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德
笔者于1997年9月~2002年4月收治肺癌患者71例,其中43例接受放射治疗配伍化学治疗,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43例肺癌患者,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31~74岁,平均52岁.原发肿瘤均经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其中小细胞肺癌7例,非小细胞肺癌36例(鳞癌19例,腺癌13例,分化差的癌4例).脑转移均经过CT或MRI检查所证实,其中孤立性单个病灶8例,其余35例均为多发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四肢乏力、意识障碍、视力改变等神经症状.卡氏评分(KPS)≥50,随访1年以上,随访率达100%.
作者:叶宏勋;刘阳晨;高飞;赵莺;周绍兵;尹晓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放射治疗是临床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疗设备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经过放射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但同时可能诱发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我科1972年至今观察到放射治疗所诱发的癌症(RIC)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延条;陈晓燕;田世禹;李建彬;梁超前;韩大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放射照相用胶片剂量仪(radiographic film dosimetry)是一种重要的二维剂量仪.广义上,胶片剂量仪应该包括胶片、数字化仪和冲洗机3个部分,它的空间分辨率高,可以用来快速获取照射野的二维剂量分布,因此,对于肿瘤放射物理学中的常规剂量测量和放射治疗计划尤其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的剂量验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笔者拟对放射摄片用胶片剂量仪在肿瘤放射物理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金利;傅小龙;蒋国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床边X射线机对出现严重昏迷、脑血管意外、脑外伤、严重颈椎骨折、非典和禽流感等病人具有非常重要诊断意义.为了确保床边X射线摄片质量,笔者就100例床边X射线机摄片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水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天然石材作为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建筑材料(如建筑主体材料和装饰石材)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水平已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环保检测人员的高度重视[1-5].为了解西安市常用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及40K含量的总体水平,笔者于2002年7月和2003年4月对西安市的建材市场、建筑工地建材进行了采样.对所采样品分析了其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含量,同时根据国家新颁布的<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2001)标准进行了分类分析[6].
作者:卢新卫;张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放疗对喉癌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放疗后喉癌复发原因.方法通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27例患者放疗前、放疗后和复发后喉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放疗前相比,放疗后喉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喉癌放疗后局部组织中Bax蛋白表达与复发的时间长短有关(P<0.05).结论喉癌组织内Bcl-2和Bax蛋白表达参与了放疗引起的细胞凋亡过程,局部组织内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喉癌复发时间有关.
作者:王明方;胡惠玲;邢鲁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组织块培养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鼻咽肿瘤组织SF2值对肿瘤放射效应的预测价值.方法用组织块培养图像分析技术测定46例鼻咽癌患者新鲜的鼻咽部活检病理标本的SF2,并用CT和临床体检手段评估患者放疗过程中的鼻咽部肿瘤消退情况和颈部转移淋巴结消退情况,以放疗结束后3月时CT和临床资料评估即时疗效.结果46例活检肿瘤组织的SF2与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剂量、转移淋巴结全消退剂量、40Gy时鼻咽部肿瘤消退比和40Gy时淋巴结消退比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881(P<0.01)、0.751(P<0.01)、-0.733(P<0.01)、-0.609(P<0.01).按SF2的中位数值分组,SF2高组和低组之间的上述观察指标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时SF2值低组患者的即时疗效明显优于SF2高组.结论鼻咽肿瘤组织的SF2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肿瘤的放射效应,其值越小肿瘤消退越快,肿瘤放疗的近期局控率越高.
作者:江浩;夏云飞;刘秀芳;钱剑扬;梁永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以往测量大水面和低空的宇宙辐射时,采用高压电离室和闪烁辐射仪的联合测量方法.根据两种仪器对宇宙辐射及γ辐射响应的显著不同,来扣除γ辐射对高压电离室读数的贡献.测量12 km以上的高空宇宙辐射时,只能用歼教机载轻便的FD-3013进行测量.这是因为国内运输机的飞行高度高可达12 km左右,而歼教机可飞行的更高,但歼教机舱内空间小,不可能再用RSS-111测量.笔者探讨了用FD-3013测量宇宙辐射的方法及其如何扣除歼教机本身的γ辐射对仪器读数贡献的问题.
作者:王建超;王其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总的5年生存率达50%左右,早期患者可达到80%左右[1],大量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时间.因此对放射治疗造成的遗传学损害应给予高度重视.笔者通过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和口腔黏膜上皮脱落细胞(BMC)微核率、染色体畸变和hprt基因突变等,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遗传学指标损伤进行初步研究.
作者:庞学利;孙华明;肖红;王希;曹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微波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在享受其带来巨大好处和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微波污染的严重危害.尤其是随着网络、通讯、广播、电视、工业电器设备、家用电器的普及和这些设备功率和频率的日益增多,它们所发出的电磁辐射强度也日益增高,已成为损伤人类健康的物理因素之一.心脏作为对微波辐射较为敏感的靶器官之一,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笔者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潘敏鸿;彭瑞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1月笔者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联合对广西17家医院中的25台放射治疗机的输出量进行了质量核查,核查率覆盖了全区放疗机的75.8%,代表了广西的放射治疗质量水平.
作者:黄丽华;张会敏;杨挺;罗素明;何志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修复可能的机理.方法取5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进行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总吸收剂量为6.0Gy,吸收剂量率为0.56 Gy/min,照射后分别胃饲相同剂量(2 mg/只,2次/d)的生理盐水和川芎嗪,分别于照射后第3、7、14天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检测骨髓组织中造血组织面积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骨髓单个核细胞PE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川芎嗪组第3、7、14天BMNC计数及骨髓造血组织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川芎嗪组VEGF、PECAM-1的表达水平在第3、7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第14天其表达降低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增强骨髓中黏附分子PECAM-1和VEGF的表达,以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后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修复.
作者:刘振芳;孙汉英;刘文励;李春蕊;谢大兴;吴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Luckey[1]1980年发现低剂量辐射能诱导机体适应性反应,近年来刘树铮教授等亦通过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证实了低剂量辐射能提高机体免疫[2-5].常规60Co放射治疗机输出剂量率为1.33 cGy/s左右,以时间秒为小单位放疗,并存在进出源的终端滞后效应,故一般每野照射时间需大于30 s才能在0.5%误差范围内定量靶区剂量.
作者:窦绍宇;李涛;吴大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103Pd放射性支架对兔腹主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Bax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机理.方法将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随机分为普通支架组及103Pd放射性支架组,设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3、7、14、28和56 d取材,进行病理形态学研究,并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测定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中Bcl-2 mRNA及Bax mRNA的表达.结果光镜下发现,放射性支架组管腔狭窄程度明显低于普通支架组,术后第56天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28 d普通支架组与放射性支架组Bcl-2 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而放射性支架组的表达则较普通支架组降低(P<0.01).Bax mRNA的表达,术后第3~28天两支架组均超过对照组,而放射性支架组的表达较普通支架组显著增加(P<0.01).Bcl-2 mRNA与BaxmRNA的比值显示,普通支架组术后第3、14和28天均大于对照组(P<0.01),放射性支架组虽也大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28天,放射性支架组的比值均小于普通支架组(P<0.05).结论103Pd放射性支架增加细胞凋亡的Bax mRNA表达,减少抑制细胞凋亡的Bcl-2mRNA表达,使凋亡细胞比例增加,降低再狭窄的发生.
作者:刘英梅;伍卫;陈筱潮;韦育林;张旭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纹状体属于端脑基底核内的一个神经核团,在维持正常的肌肉紧张度方面起重要作用,胶质细胞参与纹状体生理及病理过程,S-100是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内表达,S-100具有神经保护功能,它可以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促进胶质细胞伸出神经突起.OX-42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中特异表达,可以将OX-42阳性细胞按形态分为静止形小胶质细胞、激活形小胶质细胞、活化形小胶质细胞.
作者:石梅;魏丽春;孙朝阳;刘晓莉;马海昕;陈良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基因组不稳定性是DNA接受损伤因素作用后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它不仅使受损细胞的损伤敏感性提高,加速损伤,而且具有传递性,即:基因组不稳定性所致的遗传效应并不是出现在受照细胞本身,而是以加强自发突变的形式表现在受照的子代细胞中[1].邻苯二胺是药物合成、染料、杀虫剂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副产品,是一种强的化学诱变剂[2].本实验主要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对化学诱变剂邻苯二胺(o-PDA)处理的CHL细胞及其经再次染毒子代细胞的彗星尾长进行测定与分析,初步探讨o-PDA诱发的CHL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
作者:沈波;王仲文;邢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放射或放射联合泰素对鼻咽癌细胞抑癌基因p57ki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鼻咽癌细胞照射前后p57ki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57kip2蛋白在鼻咽癌细胞中弱阳性表达,单纯照射组和照射联合泰素组可见p57kip2蛋白在照射后随吸收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其表达均上调(P<0.01),照射联合泰素组的p57kip2蛋白表达比单纯照射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放射或放射联合泰素对鼻咽癌细胞抑癌基因p57kip2蛋白表达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作者:孙银萍;胡国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996年1月5日吉林发生一起误拾192Ir源辐射事故,造成1人患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极重度局部放射性损伤.笔者曾报道了该病人受照后早期(半年内)淋巴细胞微核(MN)分析及生物剂量估算结果,本文用胞浆分裂阻滞微核(CBMN)法继续对该病人受照后1~5年淋巴细胞MN进行了动态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姚波;蒋本荣;卢淑娟;艾辉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高层建筑物使用的轻质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含量一般都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渣.贵阳市早期的高层建筑物几乎都使用的是这类建筑材料,致使这类建筑材料的放射性严重超标.为此,笔者调查了贵阳市正在施工的10栋高层建筑物,进行了室内γ剂量率和相应的建筑材料的核素比活度分析.对于显著超标的墙体,按照辐射防护基本原则提出了建议.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殷毅;魏复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突发核与放射事件时,往往危害人数多,波及面广,除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外,还会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和社会经济秩序紊乱.为了有效地应对并及时控制核与放射突发事件,防止事态扩大,保证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必须做好核与放射突发事件的医学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
作者:刘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