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新;方浩;陈冰;张伟;覃仕瑞;王谦;陈诚;李洪菊;符贵山;戴建荣
目的 用胶片(film)测量调强放射治疗(IMRT)多叶光栅叶片到位精确度验证方法研究,为质量核查方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择物理师水平较高的6家医院,8台加速器(瓦里安、医科达、西门子)参与验证研究.25 cm×25 cm的放射性免冲洗胶片放在30 cm×30 cm厚的均质固体模体上,厚度2.0 cm的固体模体板覆盖在胶片上面,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多叶光栅形成5条栅栏野条状,能量6MVX射线束,每条栅栏野3 cm×0.6 cm,条状野间隔3 cm,在大剂量点处,胶片到源距离100 cm,每条栅栏野给出监督剂量250 MU.照射计划传输到加速器上进行照射,照射后的胶片一周内返回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进行分析和计算,并与IAEA给出的限值比较.结果 胶片测量与TPS计划每条多叶光栅栅栏野条状位置偏差±0.5 mm内为合格.7台加速器结果均在±0.5 mm范围内,符合要求.1台加速器结果超出±0.5 mm,不符合要求.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所有多叶光栅叶片位置标准偏差±0.5 mm内为合格.8台加速器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所有多叶光栅叶片位置标准偏差结果均在±0.5 mm内,符合IAEA要求.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所有多叶光栅叶片实际宽度差值±0.75 mm内为合格,7台加速器结果均<±0.75 mm,符合要求,1台加速器结果>±0.75 mm,不符合要求.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所有多叶光栅叶片实际宽度标准偏差0.3 mm内为合格.7台加速器结果<0.3 mm,合格,1台加速器结果为0.5 mm,不合格.结论 河南省部分加速器多叶光栅片到位精确度不合格,应定期开展相关的质量保证工作和第三方核查工作,对保证放射治疗剂量的精确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富友;贾陈志;程晓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用胶片(film)测量调强放射治疗(IMRT)多叶光栅(MLC)叶片到位精确度验证方法研究.方法 固体均质模体30 cm×30 cm,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多叶光栅片形成5条栅栏野条状,每条条状栅栏野长3 cm,宽0.6 cm,条状与条状之间距离3 cm,在大剂量点(dmax)处,源皮距离100 cm,6MVX射线,每条条状照射监督单位250 MU.25 cm×25 cm的放射性免冲洗胶片EBT2放在30 cm×30 cm均质固体模体上,厚度1.0cm的固体模体板覆盖在胶片上面,实施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照射.结果 7台加速器胶片测量与TPS计划每条栅栏野MLC位置偏差≤±0.5 mm,符合要求,1台加速器结果为-0.6 mm,不符合要求.胶片测量每对与所有多叶光栅叶片位置偏差结果,8台医用加速器结果均符合要求.4台加速器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所有多叶光栅实际宽度差值≤±0.75 mm,符合要求,3台加速器结果超出±0.75 mm,不符合要求.6台加速器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所有多叶光栅实际宽度标准偏差≤0.3 mm,符合要求,2台加速器结果超出0.3 mm,不符合要求.结论 胶片剂量学验证调强放射治疗多叶光栅到位精度方法简单可靠,能满足检测的要求,是调强放射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作者:杨春勇;曹兴江;周媛媛;张乙眉;王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多叶准直器(MLC)遮挡技术减少左侧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混合调强放疗中心脏的受照剂量,降低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风险.方法 选取18例左乳癌保乳术后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获取3DCT和4DCT图像.利用4DCT在3DCT图像上确定出靶区并分别制定混合调强治疗计划(H_IMRT)和为降低心脏受量而引入MLC遮挡技术的治疗计划(HSH_IMRT),利用Compass系统对治疗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靶区处方剂量为50 Gy,分25次完成.比较两种治疗计划结果与剂量验证结果中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计划结果显示,与H_IMRT比较,HSH_IMRT靶区剂量均匀性更好,适形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心脏Dmean较前者降低23.67%(t=13.693,P<0.05),心脏其他亚结构的Dmax和Dmean均较前者下降.剂量验证结果显示,两种计划靶区剂量均匀性与适形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H_IMRT与H_IMRT比较,全心脏的Dmean降低24.88%(t=13.782,P<0.05);除左心室、右心室外,其他心脏亚结构的D—以及所有心脏亚结构的Dmean均降低.患侧肺的V20和Dmean在计划结果与验证结果中均显示HSH_IMRT更低.结论 在H_IMRT中合理引入MLC遮挡技术能够在保证其剂量学优势的前提下更多地减少心脏组织的受量,进一步降低心脏发生放射性损伤的风险.
作者:赵培峰;周钢;孙彦泽;邹莉;田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用放射性免冲洗胶片验证调强放射治疗(IMRT)多叶光栅(MLC)叶片到位精确度方法研究.方法 选择瓦里安、医科达、西门子3个厂家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共7台,用25 cm×25 cm的放射性免冲洗胶片放在30 cm×30 cm、厚3.0cm的均质固体模体上,厚度2.0 cm的固体模体板覆盖在胶片上面,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多叶光栅形成5条条状栅栏野,能量6MVX射线束,每条栅栏野长3 cm,宽0.6 cm,每条条状野间隔3 cm,在大剂量点处,胶片到源距离100 cm,每条栅栏野给出监督剂量250 MU.照射后邮寄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剂量学实验室测量和计算.结果 6台加速器胶片测量与TPS计划每条栅栏野MLC条状位置偏差符合IAEA要求的±0.5 mm,1台加速器偏差不符合要求.7台加速器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多叶光栅叶片位置偏差均在IAEA要求0.5 mm以内,符合要求.6台加速器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所有MLC叶片实际宽度差值在0.75 mm范围内,1台加速器为-0.8 mm,不符合要求.6台加速器胶片测量每条多叶光栅叶片实际宽度标准偏差在0.3 mm范围内,符合要求.1台加速器为0.4 mm,不符合要求.结论 用放射性免冲洗胶片验证调强放射治疗多叶光栅片到位精确度的方法简单,快速精确,建议广泛应用到临床.
作者:刘冉;马桥;刘德明;廖向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心率咯血患者,采用自由呼吸状态下320排CT单心动周期动态容积扫描,对支气管动脉CT成像(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151例心率≥65次/min咯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320排前瞻性心电门控动态容积CT进行自由呼吸下支气管动脉成像,按例数不等的完全随机区段分组法分成A、B两组,A组81例,B组70例.A组采用320排CT默认的多心动周期扫描生成多扇区图像A1,经2次重建获得单扇区图像A2;B组采用单心动周期扫描生成单扇区图像B.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辐射剂量指标,比较B组与A1、A2组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血管CT值、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并对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体循环-肺循环瘘检出的准确性.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 B组与A组的辐射有效剂量的中位数分别为1.42和3.06 mSv,B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24,P<0.05);B组与A2组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中位数为4,明显高于A1组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584,P<0.05);B组和A1组图像SD值分别为(25.7±0.35)和(13.9±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983,P<0.05),B组和A1组SNR值分别为(38.5±6.9)和(48.4±10.6),B组明显低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8,P<0.05),B组和A1组的CNR值分别为(31.61±8.80)和(45.36±13.01),B组亦明显低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95,P< 0.05);两组检查的主动脉、肺动脉平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2组对体循环-肺循环瘘检出的准确性中等偏高,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和0.864(Z=7.210、7.430,P<0.05),A1组的准确性较差,ROC曲线下面积为0.626(Z=2.434,P<0.05);B组和A1、A2组灵敏度分别为80.0%、28.6%和76.2%.结论 320排单心动周期动态容积CT在降低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及对体循环-肺循环瘘CT检出的准确性.
作者:王镇章;曹国全;傅萍萍;郭献忠;杨运俊;满意;陈伟建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光学表面监测系统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的摆位精度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8例胸部肿瘤患者,应用体表标记与激光灯进行治疗前摆位,治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扫描时通过光学表面监测系统获取表面影像,并与参考影像配准,记录x(左右)、y(头脚)与z(前后)轴的平移误差与旋转误差;扫描后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配准并记录x、y与z轴的平移误差与旋转误差,校正误差后治疗.应用Pearson法分析两组摆位误差的相关性,计算两组摆位误差的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σ);应用Bland-Altman法评估两种影像系统的一致性,并计算95%的可信区间.结果 两组摆位误差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x、y、z轴分别为0.79、0.62、0.53,光学表面监测系统(OSMS)的∑/σ(mm/mm)在x、y与z轴分别为0.7/1.5、0.9/1.8、0.9/1.5;CBCT的∑/σ(mm/mm)在x、y与z轴分别为0.8/1.6、1.3/1.9、0.7/1.5;95%的可信区间在x、y与z轴的平移方向分别为(-2.0~2.3)、(-3.4~3.6)与(-3.3~2.4)mm,旋转方向分别为(-2.0~1.6)°、(-2.0~1.4)°与(-1.6~1.6)°.结论 OSMS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引导工具,能快速准确地验证患者位置,提高摆位精度,可用于胸部肿瘤患者调强放疗的治疗摆位.
作者:付秀根;袁响林;郑祖安;卢晓光;高文颂;晁腾飞;尹龙斌;钟伟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miR-124在放射敏感及耐受的脑恶性胶质瘤细胞LN229和LN229R中的表达以及miR-124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深入探讨miR-124调控LN229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miR-124模拟物(miR-124)及阴性对照(miR-NC),STAT3过表达质粒(STAT3)及pcDNA3.1质粒(pcDNA)单独或共转染到放射抵抗的胶质瘤细胞LN229R中.qRT-PCR检测LN229和LN229R细胞中miR-124的表达;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不同放射剂量下LN229R细胞的生存率以及敏感性相关参数值;流式细胞术分析LN229R细胞的凋亡情况;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24和STAT3的靶向关系,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加以验证;Western blot分析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LN229组(1.02±0.09)相比,miR-124在LN229R细胞中的表达水平(0.32±0.0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80,P<0.05);与miR-NC组(0.95±0.06)相比,转染miR-124模拟物可促进LN229R细胞中miR-124的表达(4.02±0.39)(t=13.476,P<0.05);8 Gy照射条件下,miR-124过表达组癌细胞的生存率(0.003±0.000 4)显著低于miR-NC组(0.033士0.005 0)(t=5.655,P<0.05),细胞凋亡率(22.34±2.42)%显著高于miR-NC组(4.69士0.51)%(t=12.361,P<0.05);STAT3是miR-124的靶基因;外源回补STAT3可逆转miR-124对LN229R细胞生存的抑制作用.结论 miR-124通过靶向STAT3改善LN229R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作者:马建;王新军;付旭东;周少龙;田碧;闫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及联合放疗的意义.方法 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EGFR-TKIs治疗的晚期伴EGFR外显子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失败模式及联合放疗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符合入组条件患者111例,中位年龄59岁(35~80岁),中位随访时间27.7个月(6.6~85.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 10.3个月(6.2~30.5个月),中位总生存(OS) 29.8个月(7.1~90.7个月).其中主要失败模式为原有病灶进展(65例,58.6%),主要失败部位为胸腔内病灶进展(57例,51.4%).寡进展患者(耐药时病灶数目1~3个)与≥4个病灶进展者比较,生存期明显延长,中位OS分别为32.5、26.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8,P<0.05).仅胸腔内进展43例,放疗9例,未放疗34例,两组患者再治疗的中位PFS分别为9.6、5.7个月,联合放疗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3,P<0.05);失败后再治疗的中位OS分别为28.1、13.2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寡进展患者,放疗12例,未放疗36例,中位PFS分别为9.6、4.2个月,联合放疗组较未放疗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2,P<0.05);失败后再治疗的中位OS分别为26.0、11.8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EGFR-TKIs治疗后仅胸腔内进展及寡进展的患者,联合局部放疗可以改善患者PFS.因此在1代EGFR-TKIs原发耐药的患者中,T790 M突变阴性或没有条件进行相应检测的这部分患者,在出现胸腔内进展或寡进展时,进行局部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武亚娟;赵军;姜蕾蕾;石安辉;尤静;朱广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受检者不同心率宽体探测器CT单个心动周期冠状动脉CT成像(C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连续选取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疑似冠状动脉病变行CCTA检查的患者821例,检查前均不给予降心率药物,根据心率不同将受检者分为6组,A组(心率≤65次/min)132例;B组(心率66~75次/min)244例;C组(心率76 ~ 85次/min)145例;D组(心率86~95次/min)101例;E组(心率96~105次/min)101例;F组(心率106~ 135次/min)98例,比较6组CCTA图像主动脉根部CT值、前降支(LAD)和右冠状动脉(RCA)中段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有效辐射剂量(E)客观指标差异,以及6组冠状动脉可诊断血管和评分等主观指标的差异.结果 6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LAD、LCX和RCA的可诊断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组LAD、LCX和RCA 4分(优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614、58.475、39.571,P<0.05);6组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32,P<0.05),B组辐射剂量高,D组、E组和F组辐射剂量较低.结论 不同心率宽体探测器CT单个心动周期CCTA成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但是随着心率的升高图像质量下降,高心率组(心率>85次/min)辐射剂量低.
作者:刘军波;范丽娟;周伟;管延芳;凌坚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用胶片(film)测量调强放射治疗(IMRT)多叶光栅(MLC)叶片到位精确度方法.方法 中国参加国际多放射治疗中心研究.固体水模体30 cm× 30 cm,经CT扫描,影像传给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多叶光栅形成5条栅栏野,3 cm×6 mm,条状与条状之间距离3 cm,在大剂量点(dmax)处,源轴距离100 cm,6MVX射线,每条栅栏野照射监督单位250 MU.放射性免冲洗胶片EBT2放在固体模体上,实施调强放射治疗5条栅栏野计划.选择加速器多、物理师水平较高的江苏、湖北、河南和四川4省的27家医院30台加速器参与验证研究.验证程序和方法与国际多放射治疗中心研究程序相同.照射后的胶片分别邮给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剂量学实验室和外部检查组(EAG)测量分析并计算.结果 按IAEA要求,胶片测量与TPS计划每条栅栏野多叶光栅条状位置结果应≤±0.5 mm,本研究结果分别为0.3、0.2、0、-0.1、-0.2 mm,符合要求.4省的30台加速器中,5台加速器多叶光栅条状位置结果在±0.6~ 1.0 mm范围内,不符合要求;25台加速器条状位置结果均在±0.5 mm范围内,符合要求.EAG验证研究结果表明,6台加速器多叶光栅条状位置结果在0.6~1.0 mm范围内,不符合要求;24台加速器条状位置结果均在±0.5 mm范围内,符合要求.按IAEA要求,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所有多叶光栅叶片位置偏差应≤±0.5 mm.本研究结果为0.04 mm,符合IAEA要求.EAG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条状位置偏差均<0.3 mm,符合要求;除1台加速器条状位置偏差为-0.7 mm、超出±0.5 mm外,其余29台加速器条状位置偏差均在±0.5 mm范围内,符合要求.按IAEA要求,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所有多叶光栅叶片小与平均宽度差值,大与平均宽度差值应≤±0.75 mm.本研究结果,小与平均宽度差值为-0.2 mm,大与平均宽度差值为0.4 mm,符合要求.30台中有6台加速器多叶光栅叶片大宽度与平均宽度,小宽度与平均宽度差值超出±0.75 mm,不符合要求;24台加速器多叶光栅叶片大宽度与平均宽度,小宽度与平均宽度差值均<±0.75 mm,符合要求.5台加速器多叶光栅大宽度与平均宽度,小宽度与平均宽度差值超出±0.75 mm,不符合要求;25台均<±0.75 mm,符合要求.按IAEA要求,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所有对多叶光栅叶片实际宽度位置标准偏差应≤0.3 mm.本研究结果为0.12 mm,符合要求.4台加速器多叶光栅叶片实际宽度位置标准偏差超出0.3 mm,不符合要求;26台在0.3 mm范围内,符合要求.4省的30台加速器IAEA验证研究结果与EAG相同.结论 胶片剂量学验证多叶光栅叶片到位精确度方法,方便适用,作为质量核查,便于邮寄,可反复多次测量,适合在医疗机构大规模开展质量核查.
作者:罗素明;吴昊;薛娴;何志坚;马新兴;程晓军;刘冉;杨春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迭代算法对超低剂量CT肺部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方案对胸部仿真体模行CT扫描.超低剂量方案:管电压分为80和100 kV组,每组分别采用10、15、20、25、30 mAs扫描.常规低剂量方案:120 kV、30 mAs.各方案均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组)和迭代算法重建(迭代组).比较各方案的肺组织噪声和有效剂量(E).结果 管电流和管电压一定时,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均低于F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2~8.070,P<0.05).管电流一定时,80 kV时FBP组的肺组织噪声均高于100 kV时FBP组,80 kV时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均低于100 kV时FB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39~7.841,P<0.05).与常规低剂量方案FBP组相比,各超低剂量方案FBP组的肺组织噪声明显增加,80 kV时10、15、20 mAs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明显增加,100 kV时15、20、25、30 mAs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0~23.028,P<0.05).80 kV时25、30 mAs和100 kV时10 mAs迭代组的肺组织噪声与常规低剂量方案FB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kV时25、30 mAs和100 kV时10、15、20、25、30 mAs的E较常规低剂量组分别降低了75.9%、71.0%、79.8%、70.4%、60.3%、50.2%、40.0%.结论 超低剂量方案(100 kV、10 mAs)迭代算法组的图像质量与常规低剂量方案FBP组相当,且辐射剂量明显降低.
作者:何长久;周鹏;胡仕北;青浩渺;董晓蕾;李海烈;李德珊;龙海飘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用放射性免冲洗胶片测量调强放射治疗(IMRT)多叶光栅(MLC)叶片到位精确度验证方法研究,为IMRT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湖北省7家三甲医院的7台不同型号医用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计划5条宽度为0.6 cm条状的栅栏,每条状野之间的距离为3.0 cm.用EBT2免冲洗胶片测量5条状野位置、多叶光栅叶片位置偏差和实际宽度.结果 按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要求,胶片测量与TPS计划每条栅栏野多叶光栅条状位置结果应≤±0.5 mm.编号5和编号7的加速器MLC条状野位置偏差分别为0.7和-1.0 mm,不符合IAEA要求.按IAEA要求,胶片测量每对与每条所有多叶光栅叶片平均位置偏差应≤±0.5 mm.7台加速器MLC每对叶片位置偏差均在±0.5 mm内,符合IAEA要求;IAEA要求单对MLC叶片开野宽度与该机器5条条状野平均开野宽度的差值不超过±0.75 mm,7台加速器每对MLC开野宽度与平均值的差值范围为-0.6~0.5 mm,符合要求.所有叶片开野宽度标准偏差应≤0.3 mm,7台加速器标准偏差在0.1~0.2 mm范围内,符合要求.结论 用EBT2免冲洗胶片验证MLC位置精确度方法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是质量控制(QA)的重要手段之一,适合大范围核查使用.
作者:周文珊;喻洁;孙刚涛;叶松;马新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体部肿瘤放射治疗的ExacTrac X-射线图像的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群体的摆位误差和残余误差分布情况,研究六维放射治疗床修正摆位误差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 通过配准数字重建图像(DRR)和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拍摄的正交kV级验证像的骨性解剖结构,计算患者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以及对应的残余误差.结果 平移摆位误差为x(左右方向):(2.27±2.02) mm,y(头脚方向):(4.49±2.52) mm,z(腹背方向):(2.27±1.37)mm;旋转摆位误差为Rx(矢状面):(1.02±0.73)°,Ry(横断面):(0.67±0.68)°,Rz(冠状面):(0.76±0.84)°.残余平移误差x(r):(0.27±0.48) mm,y(r):(0.37±0.45) mm,z(r):(0.22±0.30) mm;残余旋转误差为Rx(r):(0.17±0.33)°,Ry(r):(0.14±0.34)°,Rz(r):(0.16±0.28)°.结论 对于体部放射治疗的患者,旋转误差和平移误差是同时存在的,不仅需要校准平移误差,旋转误差也不容忽视.ExacTracX-射线图像引导系统能够有效纠正六自由度的摆位误差,并保证残余误差在较小的范围内,保证了体部肿瘤放疗的治疗精度.
作者:张彦新;方浩;陈冰;张伟;覃仕瑞;王谦;陈诚;李洪菊;符贵山;戴建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