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良文;孙丽;罗庆良;马俊杰;张勇;尹纪业;李杨;李小兵
笔者用90Sr敷贴器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患者为我院2000年12月至2004年11月门诊患者392例,男146例,女246例;年龄大74岁,小3个月.治疗2周时出现皮肤损伤的有1例,治疗4周时出现皮肤损伤的有4例,治疗>4周时有130例,Ⅰ度皮肤损伤46例,Ⅱ度84例,Ⅲ度5例.Ⅰ度皮损:表现红斑,局部搔痒,有灼热感.Ⅱ度皮损:红斑,脱皮,糜烂,出现水疱,溃破形成伤面,渗液伴疼痛.Ⅲ度皮损:溃疡伴有脓液,表面可披覆坏死物,疼痛明显.
作者:胡金贵;陈雪红;鲁秀娟;王正江;柳江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肺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首位,诊断时约75%~80%已属晚期或局部晚期,单纯的常规放射治疗5年的生存率仅在10%左右,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放化疗的联合模式已成为肺癌的标准治疗.中心型肺癌常需照射原发病灶和(或)纵隔淋巴结部位,位于胸腔正中部位的食管常常被包括在放射野内,放射性食管炎成为肺癌治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是主要剂量限制因素.笔者对于其发生影响因素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梁莉;贾廷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了解长沙市放射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现状,笔者对长沙市部分医疗单位的放射人员及设备影像质量控制进行了调查分析,特别对X射线摄影机进行了检测评价,报道如下.
作者:金若刚;王建中;符中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医源性急性放射病抗感染治疗经验,为事故性放射病抗感染治疗提供借鉴.方法观察17例大剂量照射预处理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外周血象、体温、症状其抗感染后的变化.结果照后第8~10天白细胞<1×109/L,未用rhG-CSF者白细胞持续低值为13.3 d,29%的患者体温>38.5℃,经无菌处理和强有力的抗感染治疗,均未出现典型的急性放射病极期临床表现.结论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和应用rhG-CSF缩短了骨髓重建时间;严格实行全环境保护和应用防治结合,合理、足量的应用抗生素是其顺利渡过放射病极期,减少合并症的关键.
作者:张淑兰;克晓燕;贾廷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治疗导致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地整理206例153Sm-EDTMP治疗后患者的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53Sm-EDTMP治疗后,血液学毒性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骨转移灶数目、治疗前化疗史、同时进行外放疗、治疗次数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化疗史、同时进行外放疗、治疗次数等因素与血液学毒性产生与否有关;治疗前靠药物维持正常血象者也易出现血液学毒性.结论153Sm-EDTMP治疗后血液学毒性的发生与几个因素有关,对有这些因素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治疗后血象的变化.
作者:占宏伟;俞小玲;叶小娟;包承侃;孙达;何刚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中,时有发生个人剂量监测值超过国家标准导出限值的3/10以上.笔者对福建省2001至2004年偏高剂量调查的结果、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作简要介绍,报道如下.
作者:林美榕;黄丽华;吴德龙;徐利亚;赖苏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32P胶体或微球治疗难治性实体瘤的疗效.方法30例难治性实体瘤患者经动脉内介入,手术野直视或在CT引导下经皮注入瘤体内部,接受32P胶体或微球(259~685MBq)治疗,通过γ照相机、X线平片及CT来观察抑瘤率、副作用及生存期.结果瘤体内注射32P制剂后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3个月,抑瘤率为96.6%,完全抑制16例占53.3%,部分抑制13例占43.3%.其中1例右叶肝癌患者已带瘤生存至今94月.仅1例治疗无效,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肺显影、肝功能衰竭死亡.未出现其他明显副作用.病理检查结果表明,瘤体高度纤维化,内见坏死区,外层形成完整包膜.结论32P胶体或微球是放射性核素治疗难治性实体瘤的理想药物.合理选择适应证和给药方法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高宏;刘璐;滕皋军;封国生;张士东;童冠圣;郭金和;刘龙;高乃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医源性急性放射病的临床和治疗经验,为事故性放射病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观察41例经过大剂量照射预处理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外周血象、体温和症状,并作统计学比较与相关分析.结果照射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逐渐下降,平均于照后第10天、第13天至低值,分别于第18天、第17天恢复,血红蛋白仅有轻至中度降低.移植后使用rhG-CSF与未使用rhG-CSF患者造血重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前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数与骨髓重建时间呈负相关.照射副作用除常见呕吐、乏力、腮腺肿大、口腔溃疡、肝功异常及皮肤损伤外,25.6%患者照射后体温升高.粒细胞减少或缺乏期感染发生率为63.4%,多为轻度,心脏功能及肾脏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患者均能平稳渡过骨髓抑制期.结论rhG-CSF的应用可明显缩短粒细胞缺乏期,促进骨髓重建;而移植前采集足够数量的单个核细胞是治疗医源性放射病、缩短造血恢复时间的关键;严格实行全环境保护和及时、联合、足量应用抗生素的原则为医源性急性放射病患者能够顺利渡过极期、减少感染等合并症提供了保证.
作者:克晓燕;贾廷珍;王继军;马兰;肖辉;王良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电磁波照射时大鼠的电磁模型,并计算大鼠体内的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分布.方法在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建立大鼠三维模型而获得的电磁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某一电磁波照射条件下大鼠体内SAR.结果利用建立的大鼠电磁模型计算了电磁波照射时体内的平均SAR和SAR分布.结论所建立的大鼠电磁模型可以用于电磁波照射时SAR的计算,为相关的电磁生物效应研究提供一个参数.
作者:谢昇;王健琪;李静;温泽锋;李杰;张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根据国家标准[1,2],要求对建筑装饰材料进行226Ra、232Th和40K的放射性比活度定量检测.为此,笔者使用自行研制的以碘化钠晶体[NaI(Tl)]为探测器的低本底多道γ射线能谱仪进行建材样品的放射性测量,研究了谱线分析方法,编写了谱线分析软件.
作者:侯胜利;樊卫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增强特征及增强扫描技术在胃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对照分析50例胃癌患者的CT增强表现和术后的病理结果.患者CT扫描前30 min饮水1000~1500ml,扫描前5~10 min肌注山莨菪碱10 mg,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胃癌的CT表现为胃壁局部或弥漫性增厚、软组织块影和固定的狭窄胃腔,部分病例合并癌性溃疡,并侵犯邻近组织,可有邻近或远处淋巴结肿大转移.病灶好发于贲门和胃窦部,增强扫描时病灶较平扫更明显,并有显著强化.CT分期的准确率达86%,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率为60%.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是诊断胃癌和对胃癌进行分期的一种可靠方法,有助于临床更好地治疗胃癌患者.
作者:魏文洲;于皆平;李俊;刘昌盛;郑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作为一种口服阴性造影剂在改善磁共振图像质量的应用.方法共收集患者50例,其中20例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20例泌尿系统水成像(MRU),10例为盆腔成像.口服枸橼酸铁铵(3 g:600 mg/包)前、后以相同采集参数行磁共振成像,均采用GE 1.5 T磁共振机.并对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口服枸橼酸铁铵15 min后行MRCP成像,可有效消除胃、十二指肠内液体对图像的干扰.40min到1h左右内分2次口服枸橼酸铁铵后行MRU和盆腔成像,可消除部分空肠、回肠、结肠内液体对图像的干扰.结论枸橼酸铁铵作为一种口服阴性造影剂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可以改善MRCP、MRU及盆腔的图像质量.
作者:李金锋;刘铁芳;梁燕;马林;郭行高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胰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1年的生存率为21%,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生存期为6~10个月,已有远地转移者生存期仅在半年以内[1].临床确诊多数为晚期,手术切除率低,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常规放化疗效果也不理想[2],死亡率高[3].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4月采用动脉灌注化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胰腺癌1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志华;赵瑞琴;朱利民;范文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目前,关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一般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肿瘤的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由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复杂性、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性,造成现有的治疗普遍存在较大的缺陷.如外科治疗,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去除肿瘤的发生因素,复发和再发都是其不可跨越的障碍;而临床效果显著的放、化疗,则是依赖于使细胞产生不可修复的DNA损伤而走向凋亡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由于放、化疗缺乏靶向性,在大量肿瘤细胞死亡的同时,部分正常的组织细胞也受到损害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人员发现:控制细胞增殖的关卡--细胞周期检定点(checkpoint)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中存在差异,从而使细胞周期检定点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朱应葆;钱鑫;贾廷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对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9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预防性用药组;B组:治疗性用药组;C组:对照组;每组30例.用药组将rhEGF喷于受照射区的口腔黏膜表面,每天3~4次,对照组仅用多贝氏液漱口,每天3~4次.A组用药与放疗同期进行,B组用药待Ⅰ级放射性口腔炎出现后进行.评价3组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A组73%(22/30)的患者放射性口腔炎出现在放射剂量≥10Gy后,而C组83%(25/30)出现在<10 Gy时,A组和B组的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A、B、C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29/30)、96%(29/30)和37%(11/30).用药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组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时间平均≤7 d,对照组≥10 d.结论预防性应用rhEGF可推迟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均可降低Ⅲ、Ⅳ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率,并能促进放射性口腔炎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崇锦;郭俊兵;陈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女性骨盆中的应用.方法30例志愿者用16层螺旋CT行女性骨盆扫描,分别采用低剂量扫描(Care Dose)和传统方法扫描,将两组女性骨盆图像按各影像颗粒均匀性、解剖结构细节、界面清晰度和有无伪影等评定图像质量.同样对两组的CT检查辐射剂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扫描方法对女性骨盆图像质量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剂量扫描与传统扫描相比,辐射剂量大大降低(P<0.01).结论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女性骨盆图像质量不下降的同时,可以较传统CT扫描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苗英;钱玉娥;张月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脐血进行系列研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分离新鲜脐血单个核细胞,未行或行低剂量60Co γ射线62 mCy照射,并用3H-TdR掺入和释放法、ELISA分析、流式细胞仪、MTT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测定等方法对脐血量、单个核细胞(MNC)数量、活性MNC百分率、CD34+细胞数及其与新生儿月龄、性别、脐血血象及产妇年龄关系、脐血T淋巴细胞、NK细胞活性、低剂量照射脐血后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变化、脐血清集落刺激活性物质和临床用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进行了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每份脐血在100~150 ml范围内占95.4%,其量与MNC无相关性,存放在6℃冰箱3 d以内较适宜,活性MNC在91.2%以上;脐血中CD34+细胞数除与性别相关外,与其他因素无相关性;脐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偏低,低剂量照射能提高其活性;脐血清富含细胞集落刺激活性物质,以IL-3为主;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输注脐血可提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水平.结论由于以上诸多优势,故脐带血具有临床应用的广阔前景.
作者:贾廷珍;刘长安;杨光;严智昌;陈旭芳;李惠平;马力文;张淑兰;王保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水平,我们于2004年参加了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计盲样比对,现将比对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丽;邱雪英;顾祖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Voevodskaya等[1]用电子自旋共振捕集技术首次在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后于肝、肾、脾等组织中检测到一氧化氮(NO).并认为NO的产生与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升高有关.随后大量研究资料证实X或γ射线可诱导小鼠组织中iNOS活性升高并产生大量NO,并且iNOS活性在照射3~4 h后升高明显[2-4].但是,有关重离子能否诱导小鼠组织中iNOS活性的报道较少.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介绍用12C6+重离子整体照射小鼠4 h后,诱导小鼠肝组织中iNOS活性的变化.
作者:杨英杰;高刚;苏旭;李文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HRAD17在DNA辐射损伤修复及辐射诱导的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对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和人宫颈癌HeLa细胞均分别转染pDOR-neo载体,pDOR-HRAD17s(正义)和pDOR-HRAD17a(反义)质粒,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转染后各组细胞去血清培养48 h同步化后给予60Co γ射线10 Gy照射,吸收剂量率为2.54 Gy/min,加入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并于0、6、12、14、36和48 h收集固定细胞,碘化丙啶(PI)避光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DNA量.结果在辐射损伤后,转染正义HRAD17的成纤维细胞主要发生G1/S期阻滞,转染正义HRAD17的肿瘤细胞主要发生G2/M期阻滞;转染正义HRAD17的细胞凋亡比例降低,转染反义HRAD17的细胞凋亡比例升高.结论HRAD17同时参与细胞周期G1/S和G2/M期阻滞,并抑制辐射损伤诱导的细胞凋亡.
作者:钱鑫;韩云;孙艳;杨业鹏;朱应葆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