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T管留置治疗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1例

孙文;方剑波;黎建福;苏光建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 双T管留置, 胆囊炎
摘要:十二指肠憩室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饱胀、隐痛、多因进食加重、呕吐缓解。确诊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钡餐及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本文对1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漏诊的原因,并给予双T管留置治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正常范围同型半胱氨酸不同水平与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范围同型半胱氨酸不同水平与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试验组,分不同亚组,收治非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50例为对照组,比较初发和复发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不同类型脑卒中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栓组、栓塞组和腔梗组)的血浆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初发组血Hcy水平低于复发组(P<0.05)。结论:正常范围内,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仍是复发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杜帅;刘佳;马娜;孟新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初治菌阳老年肺结核19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初治菌阳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痰菌检查、并发症、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等。结果: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影像以多肺区病变为主。合并症以慢性支气管炎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以药物性肝损害多见。结论:多数老年肺结核患者症状不典型,以咳嗽、咳痰为主。

    作者:石学萍;王堃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老年心外手术后患者在ICU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心外手术后患者在ICU发生谵妄情况的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治心外手术后出现谵妄老年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合并重要脏器障碍、性别、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后带气管插管时间为术后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是包括生理机能、环境、心理因素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带管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女性可能更易患术后精神障碍,应对这些患者早期给予关注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陈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临床药师为临床药学服务的分析

    目的:查找大量的相关文献,并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和研究,再结合临床药师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临床药师服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进行分析,分析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应用中的价值。

    作者:卓丽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赖氨肌醇维B12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赖氨肌醇维B12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6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赖氨肌醇维 B12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两组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肌醇维B12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郑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非洛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2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压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治疗后,观察组对血压的控制能力提高,对照组无变化。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相颖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硬膜外麻醉在椎间孔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低浓度局麻药的硬膜外麻醉(EA)与局麻(GA)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症(PTED)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PTED患者30例,平分为EA组和GA组,比较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疼痛程度和阿片类药的用量。结果:GA组术中患者疼痛剧烈常需静脉注射阿片类药减轻痛苦,因术中不能耐受疼痛而改全身麻醉下行开放手术1例,EA组选择低浓度小剂量局麻药,镇痛完善,术中疼痛不适程度轻,阿片类药用量少,两组病例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术中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疼痛程度和阿片类药的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低浓度局麻药的硬膜外麻醉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局麻。

    作者:付志权;赵光;甘奇;国小青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妊娠晚期胎膜早破1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对母婴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晚期胎膜早破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176例。结果:在176例产妇中,因分娩困难行助产术8例,转手术产3例;产后出现感染症状2例。而新生儿出现窒息者2例,感染者4例。结论:胎膜早破是妊娠晚期的高危因素,对母婴及分娩过程均有不利影响,临床应加强监护并及时处理。

    作者:蔡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加替沙星联合痰热清治疗上呼吸道感染78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联合痰热清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4.5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加替沙星0.4 g,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6.7%。结论:加替沙星联合痰热清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段文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在心力衰竭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在心力衰竭预后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心力衰竭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组35例、心功能Ⅲ级组38例和心功能Ⅳ级组31例。收集健康体检者9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力衰竭患者的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的检测结果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在心力衰竭的预后评价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夏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受心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心率(HR)变化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CHB)患者110例,均行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根据患者的 HR 变化进行分组,A 组 HR 变化0~3次/min,B 组 HR 变化4~8次/min,C组HR变化9~20次/min,D组HR变化>20次/min,对比4组患者的CT影像质量。结果:D组的影像质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患者,若心率改变>20次/min,其CT影像质量显著下降,同时RCA2段影像质量受心率变化影响较大。

    作者:杨靖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耳针对高血压眩晕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针治疗高血压眩晕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培哚普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耳针治疗,观察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眩晕症状评分、ET、ACE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眩晕症状评分、ET、ACE水平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口服培哚普利的基础上,耳针疗法未能显著提高降压疗效,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眩晕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服用培哚普利。

    作者:舒遵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PDCA循环模式在社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改善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PDCA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的目的和标准,然后执行PDCA循环管理,观察实施效果。结果:执行PDCA循环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抗生素使用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执行PDCA前(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能够显著改善社区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能力。

    作者:李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AECOPD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P在AECOP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N在AECOPD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作为反映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在疗效监测上比WBC更迅速、敏感。结论:CRP是一种检测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可作为评价AECOPD患者感染的客观指标,并且在AECOPD的诊断和治疗上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徐晓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无创通气联合纳美芬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无创通气联合纳美芬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40例,按抽签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无创通气治疗基础上应用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检测指标水平,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水平、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创通气联合纳美芬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促进康复进程。

    作者:郑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产科盆底疾病诊治现状和措施

    目的:产科盆底疾病主要包括产后盆底功能性障碍和产后盆底损伤性疾病。研究分析产科盆底疾病诊治现状和措施,不断寻找可行的康复盆底疾病措施和新技术手段等,以提升对产科盆底疾病的诊治水平及完善有效治疗的措施。

    作者:李薇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不同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干预效果评析

    目的:评析不同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收治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22例,对照组给予胸腹带蒂皮瓣修复,研究组给予穿支皮瓣修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愈合时间、抗感染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及抗感染药物应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应用穿支皮瓣修复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修复效果,促进缺损愈合,降低感染及并发症概率。

    作者:张海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综合性ICU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ICU导管相关医院感染和相关因素。方法:收治综合性ICU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患者32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血流感染、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81%、51.56%及25.63%,其中,肺部感染阳性率高(P<0.01)。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假丝酵母菌构成比分别为67.81%、16.88%及15.31%,其中,革兰阴性菌构成比高(P<0.01)。血流感染、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患者中死亡率分别为16.44%、15.76%及13.41%(P>0.05)。结论:ICU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可能并非影响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范红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治疗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治疗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S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运用于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治疗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孙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老年痴呆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志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