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足32例治疗分析

齐喜英;谢增秀

关键词:糖尿病足/治疗, 人类
摘要: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是指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丧失活力、且合并感染的足.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的溃疡、感染、坏疽等,它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阶段,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并发症之一.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大面积脑梗死2例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继发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较常见[1],而继发大面积脑梗死较少见,我科同时遇到2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静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小容量复苏在低血容量休克及猝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小容量复苏在低血容量休克及猝死患者CPR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低血容量休克及猝死患者CPR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治疗组,并观察治疗后30、60、90 min血压达标(≥65 mm Hg)人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血容量休克患者两组比较:30、60 min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90 min及90 min以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综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猝死患者两组比较:30 min时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60,90 min时两组分别统计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60<0.001,P90<0.05).结论:在低血容量休克及猝死患者临床抢救中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小容量复苏方法简便,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有效的循环量,缩短由于低血容量导致的组织器官血液灌注时间,阻断可能发生的后续多器官损害,为专科抢救效果奠定基础.

    作者:冯亚民;任彩虹;王增民;许冰;崔同军;韩传映;周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巧用一次性输液器灌肠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溶液由肛门直肠灌入结肠,借以解除便秘、排出积气积便,行肠道准备及治疗肠道疾病的常规技术.临床上常用灌肠简,操作频琐,灌肠液流速不易控制,消毒过程复杂.我科自1998年将一次性输液器代替灌肠筒应用效果满意.具体方法:将配好的灌肠液倒入一无菌输液瓶接输液器(如生理盐水、甲硝唑、1:2:3液等可直接接输液器)按输液法排除空气,去掉针头细管,接一次性导尿管,再次排气,润滑导尿管前端,根据灌肠目的插入肛门一定深度进行灌注.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因不同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在常规应用利尿剂、ACEI、洋地黄和(或)硝酸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组),同时按常规治疗60例CHF(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应用倍他乐克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显效率和有效率提高(P<0.05),心率降低,LVEF显著升高(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增加LVEF,改善心室重塑,提高治疗CHF的疗效.

    作者:孙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给药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02/2008-02自愿要求无痛人流术的380例早孕妇女与同期380例施行普通负压吸宫术的早孕妇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丙泊酚静脉麻醉组术中无痛率达98.2%,无人流综合征发生,普通负压吸宫术组无痛率仅为5.3%,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10%.结论:丙泊酚可作为人工流产术中镇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李立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湿性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美皮康敷料)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按常规清创消毒后创面覆盖无菌纱块,给予换药1次/d;观察组24例,按常规清创消毒后创面覆盖湿性敷料,根据情况给予2~3 d换药1次.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湿性敷料应用于Ⅲ期压疮疗效好,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马建红;谢彩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微创法重睑术231例分析

    目的:探索一种促进术后愈合的微创法重睑成形术.方法:按传统的重睑术设计方案设计,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切开后保留皮下真皮血管网,去除眼轮匝肌及眶膈脂肪,缝合皮肤及睑板.结果:231例462只服与传统术式相比,术后恢复快,重睑持久,自然.结论:采用保留与切口垂直方向的直径在0.2 mm左右的血管,并保护切口下缘真皮血管网的完整性的微创术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

    作者:聂晶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学习困难儿童智力与气质类型调查

    探讨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其相关因素及如何来进行防治是当务之急,也是目前儿童行为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在本院临床工作中发现学习困难与气质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学习困难儿童的气质特点及智力结构,增加对这类儿童心理特征的了解以便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改善其行为及学习状况.

    作者:赵迎红;陈海燕;徐高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溢泪症21例影像学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泪道的CT检查技术及影像表现.方法:对21例泪道疾病患者进行轴位薄层螺旋扫描,同时采用MPR重组方式观察冠状位图像.结果:在轴位网像及MPR冠状位图像上,观察到泪道阻塞者11例,占54%;鼻泪管骨折者10例,占46%.结论:CT扫描能清楚显示泪道阻塞部位或致病原因,在临床应用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英娥;韩迅德;孟庆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体部(全身)γ刀治疗体部肿瘤216例临床疗效和随访分析

    目的:探讨体部(全身)γ刀放射治疗系统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总结体部(全身)γ刀的适应证.方法:方法:2005-05/2007-06随机抽取体部(全身)γ刀治疗病例216例,均有影像复查记录的病例,包括病灶346个.治疗程序:应用螺旋CT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通过专用数据传输系统传输Dicom图像到HolyPlan 1.0 TPS(3D-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依次完成体表、靶点和重要组织的自动勾画并实现三维重现;根据病变的性质、部化确定治疗参数和治疗剂量、治疗方法预显示、评估和修改,后将获得的佳治疗方案通过另一套专用数据传输系统,传送至体部(全身)γ刀主控电脑上,自动执行治疗计划.结果:随访3~12个月,病变病灶平均缩小67%.症状明显改善者154例,占71%;症状改善者48例,占22%;症状无改变者12例,占6%;症状加重者2例,占1%.结论:体部(全身)γ刀在治疗体部恶性肿瘤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和突出的优势.它是一种多功能、精确、安全、高效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

    作者:张辉;李宏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脐部清洁新方法

    脐部凹陷于体表,皮肤娇嫩.污垢较多,不易清洗,多年来临床上使用松节油清洁脐部,由于松节油刺激性强,使患者的脐部红肿疼痛,破溃出血的现象时有发生.

    作者:宋海燕;于爱欣;杨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术患者106例的心理护理

    手术治疗是一种具有一定创伤性的治疗手段,可以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又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我科近1 a来对10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了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了很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欣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妇女使用吉妮IUD 380例临床效果分析

    吉妮IUD是一种新型无支架IUD,本站对放置吉妮IUD妇女380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4-10/2007-09本站门诊自愿放置吉妮IUD育龄妇女380例,平均年龄34.7(24~43)岁,平均孕次2.7次,平均产次1.05次.身心健康,月经规则,妇科检查正常,无放置宫内节育器禁忌证.380例中有IUD使用史占58.20%,有剖宫产史占25.5%,子宫腔深度为(8.1±0.5)cm,其中<7 cm占6.38%,7~9 cm占74.4%,>9 cm占19.13%.

    作者:才让卓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青年人胃癌误诊32例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误诊的32例青年人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慢性胃炎10例,消化性溃疡8例,胆囊炎3例,妊娠反应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6例,结核性腹膜炎3例.结论:青年人胃癌临床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病情进展快,临床医师应提高认识,重视早期胃镜筛查,提高胃镜及活检技术,做到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作者:石仁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右利手壳核出血致失语10例分析

    我科1998/2006年收治脑卒中患者中右利手右壳核出血致失语1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47~78岁,平均61.3岁.本组均为右利手.本组初期皆为不同程度的失语及左侧肢体偏瘫,其中8例为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表现为语言理解良好,口语表达困难,不流畅,语言减少及一过性口语不能;2例为皮层下感觉性失语,表现为语言理解力差、错句,所问非所答,发言低沉.

    作者:常葆凌;张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达拉奉组38例,对照组36例,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依达拉奉组基本治愈15例(39.74%),总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27.78%、77.78%,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张翠云;于笑鹏;钱韶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76%泛影葡胺子宫输卵管造影100例分析

    对我院2005-01/2008-12用76%泛影葡胺代替碘油所做的10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原发不孕72例,继发不孕28例.不孕年限1~3 a 60例,4~6 a 22例,7 a以上18例.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28.4岁.

    作者:谭春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糖尿病与脂代谢异常相关分析

    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90%伴有高脂血症,其发生率及高血脂的程度对糖尿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为明确血脂与糖尿病的关系,本文对在我院2003年前诊断的50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随访观察4 a,并与33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以便明确降脂治疗对糖尿患者血糖的控制及防治其并发症的重要性.

    作者:张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荨麻疹265例吸入性变应原皮内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的主要过敏原,减少误诊、漏诊.方法:采用北京协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15种吸入性变应原进行皮内试验.结果:阳性率高为尘螨60.78%.结论:吸入性变应原皮内试验可为荨麻疹患者提供特异性诊断及防治依据.

    作者:吕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44例的护理

    我科2007-01/2008-12对44例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细致周到的护理,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45~83岁.其中缺血性股骨头坏死11例,外伤性股骨颈骨折33例.均为首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李晓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