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规范化护理管理在独立运营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体会

陈晓辉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管理, 独立运营, 健康体检中心
摘要:目的:对规范化护理管理在独立运营健康体检中心的应用体会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对规范化护理管理应用前后的体检者满意度以及体检存在问题等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规范化护理管理实施后不仅体检时存在的问题显著减少,而且体检者满意度也有很大的提升,效果相对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管理在独立运营健康体检中心运用,能够明显减少体检时存在的问题,同时有效提升体检者满意度,具有较为突出的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易出现的风险因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产妇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纠纷及护理缺陷显著下降。结论:对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有目的地进行风险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宋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治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许多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以及少数患者的病情始终处于缓慢进展状态,造成治疗难点。本文对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石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手术前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及尿动力学测定大尿流率Q-max的变化。结果:6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少,术后3个月,患者IPSS、QOL、Q-max等指标显著改善。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

    作者:吕健为;李忠平;倪尔连;尹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痰结核杆菌DNA扩增对肺结核疗效监测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痰结核杆菌DNA扩增在监测肺结核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收治肺结核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2例其他肺部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肺炎10例、肺癌10例、支气管扩张12例,所有患者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查,调查疾病疗效监测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中,72例患者的痰涂片与痰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相同,符合率87.8%,两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2例患者在随访第12个月痰聚合酶链反应复发阳性,第14个月痰涂片复发阳性。结论:聚合酶链反应能够对肺结核患者的疗效进行监测,敏感度非常高,其检查结果与痰涂片符合率非常高。

    作者:王黔宇;李桂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300 mg/次,1次/d,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100 mg/次,1次/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在观察组,C反应蛋白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00 mg/次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50例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形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8.67%,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2.00%(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脂指标(TC、TG以及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高印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加味补中益气汤在老年抑郁症社区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西酞普兰明显提高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万巧千;马雪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葛根素和依帕司他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久学;吴卫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能谱CT在肺动脉CTA应用时使用造影剂少剂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在肺动脉CTA扫描时合理、精准地使用造影剂。方法:收治肺动脉CTA扫描患者100例,对同一区域在不同造影剂剂量下扫描,通过分析得出能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少造影剂剂量。结果:得出在肺动脉CTA扫描时图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少造影剂剂量。结论:肺动脉CTA扫描时合理、精准地使用造影剂能减少造影剂对人体的危害。

    作者:李吉平;武齐乐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超声对应用头孢曲松钠抗菌治疗后胆囊药物性结晶的分析评价

    目的:探讨超声对应用头孢曲松钠抗菌治疗后胆囊药物性结晶的分析。方法:17例无胆系疾病患者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治疗后发现胆囊内强回声,于停药后7 d、15 d、30 d 行超声随访3次。结果:停药后7 d、15 d、30 d 随访,胆囊内强回声逐渐变小至消失,30 d后复查患者胆囊内强回声均消失。结论:长时间、大剂量应用头孢曲松钠可在胆囊内与钙离子结合产生药物性结晶,停药后可自行消退,超声声像图具有相对的特性,结合临床用药史并动态观察可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赵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32例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指导。方法:以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3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不良反应临床因素。结果:不良反应涉及消化、神经、心血管、内分泌及皮肤等系统及器官,导致血糖异常与神经系统反应的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较为常见,且各个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发病率稍高。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因素较多,波及多个系统及器官,需要严格控制,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牛金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高密度脂蛋白与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关系研究

    目的:高密度脂蛋白被认为是评估患者肾功能和心血管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就高密度脂蛋白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赵华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呼吸兴奋剂剂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呼吸兴奋剂剂量和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64例,均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的剂量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每24 h静脉注射1次尼可刹米,1.125 g/次,观察组每12 h静脉注射1次尼可刹米,1.125 g/次,对其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从血气指标方面分析,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该方案能够显著纠正患者的pH值,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结论:临床上建议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选择呼吸兴奋剂剂量为1.125 g/12 h的方案,改善患者缺氧状态,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鲁平海;董强;李少雄;杨晓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10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 LVEF、LVEDD 和 LVESD 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刘凤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红花黄色素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PC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治疗组(试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术中即刻TIMI血流达3级、症状及心电的改善、术后6~12 h肌钙蛋白下降幅度,术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内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在行PCI的ACS患者中应用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王云书;王奉德;金龙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贵州南部少数民族妇女产褥期患病情况与饮食、行为的关系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贵州南部少数民族妇女产褥期患病情况与饮食、行为的关系,制定相应干预策略。方法:选择贵州少数民族聚集区2岁以下儿童的母亲700例,分析产褥期患病与饮食、行为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策略。结果:658例有效调查对象中,患病533例,患病率81.00%,口腔疾病占62.61%,产褥期饮食以禽鱼蛋类多,认为不能洗澡者占83.7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不能久站久坐、不能吹风是产褥期患病的保护因素,而不吃水果、不喝牛奶、不能刷牙及产后4周内开始性生活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贵州南部少数民族妇女产褥期受传统饮食和行为观念影响很大,应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减少产褥期妇女患病。

    作者:陈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分析

    近年来,随着现代精确放疗技术的发展,等中心放射治疗技术已经得到临床肿瘤科的普遍应用。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在体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论述,采用体位固定技术的高精度,减少肿瘤等中心摆位误差,增强固定效果,避免发生变形、偏差、肿瘤漏或少照射等异常情况,从而保证治疗效果,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蒋义成;陈晓品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0例,按照年龄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在病变范围方面,直肠型和全结肠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严重程度方面,轻度和重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直肠型和全结肠型为主要病变范围,重度患者较多,并发症发生率和癌变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孔令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脑内占位性病变患者40例,对其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40例患者中诊断为胶质瘤24例,诊断为脑转移瘤10例,诊断为脑原发性淋巴瘤6例。结论:通过磁共振灌注成像,可以准确地判断脑内占位性病变位置,信息丰富,可靠性高,有助于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作者:罗春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现状及干预研究

    目的:了解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现状,并探讨综合性干预对自我血糖监测的影响和效果。方法:339例调查对象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339例患者中,便携式血糖仪拥有率38.3%,自我血糖监测率37.2%,自我血糖监测频率4.5次/月。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原因中前三位是“因经济原因不愿使用血糖仪(81.2%)”“自己认为没有必要监测(71.4%)”和“不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47.4%)”。干预后,干预组对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率、支持率、检测率及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水平仍较低,需强化对糖尿病及自我血糖监测的认识,帮助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技术,通过综合性干预提高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有效改善社区糖尿病的管理和随访工作。

    作者:臧小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