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罗春雷

关键词:脑内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灌注成像,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脑内占位性病变患者40例,对其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40例患者中诊断为胶质瘤24例,诊断为脑转移瘤10例,诊断为脑原发性淋巴瘤6例。结论:通过磁共振灌注成像,可以准确地判断脑内占位性病变位置,信息丰富,可靠性高,有助于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显著。

    作者:瞿晖;周毅;余德怀;赵学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壳聚糖生物敷料对清创术后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壳聚糖生物护伤抗菌喷膜剂促进皮肤开放伤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皮肤开放伤经清创术后患者31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壳聚糖生物护伤抗菌喷膜剂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清洁换药,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6.84±1.68)d,较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7.69±1.54)d缩短;观察组创面感染率5.70%,低于对照组的13.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生物护伤抗菌喷膜剂治疗与传统清洁换药相比能缩短皮肤开放伤愈合时间,降低创面感染率。

    作者:陈明剑;夏亮;周志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50例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形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8.67%,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2.00%(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脂指标(TC、TG以及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高印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保留乳头的乳癌改良根治术临床疗效学评价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64例,给予乳腺癌保留皮肤及乳头乳癌改良根治术,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出现皮下积液22例(34.38%),上肢轻度淋巴性水肿20例(31.25%),皮缘轻度坏死11例(17.19%),切口感染7例(10.94%),术后2年复发2例,复发率3.13%。结论:保留乳头和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安全、可靠,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王俊东;崔勇;王建国;李虎;代金灿;马厚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义齿用于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5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对照组采用卡环固位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前后、左右位移,总咬合力大小、龈沟液量、牙龈指数、出血指数、修复后不良问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密附着体义齿用于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ORBSCAN Ⅱ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前后眼前节动态分析

    目的:应用ORBSCAN Ⅱ眼前节分析系统观察、比较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眼前节带来的变化。方法:22例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22只患眼。观察小梁切除术前术后眼前节的动态变化。结果: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患眼出现角膜增厚,患者接受手术后初期会存在顺规性散光、可逆性散光。结论: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检查与治疗中,ORBSCAN Ⅱ系统十分重要,可以为临床工作提供有效的资料,可以将其用于患者的临床常规检查中。

    作者:刘海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益生菌制剂治疗抗生素诱发新生儿腹泻9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益生菌制剂治疗抗生素诱发新生儿浮现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因呼吸道、肺部或脐带感染接受治疗诱发腹泻的新生儿9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制剂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腹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能有效提升抗生素诱发新生儿腹泻的治愈率,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作者:孟丽荣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推进医院管理

    目的: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加强医院的管理成为医院更好地发展的基本保障,而在医院的医德医风的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意义以及加强医德医风的具体做法进行阐述。

    作者:朴顺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现状及干预研究

    目的:了解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现状,并探讨综合性干预对自我血糖监测的影响和效果。方法:339例调查对象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339例患者中,便携式血糖仪拥有率38.3%,自我血糖监测率37.2%,自我血糖监测频率4.5次/月。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原因中前三位是“因经济原因不愿使用血糖仪(81.2%)”“自己认为没有必要监测(71.4%)”和“不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47.4%)”。干预后,干预组对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率、支持率、检测率及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水平仍较低,需强化对糖尿病及自我血糖监测的认识,帮助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技术,通过综合性干预提高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有效改善社区糖尿病的管理和随访工作。

    作者:臧小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氟尿嘧啶治疗恶性胸水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氟尿嘧啶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恶性胸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Fu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腔内注射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氟尿嘧啶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顾文东;吕卫兵;赵勤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治

    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许多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控制。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以及少数患者的病情始终处于缓慢进展状态,造成治疗难点。本文对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石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甲基多巴和拉贝洛尔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基多巴和拉贝洛尔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治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甲基多巴治疗,对照组采用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压控制情况和血浆黏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多巴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显著。

    作者:刘芙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结核病对患者血液中血脂四项的影响分析与研究

    目的:结核病患者血液中血脂四项的影响分析与研究。方法:对130例结核病患者以及140例正常人的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病组的HDL-C、LDL-C、TC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核病患者检测血液血脂四项的影响分析,对结核病的预防以及诊断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作者:鲁进;孙文艳;汪学东;潘昌如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手术中联合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和控制性降压(CH)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外科手术患者20例,采用ANH和CH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MAP、FIB、Hb、Ph以及HCT等各项指标水平在采血后均有一定降低,CH后,只有MAP水平有所降低。相对于既往病例,患者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脊柱外科手术中联合采用ANH和CH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蔡强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年轻人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及诊疗体会

    目的:分析年轻人患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例,对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过程、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24~39岁,均为年轻男性,平时吸烟,饮酒,熬夜。既往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冠心病史。患病后未及时就诊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前间壁心肌梗死1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例,前壁心肌梗死1例,确诊后直接入导管室行介入治疗,预后佳。结论:吸烟和生活不规律是年轻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多无心绞痛病史,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瓮秀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葛根素和依帕司他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王久学;吴卫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驻京某部干休所基层医务室现状调查及分析

    干休所基层医务室工作是部队医疗机构完成军队保障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其服务的对象以离退老龄人口为主,具有一定的群体特殊性,但受制于基层医务室有限的客观条件,存在一定的医患问题。本文围绕驻北京市某部干休所医务室2年的保障工作,从接诊对象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常见病种及其用药,存在问题和思考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王冰;王磊;尹世敏;徐芳;殷春立;张红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会阴切口裂开16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裂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收治会阴切口裂开的产妇16例,与同期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的产妇16例进行比较。结果:导致会阴切口裂开的因素主要有助产技术不娴熟、缝合失误、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及落实会阴清洁卫生工作、阴道炎、环境因素等。结论:提高助产人员助产技术和缝合水平,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技术,提高产妇自身健康意识,加强术后清洁卫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会阴切口愈合不良,避免切口裂开。

    作者:伯淑琼;汪洪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应用中药内服、外敷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7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纯中药内服、热敷及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第1、2、3疗程治愈率分别为63.9%、69.4%、88.9%,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33.3%、44.4%、5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并部分治愈。

    作者:何清邻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者1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被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院前急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