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生艳;赵云龙;陈琰东
目的:探讨小切口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小切口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随访50例患者中,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无结石复发患者。结论:小切口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
作者:徐峰;柳杰;高旭升;张春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清理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HSS 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姜志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恶性卵巢肿瘤声像特征,提高恶性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方法:收治卵巢肿块患者122例,采用 Aloka-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部妇科超声检查及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恶性卵巢肿瘤声像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明显有利于提高恶性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结论: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提高恶性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
作者:洪乔友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三联疗法在Hp感染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Hp感染胃炎患者120例,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血清IL-10、TGF-β1及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胃炎患者疗效确切,不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孔令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总结扩张型心肌病进行同步化治疗中的病情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1例患者在治疗中的密切观察以及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防止出现各种并发症。结果:11例患者均安全度过了安全期,相关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同步化治疗是现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常见治疗方法,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
作者:刘玉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姜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在传统中医中,姜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张仲景对姜的运用,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施亚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患者生殖道病原菌感染对输卵管阻塞的影响。方法:收治120例原发性不孕及继发性不孕症患者10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分离培养法测定两组宫颈、盆腔液及输卵管中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及细菌阳性情况。结果:继发性不孕症组患者宫颈、盆腔液及输卵管中UU、CT及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原发性不孕组(P<0.05)。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组患者宫颈、盆腔液及输卵管中UU、CT感染率显著高于非输卵管性不孕组(P<0.05)。结论:女性输卵管UU、CT感染可引起输卵管炎症及积水,是导致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临床上早期腹腔镜检查及手术可提高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克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术前泵入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影响。方法:收治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于插管后15 min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泵入。结果:试验组术中MAP、HR、血糖浓度均比对照组稳定,术中唤醒时间、术后苏醒躁动评分少于对照组,术中唤醒时及术后反应应激的指标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15 min泵入右美托咪定可减少手术、麻醉刺激对患儿引起的应激反应,且不影响唤醒质量,对术后患儿的躁动也可减轻。
作者:张明敏;庞波;徐丹;樊雅玲;金亮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效果。方法:收治有症状的胆囊疾病患者320例,对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均无严重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可以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较容易让基层医院外科医生及患者接受和应用。
作者:张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胃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收治胃肿瘤患者70例,分两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采取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体重差值以及住院时间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肿瘤术后早期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护理,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华美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及免疫球蛋白(LgG、LgA、LgM)水平检验在小儿手足口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手足口病患儿55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小儿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s-CRP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的LgG水平、LgA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LgM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hs-CRP水平(10.4±8.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1.4)mg/L,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hs-CRP水平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健康小儿存在明显差别,可作为手足口病检测的诊断标准。
作者:柳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联合应用卡托普利与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仅服用卡托普利,研究组采用卡托普利与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联合治疗,用药8周后进行心肌重塑情况和治疗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卡托普利与单硝酸异山梨醇酯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
作者:覃智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急诊治疗的临床思路。方法:收治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患儿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郭梅;史红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18导联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18导联心电图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诊断阳性及阴性预测率、敏感度及特异性诊断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中,采取18导联心电图进行诊断,阳性及阴性诊断率准确,且特异性敏感度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
作者:窦悦;朱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的关系。方法:测定接受不同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值并进行比较。结果:50例带状疱疹患者经转移因子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显著降低;2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低下,加用转移因子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薛萍;尤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应用于肿瘤患者高凝状态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肿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60例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计数、血凝试验参数、D-D二聚体及超声多普勒等检测数据。结果:观察组的反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大幅度、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血小板数量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计数、血凝试验参数、D-D二聚体及超声多普勒等诊断技术对肿瘤患者的凝血状态进行评估,可对血栓的危险性进行预测。
作者:黄辉;岳银萍;王旭;张兰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生化检测患者的血液资料120例,分别于放置1 h、3 h、6 h进行检测,以1 h时的检测结果为基准,分析在3 h和6 h时血液标本的7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血液标本放置了3 h时,检测AST、GLU结果与1 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标本放置了6 h之后,检测AST、ALT、LDH、GLU、K+结果与1 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制定合理的顺序对血液生化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于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孙冉;黄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8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3年随访,分别对生存率、肿瘤复发情况、肿瘤转移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美容效果较好。
作者:黄丽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巧玲;陈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妊娠期间给予糖尿病规范性治疗;对照组未给予规范性治疗。结果:观察组中泌尿系统感染、剖宫产、妊高征、产后出血、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巨大儿、高胆红素症、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对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可有效预防母婴并发症发生,对保证母婴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