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病对患者血液中血脂四项的影响分析与研究

鲁进;孙文艳;汪学东;潘昌如

关键词:结核病, 血液, 血脂
摘要:目的:结核病患者血液中血脂四项的影响分析与研究。方法:对130例结核病患者以及140例正常人的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病组的HDL-C、LDL-C、TC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核病患者检测血液血脂四项的影响分析,对结核病的预防以及诊断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硫辛酸与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硫辛酸和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腺苷钴胺治疗,试验组给予硫辛酸治疗,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可改善病症,加快损伤神经元恢复,增强疗效。

    作者:杨静;田应芳;王隽书;杨雪梅;佘其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7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眼科白内障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对患者实施主动护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陆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妇女逐阶梯宫颈癌筛查方法探析

    目的:探讨妇女逐阶梯宫颈癌筛查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收治有性生活且未行HPV检查的妇女进行 HPV+TCT 检查,统计 HPV 与 TCT 检查结果。结果:同时行两种检查的患者共680例,仅行 TCT 检查的1073例(包括单位体检仅行 TCT 检查人员),HPV(+)、TCT(+)患者共37例,阴道镜活检均有异常,其病检阳性率100%,HPV(-)、TCT(+)共17例,活检均为慢性宫颈炎,考虑TCT假阳性,假阳性率37%,HPV(+)、TCT(-)共108例。结论:为规范宫颈癌筛查流程,应当联合HPV与TCT检查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熊红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32例报告分析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指导。方法:以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32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不良反应临床因素。结果:不良反应涉及消化、神经、心血管、内分泌及皮肤等系统及器官,导致血糖异常与神经系统反应的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较为常见,且各个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发病率稍高。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因素较多,波及多个系统及器官,需要严格控制,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牛金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与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保护会阴接生法和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分娩产妇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照组采用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分娩结局和产妇情况。结果:在试验组,会阴Ⅰ度裂伤率高于对照组,Ⅱ度和Ⅲ度裂伤率及会阴感染率和水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可减少产妇伤害及会阴损伤率,效果显著。

    作者:李其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中学女教师326例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与保健对策

    目的:了解泰安地区某中学女教师健康状况和女性疾病分布情况,为实施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近3年326例中学女教师健康体检资料。结果:221例(67.79%)患不同程度疾病,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结论:女性教师妇科疾病呈多样性,与年龄、家族史、生活方式及工作性质密切相关。应高度关注女性健康,针对性开展健康干预,确保女性教师身心健康。

    作者:刘丽月;谢犇犇;冯承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所有胸腰椎骨折患者156例,对比分析3种不同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及术后椎体高度及矫正度丢失情况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患者疼痛轻、术后椎体高度及矫正度丢失小、内固定失效并发症低,同时可有效保留运动节段等优势。

    作者:卢剑华;梁旺全;段毅;吴向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壳聚糖生物敷料对清创术后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壳聚糖生物护伤抗菌喷膜剂促进皮肤开放伤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皮肤开放伤经清创术后患者31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壳聚糖生物护伤抗菌喷膜剂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清洁换药,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6.84±1.68)d,较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7.69±1.54)d缩短;观察组创面感染率5.70%,低于对照组的13.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生物护伤抗菌喷膜剂治疗与传统清洁换药相比能缩短皮肤开放伤愈合时间,降低创面感染率。

    作者:陈明剑;夏亮;周志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轮状病毒致脑炎及转氨酶心肌酶增高1例

    本文对1例轮状病毒致脑炎及转氨酶心肌酶增高的患儿进行分析、讨论。临床上在诊断轮状病毒肠炎的同时,应警惕肠道外合并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如确诊为脑炎,应立即降低颅内压,并积极实施其他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

    作者:罗文雄;谢梅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危重症手足口病的循环障碍特点及其治疗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的循环障碍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对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阶段性治疗,掌握患儿的疾病发展规律及各阶段临床特点,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宏伟;师伟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易出现的风险因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产妇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护理纠纷及护理缺陷显著下降。结论:对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有目的地进行风险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宋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的心电图。方法:收治妊娠高血压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接受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及围产儿情况。结果:在120例患者中,心电图变化44例(36.67%),轻度、中度和重度妊高征患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分别是28.07%、30.95%和71.43%,重度与轻度、中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部分患者出现心电图变化,重度妊高征患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较高,与病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王应米;王玉祥;敖慧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新咽灵气雾剂对缓解气管插管术后咽喉部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新咽灵气雾剂对缓解气管插管术后咽喉部症状的效果。方法:收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咽灵气雾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咽喉疼痛消失时间、吞咽疼痛消失时间、咽喉异物感消失时间、声音嘶哑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术后患者采用新咽灵气雾剂,能显著缩短患者咽喉不适持续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伯青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结核病对患者血液中血脂四项的影响分析与研究

    目的:结核病患者血液中血脂四项的影响分析与研究。方法:对130例结核病患者以及140例正常人的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分析。结果:结核病组的HDL-C、LDL-C、TC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核病患者检测血液血脂四项的影响分析,对结核病的预防以及诊断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作者:鲁进;孙文艳;汪学东;潘昌如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呼吸兴奋剂剂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呼吸兴奋剂剂量和时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64例,均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的剂量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每24 h静脉注射1次尼可刹米,1.125 g/次,观察组每12 h静脉注射1次尼可刹米,1.125 g/次,对其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从血气指标方面分析,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该方案能够显著纠正患者的pH值,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结论:临床上建议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选择呼吸兴奋剂剂量为1.125 g/12 h的方案,改善患者缺氧状态,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鲁平海;董强;李少雄;杨晓凤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颈椎病颈痛患者115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PQ、MPQ评分、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及精神健康等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疗效显著。

    作者:郭焕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红花黄色素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PC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治疗组(试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比较:试验组术中即刻TIMI血流达3级、症状及心电的改善、术后6~12 h肌钙蛋白下降幅度,术后30 d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内不良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在行PCI的ACS患者中应用具有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王云书;王奉德;金龙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复发性卵巢囊肿在B超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卵巢囊肿在 B 超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收治复发性卵巢囊肿患者60例,采用B超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98.33%。结论:复发性卵巢囊肿在B超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术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锋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开展社区慢性病俱乐部工作的体会

    健康教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化管理、老年人规范化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主要部分。本文探讨如何把这三项工作有机结合,确实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率和控制率,改善居民的社会交往水平。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氟尿嘧啶治疗恶性胸水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氟尿嘧啶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恶性胸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Fu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腔内注射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胸腔注射丝裂霉素及5-氟尿嘧啶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顾文东;吕卫兵;赵勤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