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外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在胸叶切除中的临床研究

张涛

关键词:开胸手术, 胸腔镜, 胸叶切除
摘要: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在胸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需接受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传统组接受开胸手术治疗,治疗组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方法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检查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另选12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超声的方法对两组部分患者分别进行颈动脉及下肢动脉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的血管内粥样硬化的斑块、血管壁内-中膜厚度、管腔状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血管壁内-中膜厚度高于对照组,粥样硬化的斑块明显多于对照组,管腔较对照组狭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早期诊断出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的病变,为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提供良好的临床依据。

    作者:刘桂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盐酸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对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收治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120例,随机分为潜伏期组和活跃期组,潜伏期组在第一产程宫口开大1~2 cm时行硬膜外麻醉镇痛,活跃期组在第一产程宫口开大3~4 cm时行硬膜外麻醉镇痛,镇痛药物均采用盐酸罗哌卡因和枸橼酸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镇痛前后胎心率、BP、P、SpO2、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一、二产程时间和新生儿出生时 Apga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王华;王福安;钱东辉;王军辉;张博;吕立彪;庞晓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收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总再通率98.48%。48例患者在术后的45 d~20个月妊娠,妊娠率72.7%,除1例患者为输卵管妊娠外,其余均为宫内妊娠。结论:对于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宫腹腔镜联合术治疗能够提高再通率,可作为诊治女性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海玲;胡云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生化检测患者的血液资料120例,分别于放置1 h、3 h、6 h进行检测,以1 h时的检测结果为基准,分析在3 h和6 h时血液标本的7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血液标本放置了3 h时,检测AST、GLU结果与1 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标本放置了6 h之后,检测AST、ALT、LDH、GLU、K+结果与1 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制定合理的顺序对血液生化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于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孙冉;黄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呼吸功能及七氟醚的FA/FI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单肺通气模式对于患者呼吸功能以及七氟醚FA/FI的主要影响。方法:收治实施开胸肺叶切除的手术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单肺通气(OLV)模式随机分为A组(采用定容通气模式)、B组(采用定压通气模式)、C组(采用小潮气量联合PEEP通气模式),分析临床效果。结果:3组患者气道峰压在T2、T3、T4各时点均有一定升高,然而A组、B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OLV状态下采用定压通气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肺部顺应性,但是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七氟醚的FA/FI。

    作者:蔡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措施。方法:对凉州区医院2008年2月-2014年12月发生的20例妊娠期及分娩期子宫破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瘢痕子宫和梗阻性难产是分娩期发生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全部患者经手术证实及治疗,其中产妇死亡1例,围生儿死亡2例。结论:子宫破裂是妊娠晚期和分娩时的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婴生命,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孕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产科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是降低分娩期子宫破裂发生的根本措施,一旦怀疑妊娠期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付开霞;李艳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手足口病甲损害7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甲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与手足口病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手足口甲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患儿甲改变均出现在手足口病治愈后2~8周内,表现为部分或全部指(趾)甲出现 Beau's 线或脱甲;其中28例患儿发病时伴发热,37例病变指甲与皮疹分布部位一致,59例曾口服抗病毒药物。结论:手足口病甲损害与三种因素无明显相关性,可能与甲母质感染病毒造成损伤有关。

    作者:周惠斌通讯作者;周慧丽;段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声带息肉摘除手术86例麻醉思路构建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摘除术麻醉思路的构建。方法:收治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患者86例,手术在支撑喉镜下实施,行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全麻。结果:患者息肉摘除均一次性完成,气管导管均顺利拔出,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平均随访6个月,患者声带黏膜无水肿和充血,双侧声带运动度良好。结论: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应用七氟醚与瑞芬太尼联合全麻,可快速完成麻醉诱导,术后苏醒迅速,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周庆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清肝养阴法治疗甲亢性心动过速的研究

    目的:观察清肝养阴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甲亢心律失常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口服甲巯咪唑片和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组加服中药汤剂,观察时间均1个月。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70.72%(P<0.05)。结论:清肝养阴法联合西药可使甲亢性心动过速患者临床症状和理化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陈博宇;邵亚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保山地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治疗组,对照组1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2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VAS 评分和复发率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马玉美;段生艳;杨艳;何彦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CRP、ICAM-1与冠心病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及胞间黏附分子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及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84例为冠心病组,另选取8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CRP水平,ELISA法测定ICAM-1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 CRP、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冠心病患者 Gensini 评分的增高,患者CRP、ICAM-1水平升高(P<0.05)。结论:CRP、ICAM-1与冠心病发病及病情进展有密切的关系,CRP、ICAM-1水平可作为评价冠心病预后的指标。

    作者:臧金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4例,平分为两组,均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术后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为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窦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HSS 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姜志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恶性卵巢肿瘤声像探讨

    目的:探讨恶性卵巢肿瘤声像特征,提高恶性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方法:收治卵巢肿块患者122例,采用 Aloka-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部妇科超声检查及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恶性卵巢肿瘤声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明显有利于提高恶性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提高恶性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

    作者:洪乔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对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治疗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进行骨科手术的病患100例,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在术后注射帕瑞昔布钠和羟考酮镇痛;B组不使用帕瑞昔布钠。结果:A组患者疼痛评分在术后2 h、4 h、8 h以及48 h都明显比B组患者低,且A组患者术后48 h之内使用羟考酮的次数比B组更少,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更少。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在缓解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上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信晓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小儿手足口病超敏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的检验研究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及免疫球蛋白(LgG、LgA、LgM)水平检验在小儿手足口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5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小儿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s-CRP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的LgG水平、LgA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LgM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hs-CRP水平(10.4±8.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1.4)mg/L,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hs-CRP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健康小儿存在明显差别,可作为手足口病检测的诊断标准。

    作者:柳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与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临床微生物检验报告500份,分析送检不合格情况及原因,并探讨解决措施。结果:在500份报告中,18份(9%)报告不合格。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标本因素、人员因素及操作因素。结论: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标本因素、人员因素以及操作因素,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

    作者:黎从飞;周照华;杨永先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诊治研究进展

    目的:本文通过对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症统计分析,掌握导致其发生的诱导因素,进一步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导致结石相关性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诱导因素有很多,所以要求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避免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继而提高结石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

    作者:韦庆凡;覃江;韦克暖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急诊治疗临床思路构建探索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急诊治疗的临床思路。方法:收治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梅;史红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采取腺苷钴胺药物治疗,联合组采取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药物治疗。结果:联合组中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尹进波;汤智越;方卫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