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

和丽香

关键词:社区, 高血压, 健康指导
摘要: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对人体多个脏器有严重损害。本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进行总结,包括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自我监控指导以及用药指导。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1例的个案护理配合

    提高超声内镜引导下进行胃窦穿刺检查的护理水平,既能帮助患者顺利进行超声穿刺检查,还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行胃窦穿刺检查确诊胃癌患者1例。

    作者:钟媛;黄小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44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水平,预后好。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 ICAM-1、CRP 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 FMD、NMD 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崔瑞娥;邵新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治疗中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治疗中的远期效果。方法:收治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活血化瘀、针灸、理疗等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持续性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综合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治疗中活血化瘀、针灸、理疗联合持续性腰背肌功能锻炼疗效显著,提升患者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康复效率。

    作者:袁瑞利;颜斌;李贵振;黄震;马健;刘德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部分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生化检测患者的血液资料120例,分别于放置1 h、3 h、6 h进行检测,以1 h时的检测结果为基准,分析在3 h和6 h时血液标本的7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血液标本放置了3 h时,检测AST、GLU结果与1 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标本放置了6 h之后,检测AST、ALT、LDH、GLU、K+结果与1 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制定合理的顺序对血液生化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于血液标本的保存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孙冉;黄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对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治疗骨科手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进行骨科手术的病患100例,平均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患者在术后注射帕瑞昔布钠和羟考酮镇痛;B组不使用帕瑞昔布钠。结果:A组患者疼痛评分在术后2 h、4 h、8 h以及48 h都明显比B组患者低,且A组患者术后48 h之内使用羟考酮的次数比B组更少,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更少。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羟考酮在缓解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上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信晓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三联疗法在Hp感染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三联疗法在Hp感染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Hp感染胃炎患者120例,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血清IL-10、TGF-β1及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8.33%(P<0.05)。结论: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胃炎患者疗效确切,不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孔令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的护理效果。方法:2013-2014年收治食管癌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固定法护理,观察组实行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护理。结果:观察组更换固定带的时间和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胃管脱出或异位、脸部和鼻部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留置胃管固定法有助于维持患者皮肤清洁完整,提高其舒适度,明显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杨雨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段俊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1393例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贵港市梅毒感染状况,为防治梅毒感染提供资料。方法:分析1393例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结果。结果: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检出率13.28%,女性检出率21.58%,高于男性的8.56%。21~40岁年龄组检出阳性居首位,梅毒患者以隐性梅毒为主。结论:关注育龄期女性梅毒检测并及时治疗可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确保二孩计生政策健康发展。

    作者:何基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早期疼痛和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早期疼痛和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治复合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和丁组,甲、乙组为静脉麻醉,丙、丁组为吸入麻醉,全部患者均给予长托宁、咪达唑仑、依托咪酯、顺式阿曲库铵、瑞芬太尼诱导麻醉,手术开始及结束前,甲组和丙组给予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术后24 h内,丙组和丁组VAS评分高于甲组和乙组(P<0.05),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给予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可减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静脉麻醉可更好地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作者:孙婷婷;尚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静脉麻醉下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探索和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静脉麻醉下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收治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168例,分两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无痛人工流产手术,观察组采取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出现率2.4%少于对照组的26.2%(P<0.05)。结论:人工流产手术采取可视无痛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出现,使妊娠终止更加安全。

    作者:程雯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p27、PTEN及ki-67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胸腺瘤组织中的p27、PTEN和Ki-67情况,以确定这3种蛋白是否和肿瘤有关。方法:收治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胸腺瘤的患者52例,正常患者12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这3种蛋白的情况。结果:胸腺肿瘤组织(良性、侵袭性质胸腺肿瘤)中,p27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EN、Ki-67表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者的联合检测对于胸腺瘤的早期诊断预防,以及后期的治疗分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戚家峰;王桂梅;周钢;战鹏;陈秀华;邢宇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血栓弹力图应用于肿瘤患者高凝状态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应用于肿瘤患者高凝状态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肿瘤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60例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计数、血凝试验参数、D-D二聚体及超声多普勒等检测数据。结果:观察组的反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大幅度、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血小板数量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计数、血凝试验参数、D-D二聚体及超声多普勒等诊断技术对肿瘤患者的凝血状态进行评估,可对血栓的危险性进行预测。

    作者:黄辉;岳银萍;王旭;张兰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置管术31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泪囊炎患者31例(31眼),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置管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9例(29眼)治愈,2例(2眼)无效。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靳占桥;高桂海;席秀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改良型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空气栓塞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改良型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空气栓塞的效果。方法:收治行静脉输液的患者126例,分为予以普通输液器输液的对照组70例与给予改良型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的研究组56例,比较两组预防空气栓塞效果、安全性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排气率及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且平均排气时间、损失液体量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普通输液器相比,改良型精密过滤输液器更加安全、可靠,且在预防空气栓塞方面更具优越性,可有效提高满意度。

    作者:梁建辉;吴维华;白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胸外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在胸叶切除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在胸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需接受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治疗组,传统组接受开胸手术治疗,治疗组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方法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张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对餐饮业卫生许可制的思考

    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食品监管职能调整,对餐饮业实施餐饮服务许可制和饭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餐饮业饭馆卫生许可制进行简单阐述。

    作者:彭春玲;赵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保山地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治疗组,对照组1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2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VAS 评分和复发率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对照组1和对照组2疗效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马玉美;段生艳;杨艳;何彦国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医论治胃心综合征82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胃心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收治胃心综合征患者82例,以保和汤为主方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症状消失80例,症状减轻2例。结论:保和汤治疗胃心综合征疗效较好。

    作者:李俭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