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招飞学生基本认知能力测验项目的初步研究

迟冬青;胡文东;马进;李晓京;延艳娜

关键词:心理学试验, 认知, 精神能力, 因素分析, 统计学
摘要:目的 考察为空军招飞一平台新编制的认知能力测验项目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方法 对727名招飞学生进行新编制的10项认知能力测验.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各项能力测验的难度系数分布在0.55~0.89之间,鉴别指数分布在0.20~0.43之间,与现招飞试题基本一致.②除了言语理解与记忆测验外,其他9个能力测验的分半信度都达到了0.70以上.③新编一平台基本认知能力测验,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提取了4个因子:注意-记忆因子、判断因子、思维推理因子和三维空间认知因子. 结论 新编空军招飞一平台能力测验项目整体难度中等,有一定的区分度,信度与效度良好,对部分项目改进后,可用于空军招飞选拔.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特技飞行时心率及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 分析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特技飞行时的心率、心率变异性等指标的变化,研究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劳动特点. 方法 使用“飞行员飞行生理参数记录检测仪”(简称生参仪),记录10名健康男性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在17架次特技飞行过程中的心电信号,分析飞行员心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变化特点. 结果 特技动作时飞行员的平均心率和大心率分别为(92.3±13.2)次/min和(101.2±15.9)次/min,明显高于其他飞行阶段(F=58.479、35.209,P<0.01).代表交感迷走神经平衡性的HRV指标低频高频比值在特技动作时明显增高,与其他飞行阶段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93,P<0.01). 结论 特技飞行时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心率和交感神经调节明显增高,提示飞行员体力和脑力负荷增加.

    作者:郭华;周亚军;郭壁砖;景百胜;李全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空军招飞体检隐性脊柱裂552例分析

    空军从2006年度开始要求对招飞学员进行全脊柱X线检查,我们在2006-2011年度招收飞行学员全面体检时对5456名拟合格应招高中毕业生进行腰骶X线检查,现将隐性脊柱裂检出情况及处置意见报告如下.

    作者:曾勇;王军;张宇哲;荣玉玺;孙荣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飞行人员基质内角膜环植入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直-8空中机械师,飞行时间200 h.于2011年8月大体检时发现左眼角膜混浊、不规则并有上皮植入,局部角膜曲率明显增高;右眼有基质内角膜环(intrastromal corneal ring,ICR).追问病史,患者自诉双眼视力不良(近视约-4 D),因需参加地勤改空勤体检,故于2009年在地方医院行双眼基质内角膜环植入术(未能提供准确的屈光度数、手术时间和手术资料).

    作者:李新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飞行员地中海贫血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歼-7飞行员,飞行时间750 h.2011年7月改装体检入我院.查血常规示:红细胞计数6.48×1012/L,红细胞平均容积68 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22.5 pg,网织红细胞1.17%.血涂片示部分红细胞体积偏小,未见异型红细胞.电泳试验:血红蛋白A 77.6%(正常值94.3%~98.5%),血红蛋白A2 5.2%(正常值1.5%~3.7%),血红蛋白F 17.2%(正常值0%~2.0%).

    作者:熊巍;徐先荣;郑军;刘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招飞学生基本认知能力测验项目的初步研究

    目的 考察为空军招飞一平台新编制的认知能力测验项目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方法 对727名招飞学生进行新编制的10项认知能力测验.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各项能力测验的难度系数分布在0.55~0.89之间,鉴别指数分布在0.20~0.43之间,与现招飞试题基本一致.②除了言语理解与记忆测验外,其他9个能力测验的分半信度都达到了0.70以上.③新编一平台基本认知能力测验,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共提取了4个因子:注意-记忆因子、判断因子、思维推理因子和三维空间认知因子. 结论 新编空军招飞一平台能力测验项目整体难度中等,有一定的区分度,信度与效度良好,对部分项目改进后,可用于空军招飞选拔.

    作者:迟冬青;胡文东;马进;李晓京;延艳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飞行人员风险认知心理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目的 综述与飞行人员风险认知及其心理影响因素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概况.资料来源与选择 该领域的综述、研究报告、标准资料和论著. 资料引用 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38篇. 资料综合 从风险认知概念、特点出发,结合飞行职业特点,提出开展飞行人员风险认知研究的必要性和主要应该关注的问题,从航空危险态度、飞行安全控制点和心理应激等与飞行风险认知关系密切的3个方面论述了飞行风险认知研究的进展情况,并进行了研究展望. 结论 飞行人员风险认知是研究飞行安全行为的重要方法之一,与之相关的心理测量方法和工具不断发展,在飞行安全教育、心理训练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是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作者:刘庆峰;宋华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前庭性飞行错觉地面模拟

    目的 让飞行员在地面上体验模拟飞行条件下的前庭性飞行错觉,观察错觉的诱发率和地面模拟前庭性飞行错觉的效果. 方法 根据前庭性飞行错觉的发生机制,利用飞行错觉模拟器模拟飞行错觉.46名歼(强)击机飞行员进行错觉体验,记录其空间感觉主诉、对自身状态的反馈、自主神经反应及对训练效果的评价. 结果 前庭性错觉总诱发率为91.7%;不旋转错觉诱发率100.0%,反旋转错觉100.0%,Coriolis错觉91.7%,躯体重力错觉78.6%,超重错觉94.4%,眼震效应100.0%.本组飞行员错觉体验率为100.0%.在飞行错觉体验过程中,87.5%人次的模拟错觉体验和眼震效应中没有出现任何急性运动病反应,出现MⅡ反应的只有4人次,占3.3%,且都是一过性的.没有出现MⅢ、MS等级的反应.飞行员认为通过体验对提高飞行错觉认识和防止事故的作用较大. 结论 飞行错觉模拟器能有效地使飞行员在地面上体验模拟前庭性飞行错觉,诱发率高,刺激量适宜,训练效果较好.

    作者:黄炜;于立身;季思菊;李交杰;张刚林;黄佳怡;马志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45名新入职飞行员尿液毒品检测结果分析

    根据《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定》(CCAR-121-R4)[1]及《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CCAR-67FS-R1)[2]等有关规定:取得各级体检合格证应当无物质依赖或物质滥用.南方航空集团深圳公司对新入职的飞行员体检鉴定时,要求进行尿液毒品检测,体检队主检医生根据检测结果给予鉴定结论.现将对45名新入职飞行员尿液标本中吗啡、氯胺酮、甲基安非他明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雪芬;郭俊;农清兰;沈燕;李玉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民航飞行员血脂异常分析

    目的 分析民航飞行员中血脂异常的现状,探讨血脂异常类型分布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参加年度体检,体检结论为飞行合格的409名男性民航飞行员,年龄31~50岁.检测其TC、TG、HDL-C、LDL-C、体重及身高.按BMI分组,BMI≥25 kg/m2为超重组,BMI<25 kg/m2为正常组,比较两组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按年龄分组,分析血脂水平分布特点.结果 本组飞行员血脂异常检出率为68.7%,其中高TG血症检出率高,为44.3%;其次为高TC血症,为38.4%.超重组的各项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混合型血脂异常检出率及总异常率均比正常组高,其中两组间高TG血症、低HDL-C血症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096、11.537,P<0.01).经回归分析显示TG(Y1)与BMI(X)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1=-1.008+0.114X(t=5.64,P=0.000);HDL-C(Y2)与BMI(X)呈负相关,其回归方程为:Y2=2.045-3.36×10-2X(t=6.435,P=0.000).本组对象中未见血脂水平与年龄相关. 结论 应对血脂异常飞行员,尤其是超重的人员,运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与药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血脂调控.

    作者:李婷;张莹;朱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民航飞行员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放飞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汉族,空客-A330飞行员,飞行时间15 000 h.1998年9月始自觉上腹隐痛,未引起注意.4个月后症状加重,伴黑便1周,住院治疗.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明显压痛点,肝脾未触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胃镜检查示胃窦部肿物,病理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行胃大部切除术、毕-I式胃肠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行6个疗程化疗及干扰素治疗,CT复查无明显异常.此后曾4次住院全面复查,均未见异常.

    作者:李新梅;石动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晕厥停飞飞行员椎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因晕厥导致停飞的军事飞行员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及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的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66例因晕厥停飞的军事飞行员的椎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停飞组),70例健康体检的飞行员为对照组. 结果 66例因晕厥停飞的飞行员中,37例椎动脉存在异常,其中椎动脉血流流速降低27例;血流量减少32例;椎动脉内径≤3.0 mm者29例,而其中内径≤2.5 mm有5例;走形异常者6例.停飞组椎动脉的各项值均低于对照组,并且除右侧椎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左侧椎动脉内径、流速和血流量及右侧椎动脉流速和血流量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t=4.048~7.223,P<0.01);但停飞组内左右侧椎动脉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停飞组飞行员合并颈椎X线摄片改变的比例较高,占45.5%. 结论 因晕厥导致停飞的军事飞行员的椎动脉先天异常所占比例较低,但血流动力学(流速降低、血流量降低)异常者所占比例较高,而且合并颈椎X线改变的比例较高,应注重飞行员颈椎的保护及锻炼,早日将椎动脉的超声检查列入到招飞体检的检查项目之中.

    作者:姚克纯;李文秀;郭蕾;吴迪;李利;刘淑萍;邵波;张龙方;刘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招飞体检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9岁,应届高中毕业生,2012年3月参加招飞体检,身体发育正常,体育活动无不适感.内科查体:血压14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89次/min,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片心肺无异常.其他科室检查正常.平静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导联QRS呈rS型,r波有切迹,V5、V6导联终末向量无增宽,QRS波时限<0.12 s.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后2 min V1导联心率125次/min,第5个QRS波呈rsR'型,r<R',V5、V6导联终末向量增宽为0.06 s,QRS波间期长于0.12 s;运动后4 min,V1导联心率115次/min,QRS波呈rsr's'型,r>r',较运动前出现r ',V5、V6导联终末向量无增宽0.02 s,QRS波间期短于0.12s,ST-T正常.诊断: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结论:招飞不合格.

    作者:宋平;刘卫民;厉淑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飞行员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8岁,运-7 飞行员,飞行时间700 h,因精索静脉曲张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除B超显示精索静脉曲张外,无阳性体征.无既往输血史及传染病史.曾参加过献血,血型为B型.入院后血型检测,采用抗A、抗B血型正定型试剂(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人ABO血型反定型红细胞试剂(上海红十字血液中心生产)、RhD(免疫球蛋白M)血型定型试剂(Biotest公司生产),检测结果如下:ABO正定型:抗A(-)、抗B(+);ABO反定型:A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O型红细胞(-);RhD(+).该飞行员ABO血型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为AB型,RhD阳性.

    作者:赵青平;李卫东;薛红;贾淑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飞行人员房间隔缺损常见类型的医学鉴定

    目的 分析房间隔缺损常见类型的航空病理生理学意义,探讨房间隔缺损飞行人员的检查、治疗及医学鉴定方法. 资料来源与选择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及体检标准. 资料引用引用国内外文献37篇. 资料综合 飞行人员常见房间隔缺损类型为卵圆孔未闭及继发孔型缺损.航空环境下可能出现右向左分流、反常性血栓、气栓及抗荷缺氧耐力下降.经食道超声检查可确诊,利用经颅多普勒进行发泡试验可供筛查.导管介入封堵已成功用于治疗.国内外均有治疗后特许飞行合格的个案. 结论 在招飞及飞行学员进入飞行部队前进行房间隔缺损筛查有意义.无症状的卵圆孔未闭可予飞行合格,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后,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飞行合格.

    作者:崔丽;徐先荣;郑军;李利;黄丛春;孙津津;王海音;王建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歼(强)击机飞行员腹部超声异常特点及医学鉴定

    超声检查是飞行员年度体检必查项目之一,具有准确性高、简单快捷、无创伤、可重复的优点,是发现飞行员、胆、脾、胰和肾等脏器疾病的重要方法.笔者对396例歼(强)击机飞行员超声异常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伟川;李艳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红景天提取物对大鼠+Gz暴露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红景天提取物对大鼠+Gz暴露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 方法 雄性SD大鼠72只,按体重编号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捆绑组、+10 Gz组、复方红景天低(0.75 g/kg)、中(1.5 g/kg)、高(3.0 g/kg)剂量组,每组12只.复方红景天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复方红景天提取物灌胃,其他各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连续14d.14d后,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捆绑组动物只做捆绑应激,其他4组均进行+10 Gz暴露.暴露后,迅速处死动物并收集血清进行SOD活性、MDA含量检测. 结果 大鼠体重均增加,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捆绑组、+10 Gz组、复方红景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的S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组SOD活性变化不明显.中、高剂量组SOD活性明显高于捆绑组和+10 Gz组(P<0.01).与+10 Gz组比,中剂量组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他各组MDA含量无明显变化. 结论 中等剂量的复方红景天可增加+Gz暴露后大鼠血清SOD活力,降低MDA浓度;对+Gz所致机体氧化应激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作者:辛益妹;张清俊;葛华;詹皓;王永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飞行人员年度体检病症分析

    目的 了解飞行人员的患病情况,探讨常见病症分布特点和发病规律. 方法 对1289名飞行人员年度体检检出的病症进行统计分析.将飞行人员按年龄分组:Ⅰ组22~30岁,Ⅱ组31~35岁,Ⅲ组36~40岁,Ⅳ组41~45岁,Ⅴ组46~57岁.比较不同年龄组病症检出情况,分析脂肪肝、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及肝功能异常的关系. 结果 ①检出率居前10位的病症分别是高甘油三酯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肝功能异常、胆囊息肉、混合型高脂血症、肝囊肿、高胆固醇血症、肾囊肿和肝血管瘤.②不同年龄组飞行人员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脂肪肝、胆囊息肉、肝囊肿、肾囊肿和肝血管瘤检出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③患有脂肪肝者患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肝功能异常的比例与无脂肪肝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816、25.103、50.036、35.459,P<0.01);患有高尿酸血症者患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比例与无高尿酸血症者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 =16.062、6.273,P<0.05). 结论 飞行人员年度体检检出病症以脂类和嘌呤代谢性疾病,以及肝、肾囊肿等异常为主;病症检出率与年龄相关;脂肪肝、血脂异常、肝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之间密切相关.

    作者:刘军;李中正;刘梅;王爽;张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空中机械师红斑狼疮一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9岁,直-8空中机械师.飞行时间60 h.2010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散在红斑,半月后出现发热(体温37.1℃~37.5℃),全身无力、酸痛、关节痛、出汗、口干、刷牙时牙龈出血、体重减轻等症状.6月下旬体温达38.5℃,面部红斑增大,融合成片,体重减轻5~6 kg.入院后查体:体温37.1℃,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作者:高燕;吴桂云;朗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航天服低压试验人体回心血流气泡信号监测

    减压气泡是减压病发生的始动因素,实时监测减压气泡有利于预测减压病的发生,对减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常用的气泡检测方法主要通过人的听觉去辨别气泡检测仪检测到的减压气泡音,并对气泡进行分级,这种检测方法有一定主观性.本试验监测了人体穿着航天服在低压暴露期间的人体回心血流减压气泡信号,并通过气泡识别系统以图形方式记录了气泡信号波型,增加了气泡信号检测的客观性,有利于气泡检测的分级判断.下面介绍本试验的气泡检测方法及主要检测结果.

    作者:张静雪;刘钢;彭远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民航飞行员耳硬化症的分级鉴定与管理探讨

    耳硬化症是以原发性迷路包囊骨海绵样变性为病理特征的内耳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缓慢进行性听力下降,也可因病变侵犯部位与范围的不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晚期病变侵及前庭神经可能产生眩晕症状.耳硬化症的发病率随不同种族和地区而不同,欧美发病率较高,杨伟炎[1]曾报道我国发病率为5/2400.

    作者:艾星;杨剑;杨秀云;马峰杰;王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