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
目的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临床常见,回顾性研究60例硬膜下血肿的冶疗.方法 60例病人中,35例进行了钻孔引流术,15例经历了开颅清除血肿.结果 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结论 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作者:安宝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妊娠哺乳期的妇女作为特殊的人群,当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如何合理应用抗菌素,既能控制感染,又不至于对母儿造成不良影响,是每个产科医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保障母婴健康,应加强围生期抗生素的正确合理应用.妊娠、哺乳期合并感染性疾病时,医生必须权衡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对围生儿的危害性.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胎儿安全性的不同进行安全等级分类,以提示人们安全选用药物:A类:已在人类进行过病例对照研究,证明对胎儿无危害;B类: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对胎儿无危害,但无人类的研究,或动物证明对子代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研究中未发现有此类结果;C类:尚无很好的动物实验或人类研究发现对动物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无研究资料证明;D类:对胎儿肯定有危害,但治疗作用大于其危害性,有时仍需使用;X类:对胎儿的危害性超过其治疗作用,可致畸形或严重的不良后果,孕期不应使用.至今尚无A类抗菌药物,妊娠哺乳期推荐使用B类抗菌素,慎用C类抗菌药物,不用D类或X类[1].
作者:张梅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鉴于当今不少医者于甘草而不顾,不考虑病之轻重缓急,处方之大小,需要与否,随意将经方中之甘草删减,或不研究甘草在经方中用量用法,一律3至5克了事等等.因此,本人就<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九首主以甘草命名的方剂进行分析,发现九个方剂,虽然均以甘草放在第一位命名,但由于其配伍、用量、用法不同,其功效主治迥异,确给医者以启迪.
作者:段小毛;李茯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常规法采用橡胶胃管,插入45~55cm,单次洗胃.改良法采用硅胶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55~70cm),留置胃管,用0.45%的氯化钠溶液20升每6小时重复洗胃.结果 改良前后的洗胃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改良法洗胃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维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小肠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多数小肠大出血在开腹探查后多能确定其病因和出血部位.对于术中探查不能确定其病因和部位的出血,一般也可通过肠镜辅助来明确诊断.我们遇到2例小肠大出血的病人,在未能及时得到肠镜帮助的情况下,采用肠腔分段冲洗的方法确定了出血部位.作为一种应急诊断方法,值得在急症时或基层医院选用.
作者:王敬文;陈立英;魏怀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单抗(mAbs)目前是一类公认的治疗药物,有许多产品经批准上市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疾病、移植排异反应、心血管疾病、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并且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其作为治疗制剂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常规抗体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第一,它是大的和结构复杂的蛋白.首先,按照分子量标准,抗体属超大分子的物质,每个分子含有两条重蛋白链和两条轻链,并与糖分子杂乱地重叠在一起.由于其大分子特性,难以达到深藏于组织或膜中的靶.其次,由于其结构复杂,合成单抗之前通常需要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抗体,然后进行人源化.人源化的过程非常复杂,需向鼠源性抗体中嵌入人体基因,编译出与人抗体的氨基酸序列相同的蛋白质片段,部分或全部取代鼠源性抗体中的蛋白.
作者:杜海洲;刘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虽然没有有制药企业的巨头身影,但此起彼伏的业内并购动作却在频频发生.目前,国际制药业的并购模式呈多元化趋势,有的以强强联合为目的,以实现更高层次和规模的发展,也有的侧重针对公司的短板进行互补性并购,其目的都是为了做强做大.
作者:吴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为了解我院1996年~2005年住院疾病构成情况,掌握医院病种主要来源,加强疾病防治重点,而更好地为今后有关主管部门和医院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我院1996年~2005年住院疾病分类报表,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分类标准,以病历首页出院第一诊断信息为依据,并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可靠.
作者:王永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妇科临床中,湿热除了与带下的关系较为密切外,亦为月经不调,崩漏的重要致病因素.因此,清利湿热,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从一个侧面着重阐述湿热与某些常见妇科疾患之间关系,在临床上仍以辨证施冶,对清利湿热法在妇科临床应用.一、湿热与带下的关系
作者:王菊臣;樊贺明;王焱;许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兰索拉唑是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它是奥美拉唑开发后的第二个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对基础胃酸分泌和由组胺、五肽胃泌素、二丁基环腺酸、胆碱及食物等引起的胃酸形成与分泌有强力持久的抑制作用,同时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为了开发研究此产品,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文献工艺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收率,降低了成本,使其更适合工业化的要求.
作者:张永圣;元英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急性胃黏膜病变导致的出血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急症.文献报道,急性胃黏膜病变占消化道出血病因中的第二位[1].因其病变广泛,出血迅速、量大,病情危重,往往危及病人生命,所以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采取综合性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枝;王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导致膝关节疼痛、行走不便的常见疾病.目前对该病的淘疗方法较多,疗效不等.2001年3月至2003年5月,我们采用消痹止痛散合针灸对30例该病患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治疗,疗效确切,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世俊;龚可;张进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探讨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及时诊断并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26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诊疗分析,结果明确病人的损伤作用机理、受伤部位,综合B超、CT及腹腔诊断性穿刺等检查,对病人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有手术指征的病人,及时手术,术中进行了正确的处理.结论 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要早期做出正确的诊断,把握好手术指征,术中进行正确的处理,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治愈率.
作者:祁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医药包装作为我国包装领域一支非常活跃的分支,其不断更新与进步见证了包装工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加入WTO后,更多的国际制药企业开始进军中国,这一方面加剧了我国制药行业的竞争,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整个行业质量及技术水准,带动医药包装的发展己成一种必然.由于医药行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造就了医药包装的特殊性.所以在我国,医药包装归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范畴.但从技术层面上看,医药包装与包装印刷的关系非常大,关注医药包装也就成了一种情理所在!
作者:郭晓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设计可复式椎板截骨显露椎管开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自L2~S1各棘突、椎板的上1/3水平截骨,小关节突内缘两侧椎板向上凿开,将棘突、椎板、黄韧带向上掀起,显露椎管,节段切开硬脊膜行SPR术.结果 治疗下肢痉挛性瘫17例,经7~18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术式不破坏脊柱的完整性,又便于SPR术的操作,能避免脊柱不稳和硬脊膜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宗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复方丹参注射液已广泛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用于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也有报道[1、2];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典名方,但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报道尚少.笔者自1998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丹参注射液加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急性期)10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考察在25℃温度下,穿琥宁在5%葡萄糖、10%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0.9%氯化钠输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将穿琥宁加入到上述4种不同输液中,模拟临床用药浓度,放置25℃温度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混合液的吸收度,计算穿琥宁在输液中的含量,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值,观察外观.结果 穿琥宁与4种输液配伍后,在25℃温度下放置6h内,含量、PH值、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穿琥宁可与上述4种输液配伍使用.
作者:熊海燕;谢凤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四神煎出自<医书效方>.方由生黄芪400克、川牛膝200克、远志肉(去净心)200克,石斛200克、金银花50克组成.用水5000毫升,先箭前四味,煎至1000毫升,加入金银花,再煎至500毫升时,去渣取液,临睡前空腹顿服.全身大汉,听其自止,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汗,揉搓全身.功能扶正养阴祛邪,清热解毒,活血通利关节.本方主治因三阴立损,风寒湿邪侵入而致膝肿粗大,形似鹤膝,步履维艰,日久则破溃之证.当属现代医学所称关节结核病.笔者引申运用临床治疗膝关节滑囊炎,损伤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亦颇效验.兹举验案如下,并以次磋商于同道.
作者:樊贺明;王菊臣;卜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回顾我院7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以提高腹股沟疝的手术效果.方法 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网片,对76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76例无近期复发,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治愈,阴囊积液5例.结论 本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符合解剖生理、并发症少、复发率,效果好,有取代传统疝修补术趋势.
作者:况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使用抗菌药物是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出现,临床医师有了更多的用药选择余地,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也随之增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已于1年前发布施行,为规范化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了掌握本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对我院门诊2005年的西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张国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