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现状及干预研究

臧小娥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自我血糖监测, 综合性干预
摘要:目的:了解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现状,并探讨综合性干预对自我血糖监测的影响和效果。方法:339例调查对象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339例患者中,便携式血糖仪拥有率38.3%,自我血糖监测率37.2%,自我血糖监测频率4.5次/月。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原因中前三位是“因经济原因不愿使用血糖仪(81.2%)”“自己认为没有必要监测(71.4%)”和“不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47.4%)”。干预后,干预组对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率、支持率、检测率及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水平仍较低,需强化对糖尿病及自我血糖监测的认识,帮助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技术,通过综合性干预提高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有效改善社区糖尿病的管理和随访工作。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收治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

    作者:付玉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妇女逐阶梯宫颈癌筛查方法探析

    目的:探讨妇女逐阶梯宫颈癌筛查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实践效果。方法:收治有性生活且未行HPV检查的妇女进行 HPV+TCT 检查,统计 HPV 与 TCT 检查结果。结果:同时行两种检查的患者共680例,仅行 TCT 检查的1073例(包括单位体检仅行 TCT 检查人员),HPV(+)、TCT(+)患者共37例,阴道镜活检均有异常,其病检阳性率100%,HPV(-)、TCT(+)共17例,活检均为慢性宫颈炎,考虑TCT假阳性,假阳性率37%,HPV(+)、TCT(-)共108例。结论:为规范宫颈癌筛查流程,应当联合HPV与TCT检查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熊红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硫辛酸与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硫辛酸和腺苷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腺苷钴胺治疗,试验组给予硫辛酸治疗,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可改善病症,加快损伤神经元恢复,增强疗效。

    作者:杨静;田应芳;王隽书;杨雪梅;佘其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甲基多巴和拉贝洛尔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基多巴和拉贝洛尔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治妊娠合并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甲基多巴治疗,对照组采用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压控制情况和血浆黏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基多巴治疗妊娠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显著。

    作者:刘芙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现状及干预研究

    目的:了解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现状,并探讨综合性干预对自我血糖监测的影响和效果。方法:339例调查对象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339例患者中,便携式血糖仪拥有率38.3%,自我血糖监测率37.2%,自我血糖监测频率4.5次/月。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原因中前三位是“因经济原因不愿使用血糖仪(81.2%)”“自己认为没有必要监测(71.4%)”和“不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47.4%)”。干预后,干预组对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率、支持率、检测率及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南京西路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水平仍较低,需强化对糖尿病及自我血糖监测的认识,帮助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技术,通过综合性干预提高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有效改善社区糖尿病的管理和随访工作。

    作者:臧小娥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瑞格列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 FBG、2 hPG、HbA1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FBG、2 hPG、HbA1c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雷建军;陈有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减轻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减轻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效果。方法:收治眼外伤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护理干预减轻眼外伤患者术前心理焦虑的效果显著。

    作者:黄荣华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对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收治异位妊娠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给予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异位妊娠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异位妊娠检出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结论: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能够有效提高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海;高晴;马晶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白内障患者7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眼科白内障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对患者实施主动护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陆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全脑放疗后联合伽马刀补量治疗脑多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全脑放疗后联合伽马刀补量治疗脑多发转移瘤的疗效、放射反应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脑多发转移瘤患者42例,先行全脑放疗,1周后行伽马刀补量放疗。分析患者的疗效、放射反应及安全性。结果:42例患者均1次完成放疗计划,放疗后2个月复查增强MRI评价疗效。完全缓解率76.2%,有效率92.9%,1年局部控制率80.9%,6个月、1年和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8.1%、57.1%和21.4%。除1例发生放射性脑坏死外,其余患者未发生3级及以上的严重放射损伤。结论:全脑放疗联合伽马刀补量治疗脑多发转移瘤近期疗效好,放射毒性反应可耐受,是治疗脑多发转移瘤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宋云风;单国用;高松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职业健康体检胸片表现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胸片表现和临床价值。方法:对3661份职业健康体检胸片的影像结果和肺功能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胸片主要异常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和肺内多发小阴影;胸片表现肺纹理增多的肺功能异常率高于胸片表现正常,并且限制性通气障碍构成比增大。结论:职业健康体检中胸片是重要的检查手段,胸片显示肺纹理增多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峥;朱敏;王英杰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CT探查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探查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治颅脑外伤患者69例,对所有患者给予螺旋CT探查,分析CT检测结果及其临床价值。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31.88%),脑挫裂伤14例(20.29%),硬膜下血肿12例(17.39%),硬膜下积液8例(11.59%),硬膜外血肿6例(8.69%),颅骨骨折5例(7.25%),颅内血肿2例(2.89%)。CT探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测结果的诊断符合率100%。结论:CT检查对颅脑外伤患者具较高诊断符合率,早期的准确诊断有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生疆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脑内占位性病变患者40例,对其进行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40例患者中诊断为胶质瘤24例,诊断为脑转移瘤10例,诊断为脑原发性淋巴瘤6例。结论:通过磁共振灌注成像,可以准确地判断脑内占位性病变位置,信息丰富,可靠性高,有助于脑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作者:罗春雷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超声声像图在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的Meta分析

    目的:研究超声声像图在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Meta的分析及讨论。方法: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分为超声组63例和联合诊断组37例,采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声像图对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病案资料和文献资料可证明超声声像图在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上应用价值很高,两者合并敏感度为0.82、0.61,合并特异度为0.70、0.84,所得结论的依据性强、稳定性好。结论: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可以依靠超声声像图检测技术提高诊断效率、质量,尤其在临床联合诊断分析的时候,诊断效果更佳。

    作者:周芳馨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情况,为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提供依据。方法:按整群抽样方法,对20岁以上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8.9%、6.5%、24.7%;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结论:农村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呈较高水平,应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开展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郑垚刚;李怀民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用于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收治顽固性心衰患者6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

    作者:朱丽琴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50例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形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2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8.67%,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2.00%(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脂指标(TC、TG以及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高印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收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和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作者:柯娟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尼莫地平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血肿量、水肿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燕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壳聚糖生物敷料对清创术后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壳聚糖生物护伤抗菌喷膜剂促进皮肤开放伤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皮肤开放伤经清创术后患者31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壳聚糖生物护伤抗菌喷膜剂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清洁换药,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6.84±1.68)d,较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7.69±1.54)d缩短;观察组创面感染率5.70%,低于对照组的13.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生物护伤抗菌喷膜剂治疗与传统清洁换药相比能缩短皮肤开放伤愈合时间,降低创面感染率。

    作者:陈明剑;夏亮;周志刚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