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的辐射剂量监测

李强;姚怀玉

关键词:肠套叠, 空气灌肠整复, 诊断与治疗, 严重并发症, 影像方法, 危及生命, 外科医师, 射线, 辐射剂量, 透视下, 急腹症, 腹膜炎, 放射科, 肠坏死, 肠穿孔, 性腺, 患儿, 国内, 测报
摘要:小儿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与治疗,会引起肠坏死、肠穿孔和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长期以来,国内外的放射科和外科医师在不断探索,寻找恰当的影像方法,在X射线透视下空气灌肠整复肠套叠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X射线对小儿性腺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此,我们通过对本院50例肠套叠患儿的空气灌肠整复的辐射剂量连续监测报道如下.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墙体建筑材料的放射性水平

    近几年来,新型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问题倍受社会关注,为此我们对贵州省境内使用的各种新型墙体建筑材料进行了放射性水平的调查监测,其中相当一部分建材产品放射性指标较高,个别产品超过国家标准5倍以上.生产企业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调整产品配方,掌握掺人工业废渣比例,使进入市场的建材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因此,合理使用工业废渣和控制此类产品的放射性水平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作者:李舟;刘勇;魏涛;杨再新;殷毅;聂炜;杨忠;陆文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地甘口服液对辐射损伤小鼠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地甘口服液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周期素基因(cyclinD1)及凋亡相关基因(bc1-2和bax)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建立辐射损伤模型(一次性用直线加速器给予6.0 Gy的X射线照射),喂饲小剂量100%和大剂量200%的地甘口服液每次0.2 ml/10 g小鼠,每日2次.第9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cyclinD1、bcl-2和baxmRNA的表达.结果地甘口服液组与对照组比骨髓细胞促凋亡基因bax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而cyclinD1和bcl-2m-RNA的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中药复方地甘口服液抗辐射损伤可能是通过上调细胞周期素基因cyclinD1和bcl-2的表达及降低bax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造血细胞的增生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保护机体的目的,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何东初;王晓红;何辉;陈如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铁路行李包X射线检查放射防护分析

    为了解柳州铁路局X射线行李包检查机的使用及放射卫生防护情况,以作出相应的安全性规范建议及制定必要的防护措施.笔者于2001年3~11月对柳州铁路局辖区所有正常使用的X射线行李包检查机的X射线防护性能进行检测,并对X射线行李包检查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忠革;雷建华;陆建芬;劳建成;李俊洁;王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基因不稳定性在辐射致癌中的作用

    癌症的发生是机体接受辐射照射后所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它是一个经历了从正常到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终发展成为转移癌的多阶段、多步骤的动态过程.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已经发现辐射具有致癌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放射性核素广泛应用,辐射作为致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所引起的远期效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者:沈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IL-12和CD2、CD48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低剂量辐射(LDR)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2的影响,同时观察胸腺细胞CD2及腹腔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48的变化并分析其与IL-12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Northernblot和ELISA检测了0.075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IL-12转录水平、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CD2、CD4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IL-12的改变:0.075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1 h巨噬细胞中IL-12、p35及p40亚基mRNA水平均迅速升高,分别达到假照组的131%和192%(P<0.05),而后开始回降直至照后16~48 h恢复正常;巨噬细胞分泌IL-12在照后4~8 h明显增高(P<0.05).(2)CD2、CD48表达变化:0.075 Gy X射线照射后4 h胸腺细胞CD2表达即开始升高,至8 h达峰值(P<0.05~0.01);巨噬细胞CD48表达在照射后2 h开始升高,至48 h仍明显高于假照水平(P<0.05~0.01);4 h量效结果显示,50,75,100和200 mGy 均使CD2、CD48表达上调(P<0.05).结论LDR可引起IL-12表达上调,CD2、CD48分子与IL-12的变化具有一致性,提示两者可能参与IL-12的免疫调控.

    作者:刘晓冬;马淑梅;吕喆;刘淑春;刘树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胸部应用

    1990年Naidich等[1]率先提出低剂量CT扫描技术,1995年Mayo等[2]的研究表明,当毫安秒低于80mAs时,图像质量有显著下降.

    作者:宋喜明;张天柱;杨留成;张颖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褐藻糖胶对照射大鼠免疫功能和淋巴细胞凋亡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褐藻糖胶对受γ射线照射大鼠免疫功能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不同剂量褐藻糖胶经口给予实验组大鼠,连续给药10 d后行一次性60Coγ射线照射,18 h后测定各组大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并测定大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100mg/kg褐藻糖胶即能显著提高照射后大鼠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含量,增强大鼠迟发性超敏反应,抑制照射后脾淋巴细胞凋亡,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褐藻糖胶是一种抗照射免疫调节剂,对照射后大鼠的免疫系统具有恢复作用,其抗照射作用与抑制淋巴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吴晓旻;杨明亮;黄晓兰;阎俊;罗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组合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辐射剂量的测量

    集装箱检查系统是一种不需开箱检查的非接触性无损伤检查装置,无放射性污染,是海、陆、空路进口物品入境关口检查走私的一种有效手段.组合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的加速器辐射源为6 MV X射线,综合考虑集装箱扫描影像、辐射源的线质和输出量及屏蔽防护,组合移动式系统更适合于集装箱检查,它以可拆装的屏蔽板组合成检查场所的屏蔽墙体,形成有效管理的工作场所,并保持移动式可拆卸迁移的特点.该组合移动系统的建立对加强港区物流监控,强化海关对集装箱监管力度,提高港口通关速度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继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磁场医用诊断磁共振设备运行中应注意问题

    通常低场磁共振机(0.3T以下)主要采用铁、钴镍金制成的永久磁体,它虽然重量大(可达10吨左右),对外界磁场的干扰和环境温度比较敏感,但由于永久磁体便于安装和匀场,运行成本低,易于人工控制和维护,成像质量较好等优点,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作者:邵东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铅橡皮对电子线的防护效果

    直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etectron beam)在临床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加速器电子束照射时均配有标准射野尺寸的限光筒(treatment cone),在实际的临床使用中,为了使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的投影相一致,需要附加铅块或铅橡皮来改变限光筒的标准射野形状.电子线限光筒末端与标称SSD距离处有5 cm的空气间隙,铅橡皮既可放于限光筒末端也可直接放于病人体表被遮挡的位置[1-2],研究分析铅橡皮放置位置的不同对电子线防护效果的差异,对照射野周围组织的辐射防护,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单国平;严英师;徐明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电离辐射对胸腺细胞及脾细胞p16、CyclinD1、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小鼠胸腺细胞及脾细胞中p16、CyclinDl及CDK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时效实验证实,2.0 Gy X射线全身照射后8,24及48 h,胸腺细胞p16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分别P<0.05、P<0.0l及P<0.05);照射后24 h,脾细胞p16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然而,照射后8~24 h,胸腺细胞CDK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照射后8~72 h,脾细胞CDK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量效实验证实,1.0,2.0及4.0Gy全身照射后24 h,胸腺细胞及脾细胞p16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P<0.01).然而,2.0 Gy照射后胸腺细胞CDK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0.5~6.0Gy照射后脾细胞CDK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研究还发现,胸腺细胞及脾细胞中CyclinDl蛋白表达于照射后均明显降低.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胸腺细胞及脾细胞中p16蛋白表达增高.p16-CyclinD1/CDK4通路可能在X射线诱导胸腺细胞G1期阻滞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鞠桂芝;王晓梅;付士波;刘树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7721细胞细胞周期及p53、Ku70和Ku80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7721细胞(人肝癌细胞)细胞周期和p53、Ku70和Ku80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肝癌细胞株7721为研究对象,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拟合出7721细胞的剂量存活曲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75 mGy X射线照射后7721细胞周期变化;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7721细胞p53、Ku70和Ku80基因在75 mGy X射线照射前、后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75 mGyX射线照射后0.5~6 h,7721细胞S期延长(P<0.05).p53、Ku70和Ku80基因的表达照射前与照射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7721细胞在75 mGy X射线照射后,未出现G1期阻滞,p53、Ku70和Ku80基因在照射前、后表达无明显变化,是由于这些基因自身存在缺陷或激活机制存在缺陷所致.

    作者:郭卫东;庄永志;程玉龙;贾廷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转录因子NF-κB活化及其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转录因子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探讨NF-κB结合活性信号传导通路的机理.方法采用凝胶电泳移动变化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X射线照射后EL-4细胞NF-κB DNA结合活性的时程变化及p65核转位、I κBα水平的变化,同时用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法将空质粒和NF-κB-荧光素酶表达质粒转染到NIH3T3细胞内,并用PKC信号通路阻断剂Calphostin C处理,检测受照后其荧光素酶的表达变化.结果0.075 Gy X射线照射可诱导NF-κB、p50/p65和p50/p50活性增强,而前者活性增强更明显.这种转录激活能力的增强,涉及到辐射诱导的p65核转位和IκBα水平的变化,表现为受照后p65亚基核阳性率明显升高,而IκBα水平的变化正相反,在照后4 h分别达到峰值和低谷.而且PCK信号通路阻断剂Calphostin C可降低0.075Gy照射对NF-κB的活化效应.结论低水平照射诱导NF-κB的迅速活化,而且可能通过PKC通路,进而调节细胞因子等特异基因的表达,促使免疫功能增强,这可能是低剂量辐射兴奋效应的机理之一.

    作者:金顺子;何淑杰;刘树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唐山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

    唐山市职业病防治院自1998起开始对本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至今已14年,现将(2000~2001)年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素英;李秀梅;李全开;胡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真皮多能干细胞促进大鼠急性放射损伤造血恢复的研究

    目的观察真皮多能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放射损伤后造血恢复的作用.方法分离新生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体外培养至第10代用于研究,观察干细胞层体外对正常大鼠骨髓粒-巨噬系祖细胞和红系祖细胞集落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将真皮多能干细胞经尾静脉输入5 Gv γ射线全身照射的大鼠体内,检测移植后骨髓有核细胞、粒-巨噬系祖细胞集落CFU-GM、红系祖细胞集落CFU-E和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的恢复情况,观察4周后动物的存活率.结果真皮多能干细胞层体外可促进正常大鼠CFU-GM和CFU-E集落的生长;全身输入干细胞促进了5 Gyγ射线全身照射动物的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CFU-GM和CFU-E集落数的恢复.实验组动物4周后的存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真皮多能干细胞具有一定支持造血的功能,可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大鼠的造血恢复,为造血损伤相关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细胞来源途径.

    作者:史春梦;程天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庆大霉素合剂对口腔黏膜放射防护的临床研究

    在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治疗中,急性反应主要是口腔黏膜炎,严重者导致剧烈疼痛,不能咽食,甚至中断放疗.笔者采用庆大霉素合剂漱口液作为一种口腔放射防护药物,取得临床满意效果.

    作者:刘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组质粒p-Egr-p16的构建及在SMMC-7721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

    目的构建重组质粒p-Egr-p16并探讨在SMMC-7721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及抗肝癌的作用.方法用双酶切、粘端连接的方法构建了含有辐射诱导特性的早期反应因子Egr-1和p16的p-Egr-p16的质粒载体,以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重组载体导入人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了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照射转染后的人肝癌细胞p16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和2 Gy照射后不同时间的p16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经研究证实,1~6 Gy照射后p16的转录水平高于对照,在2~4 Gy照射后达到峰值,2 Gy照射后不同时间均有所增高,在照射后24 h增高明显.结论2 Gy60Coγ射线照射后p16基因转录水平在2~24 h呈现时间依赖性的增高,在24 h增高明显,48和72 h逐渐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提示60C0 γ射线可激活早期反应生长因子Egr-1,从而介导其下游基因p16的表达增强.

    作者:刘建香;苏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的细胞周期效应

    电离辐射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是放射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多年来我室大量的研究工作证实,低剂量与高剂量照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明显不同[1].然而,不同剂量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是否符合上述规律尚有待证实.笔者将报道不同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后小鼠胸腺细胞、脾细胞及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效应.

    作者:鞠桂芝;马淑梅;叶飞;付士波;刘树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放化疗保护剂的临床应用

    放疗和化疗目前仍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放化疗难以区分正常的与恶性的肿瘤细胞,因此,与肿瘤治疗相关的副作用不仅限制了治疗的强度,降低治疗的疗效,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刘文超;穆怀光;任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剂量X射线照射选择性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

    目的研究低剂量X射线照射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方法昆明雄性小鼠接受诱导剂量(D1,75 mGy)和攻击剂量(D2,1.0,2.0和3.0 Gy)全身照射.通过不连续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睾丸组织不同种类生精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类生精细胞凋亡.结果当D2照射前6 h给予D1预照射时明显减轻D2对睾丸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凋亡的损伤作用,而对精子细胞和精子影响不明显.当D1和D2间隔3,6,12和24 h,发现D2剂量较小(1.0和2.0 Gy)时,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减少出现较早、较明显,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反之,D2剂量较大(3.0 Gy)时,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凋亡百分率变化不明显.结论低剂量X射线照射可以选择性诱导小鼠睾丸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并与D1和D2间隔时间及D2剂量有关.

    作者:刘光伟;董丽华;刘扬;吕喆;刘淑春;龚守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