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王林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植物性雌激素来源于各种植物,是具有动物雌激素生物活性的一类化合物.其结构和功能相似于雌二醇,对激素依赖性疾病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及骨质疏松等具有广泛的防治作用,并且较少有雌激素样副作用的产生.
作者:宋丽华;肖洲生;周宏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细胞色素P450(CYP450)是药物和其他内、外源物的主要代谢酶,其活性受到某些药物的诱导或抑制,引起临床用药中的相互作用.CYP450诱导方式有五种,即芳香烃受体介导型、乙醇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介导型、组成型雄甾烷受体介导型和孕烷X受体介导型.除乙醇型诱导是通过稳定酶蛋白以外,其余都由核受体介导.CYP3A是重要的药物代谢酶,诱导CYP3A4是造成临床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首要原因.本文综述了CYP450诱导机制的研究进展,介绍了3种快速筛选药物CYP3A诱导活性的新方法,并阐明了其对新药评价的重要意义.
作者:王青秀;吴纯启;廖明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本文综述了烟碱受体变构调节的证据和变构调节剂的种类,指出变构调节发生在烟碱受体除识别位点以外的多个位点上,这些位点在受体与细胞膜交界的外侧、内侧、离子通道中和细胞膜上.膜片钳技术是重要研究手段之一,根据变构调节剂导致的烟碱受体性质的改变能确定它们的作用位点,这为进一步阐明烟碱受体的性质和明确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刘卫;郑建全;刘传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核苷类化疗药物是临床上常见的抗癌药,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此类药物可通过细胞膜上的核苷转运蛋白进入细胞,为提高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浓度以达到抗癌效果,就需对核苷转运蛋白及其跨膜转运机制有充分的认识.本文对核苷转运蛋白在细胞水平的跨膜转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晶敏;刘胜利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作用的关系是当今生命科学的热点之一.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病因与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在血压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在ACE基因的16内含子中插入或缺失一个长度为287个碱基对片段形成的多态性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并且在心血管显型谱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表明,DD(缺失两个碱基对片段)基因型与患心肌梗死危险陛呈正相关,但是在高血压、左心室高血压、心肌病和冠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结果仍然存在争论.研究表明,相关性与性别或种族或社会环境有关.在心血管的应答中,多态性对ACE抑制剂有中等程度的影响,但是对于哪一个等位基因具有更显著的影响还没有一致的观点.
作者:彭涛;王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糖尿病病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与无糖尿病者相似,使用β-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有糖尿病的病人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几项研究表明,当缺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均存在时,用β-受体阻断剂和ACE抑制剂可以明显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未来很需要有无高血压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糖尿病病人的比较临床试验,以阐明这种高危亚群病人的用药需要.
作者:黄世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广泛应用于遗传作图、DNA测序、基因表达和基因诊断等领域,尤其在药物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基因芯片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德良;李泽松;王升启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