌卡因和吗啡行脊麻的剖宫产患者,复合使用舒芬太尼可以降低术后寒战发生率。
作者:谭伶俐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在胸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需接受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传统组接受开胸手术治疗,治疗组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方法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张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治疗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进行骨科手术的病患100例,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在术后注射帕瑞昔布钠和羟考酮镇痛;B组不使用帕瑞昔布钠。结果:A组患者疼痛评分在术后2 h、4 h、8 h以及48 h都明显比B组患者低,且A组患者术后48 h之内使用羟考酮的次数比B组更少,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更少。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在缓解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上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信晓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 ICAM-1、CRP 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 FMD、NMD 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崔瑞娥;邵新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31例(31眼),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置管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9例(29眼)治愈,2例(2眼)无效。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靳占桥;高桂海;席秀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三联疗法在Hp感染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Hp感染胃炎患者120例,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血清IL-10、TGF-β1及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胃炎患者疗效确切,不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孔令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在院内感染应用中的成本效果。方法:收治院内感染患者200例,分3组,Ⅰ组66例患者采用头孢唑啉钠治疗,Ⅱ组67例患者采用头孢地嗪钠治疗,Ⅲ组67例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对比3种药物的成本效果。结果:Ⅰ组治疗总有效率68.18%,Ⅱ组89.55%,Ⅲ组100%,Ⅲ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与Ⅱ组(P<0.05)。Ⅰ组C/E 40.79,Ⅱ组39.39,Ⅲ组23.97,Ⅲ组C/E明显低于Ⅰ组与Ⅱ组(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院内感染效果确切、成本低。
作者:陈海;陆海鸿;于锦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收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总再通率98.48%。48例患者在术后的45 d~20个月妊娠,妊娠率72.7%,除1例患者为输卵管妊娠外,其余均为宫内妊娠。结论: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能够提高再通率,可作为诊治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海玲;胡云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患者生殖道病原菌感染对输卵管阻塞的影响。方法:收治120例原发性不孕及继发性不孕症患者10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分离培养法测定两组宫颈、盆腔液及输卵管中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细菌阳性情况。结果:继发性不孕症组患者宫颈、盆腔液及输卵管中UU、CT及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原发性不孕组(P<0.05)。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组患者宫颈、盆腔液及输卵管中UU、CT感染率显著高于非输卵管性不孕组(P<0.05)。结论:女性输卵管UU、CT感染可引起输卵管炎症及积水,是导致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早期腹腔镜检查及手术可提高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克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段俊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HE染色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石蜡病理切片573例,均依据检测标本行规范组织病理染色,并选取130例染色标本行细胞学染色分析。结果:HE 染色结果基本达到病理学规定的标准。结论:HE染色技术作为临床病理检测中为常用的诊断手段,具有极高的普适性,诊断结果确切,在诊断中注意结合不同组织标本,严格按章程进行取材、固定、脱水、切片制作,才能确保待检样本高质量完成,增加免疫性染色效果,促进病理诊断准确率增加。
作者:郑样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两种子宫内膜祛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5例,分两组。宫腔镜组以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诺舒组以诺舒子宫内膜祛除术治疗。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诺舒组1年闭经率明显高于宫腔镜组,电解质紊乱率低于宫腔镜组(P<0.05)。结论:诺舒子宫内膜祛除术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均有一定效果,但诺舒子宫内膜祛除术可减轻创伤,减轻机体干扰,提高闭经率,需结合患者实际选择合适术式。
作者:刘海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PDCA护理模式。结果:两组复发率和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对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而言,可以使护理目的更有针对性,从而促进患者痊愈,降低复发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利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层式健康教育在高龄军休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采取分层式健康教育,试验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计算患者及照料者糖尿病自我管理比率。结果:患者接受分层教育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自我管理比率与接受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料者接受分层式健康教育后量表得分同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式健康教育无硬件需求,简单易行,适合应用。
作者:魏东风;周宏雷;胡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8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随访,分别对生存率、肿瘤复发情况、肿瘤转移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美容效果较好。
作者:黄丽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清肝养阴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甲亢心律失常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口服甲巯咪唑片和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组加服中药汤剂,观察时间均1个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70.72%(P<0.05)。结论:清肝养阴法联合西药可使甲亢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症状和理化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陈博宇;邵亚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网络维护管理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间歇期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106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10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感染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化疗治疗期间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化疗患者PICC置管间歇期应用网络维护管理能够有效改善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杨建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