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绒
目的:探究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收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总再通率98.48%。48例患者在术后的45 d~20个月妊娠,妊娠率72.7%,除1例患者为输卵管妊娠外,其余均为宫内妊娠。结论: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能够提高再通率,可作为诊治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海玲;胡云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干扰素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的88.3%。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能够有效减轻腹泻症状。
作者:乔瑞君;娄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92例,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术后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抗骨质疏松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俊鹏;吕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黄煌教授从医三十余载,临床擅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诸多疑难杂症,是现代经方派之典范,他在“方证相应”学说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将“方证”、“体质”等概念引入到临床工作中。笔者运用黄煌教授治疗鼻炎系列方剂疗效卓著。
作者:申学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在院内感染应用中的成本效果。方法:收治院内感染患者200例,分3组,Ⅰ组66例患者采用头孢唑啉钠治疗,Ⅱ组67例患者采用头孢地嗪钠治疗,Ⅲ组67例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对比3种药物的成本效果。结果:Ⅰ组治疗总有效率68.18%,Ⅱ组89.55%,Ⅲ组100%,Ⅲ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Ⅰ组与Ⅱ组(P<0.05)。Ⅰ组C/E 40.79,Ⅱ组39.39,Ⅲ组23.97,Ⅲ组C/E明显低于Ⅰ组与Ⅱ组(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院内感染效果确切、成本低。
作者:陈海;陆海鸿;于锦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总结扩张型心肌病进行同步化治疗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1例患者在治疗中的密切观察以及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结果:11例患者均安全度过了安全期,相关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同步化治疗是现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常见治疗方法,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
作者:刘玉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四川省广安区2014年一起幼儿麻疹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析广安区2014年幼儿麻疹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麻疹疫情主要集中在2014年5-7月,且流动儿童麻疹发病率占该年龄组的64.6%;0~6岁流动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低、医院暴露及病例接触是本次麻疹疫情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提高流动儿童MV接种率、控制医院内感染、管理传染源、减少与病例接触是防止麻疹疫情蔓延的关键。
作者:刘小华;苏晓樱;周蕾;朱珈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髋臼骨缺损髋关节置换时的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收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髋臼骨缺损患者49例,回顾性分析不同类型髋臼骨缺损的处理方法。结果: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的植骨方式均可有效治疗髋臼骨缺损,术前根据X线及CT等检查做好综合性评估,结合病例特点和术中具体骨缺损类型,采取不同方法对髋臼骨缺损进行重建。
作者:杨玉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改良型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空气栓塞的效果。方法:收治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26例,分为予以普通输液器输液的对照组70例与给予改良型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的研究组56例,比较两组预防空气栓塞效果、安全性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排气率及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且平均排气时间、损失液体量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普通输液器相比,改良型精密过滤输液器更加安全、可靠,且在预防空气栓塞方面更具优越性,可有效提高满意度。
作者:梁建辉;吴维华;白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采取四子散贴敷加清肺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166例,分两组,各83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接受四子散贴敷加清肺定喘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9%,高于对照组的79.52%,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四子散贴敷加清肺定喘汤可取得良好效果,且用药安全性好。
作者:付建斌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组织活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0例患者,按不同穿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对照组在CT引导下穿刺。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患者进行肾组织活检可清晰显示肾脏组织的断面结构,定位精准,操作简单,其准确性和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PDCA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7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PDCA护理模式。结果:两组复发率和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对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而言,可以使护理目的更有针对性,从而促进患者痊愈,降低复发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利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综合性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格率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观察组并发关节僵硬、缺血坏死、深静脉血栓及骨折不愈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可简单活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效果,并有效降低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韩小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治疗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进行骨科手术的病患100例,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在术后注射帕瑞昔布钠和羟考酮镇痛;B组不使用帕瑞昔布钠。结果:A组患者疼痛评分在术后2 h、4 h、8 h以及48 h都明显比B组患者低,且A组患者术后48 h之内使用羟考酮的次数比B组更少,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更少。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在缓解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上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信晓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昭通市高尿酸血症在处级干部中的患病率。方法:对2014年底来院做健康体检的部分处级干部共390例测身高、体重、清早抽空腹血,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耦联法检测尿酸水平。结果:昭通市处级干部中高尿酸血症者男126例,女5例。结论:我市处级干部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特别是男性、体重超重者患病率高;对体重超重的男性,定期查血尿酸水平。
作者:刘嬿;周福;殷喜杨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提高超声内镜引导下进行胃窦穿刺检查的护理水平,既能帮助患者顺利进行超声穿刺检查,还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行胃窦穿刺检查确诊胃癌患者1例。
作者:钟媛;黄小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腹泻患儿66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在应用蒙脱石散的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粪便恢复正常时间、呕吐缓解时间等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儿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卜云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平分为两组,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为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窦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贵港市梅毒感染状况,为防治梅毒感染提供资料。方法:分析1393例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结果。结果: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检出率13.28%,女性检出率21.58%,高于男性的8.56%。21~40岁年龄组检出阳性居首位,梅毒患者以隐性梅毒为主。结论:关注育龄期女性梅毒检测并及时治疗可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确保二孩计生政策健康发展。
作者:何基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的护理效果。方法:2013-2014年收治食管癌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固定法护理,观察组实行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护理。结果:观察组更换固定带的时间和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胃管脱出或异位、脸部和鼻部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有助于维持患者皮肤清洁完整,提高其舒适度,明显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杨雨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