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国琴;刘敏;陆伟跃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氟嘧啶核苷类似物,在体内需经三个步骤终酶解为5-氟尿嘧啶(5-FU)而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其活性与肿瘤内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磷酸化酶(dThdPase)的表达紧密相关,已证实dThdPase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因此,卡培他滨可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内被激活.本文综述了卡培他滨的药理学特性和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转移性乳腺癌等的临床试验,表明卡培他滨可替代静脉应用5-FU作为有效的口服选择性肿瘤化疗药物.
作者:贾宝辉;史成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β淀粉样蛋白沉积所形成的老年斑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三大病理改变之一.淀粉样蛋白代谢关键的分泌酶成为治疗AD很有潜力的靶点,β和γ分泌酶及其抑制剂成为AD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β淀粉样蛋白假说、分泌酶及其抑制剂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和尚存在的不足,为此类新药的开发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
作者:肖飞;罗焕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静注后,首先在血液中循环,然后穿过肿瘤血管内皮到达并滞留于肿瘤部位,释放药物,发挥疗效.本文从制剂和肿瘤病理生理角度综述了影响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体内过程的因素,以及提高其疗效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作者:牛国琴;刘敏;陆伟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居首位,目前,氟尿嘧啶是治疗晚期结肠直肠癌的基础药物,但需静注,副作用较强.卡培他滨是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口服后在体内代谢为活性形式的氟尿嘧啶.卡培他滨与氟尿嘧啶相比,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服药方便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有效且方便的药物取代氟尿嘧啶,成为转移性结肠直肠癌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吕洁;费湘平;詹秀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已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表现出较一般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更有效的抗心力衰竭作用.此外,卡维地洛在治疗心肌梗死、高血压等方面均显示了独特的作用和疗效.本文综述了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田;翟健;庄晓萌;赵仙先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结肠靶向给药系统已取得一定进展,主要包括:前体药物、pH依赖型、时滞型及茵群触发型等.恰当的结肠给药系统要求释药机制只与结肠的特定生理因素相关.随着研究深入,近年来研发出一些新的结肠给药系统,它们设计原理独特、靶向性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本文将在回顾以往给药系统的基础上,对这些新的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进行详细描述.
作者:黄健;高春生;梅兴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