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形势下临床外科见习带教的体会

陈柏庆;王欣

关键词:见习, 带教, 多媒体教学, 临床思维能力
摘要:就近几年临床外科见习带教工作,从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正确处理好医患双方和临床教学的关系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经验,便于指导今后工作.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氨基苄青霉素所至药疹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氨基苄青霉素药疹的认识,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237例应用氨基苄青霉素治疗患儿确定为氨基苄青霉素所至药疹的69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疹率为5.58%.疹型为斑丘疹,红斑疹,荀麻疹,接触性皮炎,甚至为剥脱性皮炎.出疹时间3-19天,平均9.53天.皮疹与过敏体质、稀释本药所用的溶剂、年龄有关,与剂量无关.结论氨基苄青霉素所至药疹与过敏体质、稀释本药所用溶剂、年龄有关,与剂量大小无关.

    作者:赵黎光;李婷婷;尚云晓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与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1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n=6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而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Zung抑郁自评得分及Fugl-Meyer评分变化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康复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Zung抑郁自评得分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改良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功能恢复程度及预后.

    作者:段桂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成功治疗过敏性休克87例

    过敏性休克是由于抗原(致敏原)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立即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致敏原物质很多,有药物性的、动物性的和植物性的,但在临床上以药物引起的为多见.

    作者:王伟娜;袁飞雁;刘建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面积皮下气肿1例报告

    皮下气肿往往与气胸并存,临床上单存大面积皮下气肿极为少见.现就我院治疗的一例病人报告如下:病例简介患者:张某,男,41岁.在施工过程中,右胸部不慎撞于水泥台上.有胸部剧烈疼痛,急来医院就诊.

    作者:李学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护理缺陷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国家法律的逐渐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也正逐步提高,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控制护理缺陷的发生,是保证与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对护理缺陷不严加管理,可造成护理差错,会导致病人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甚至致残、致死,危害极大,而且很容易造成医疗纠纷而影响医院的工作秩序及声誉,更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作者:胡士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母子同患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病例分析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在临床上少见,母子同患该病的则更为少见,现将临床上遇到的1例母子同患该病的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门利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治疗晚期白血病的临床探讨

    我院内科20余年来收治已确诊的白血病晚期患者60余例,由于本病有难以治愈的特点,加之多数患者反复外出检查,使治疗花费巨大,经济状况一贫如洗.疾病的缠绕、治疗的无望、经济的贫困、求生的欲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地束缚着患者的肉体和心灵,同时使患者在家庭中始终沉浸着忧伤的情绪之中.

    作者:王大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临床观察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通过对98例在48小时内急性脑梗塞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肠溶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及对照组(只给肠溶阿斯匹林,不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4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P<0.05)有显著提高,副作用小,两组无差异.结论:使用肠溶阿斯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使用简便、安全、经济,可在临床予推广应用.

    作者:赖颂辉;邹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肺结核病人痰液检菌的临床价值

    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我们习惯于用传统的x线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对检验科痰液中检菌不很重视,根据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概念和做法以及检验技术的发展,痰液检菌应是诊断肺结核和肺结核治疗效果的主要依据,要把此项工作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且必须认真做好,痰液检菌工作的临床价值在于:

    作者:杨润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自体髂骨移植矫正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

    桡骨远端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可分为不影响关节面和影响关节面两种.不影响关节面的桡骨骨折向掌侧成角及向背侧移位的称为Colles骨折,向背侧成角及向掌侧移位的称为Smith骨折,影响关节的骨折称为Barton骨折.上述骨折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正确,容易产生不同形式的畸形愈合,继发创伤性腕关节炎,导致难以治疗的疼痛和活动障碍等症状[1~2].我们自1996年3月开始对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并较重疼痛和活动受限患者采用自体髂骨移植患处截骨矫形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王强;刘铁宏;李军;王晗;孙夕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掌握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从两家三级医院、五家二级医院、三家一级医院出院病人的病历中各随机抽起2005年病历50份逐一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滥用抗菌药物情况非常严重.结论各家医院要进一步加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力度

    作者:吴惠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出血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死亡率高的疾病.在CT应用于临床后,内科保守治疗的死亡率高达70%~80%.因此,百年来人们不断在探索治疗脑出血的办法.

    作者:赵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临床外科见习带教的体会

    就近几年临床外科见习带教工作,从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正确处理好医患双方和临床教学的关系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经验,便于指导今后工作.

    作者:陈柏庆;王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在小儿泄泻临床观察

    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忧以夏秋季较为多见.本病常见于婴幼儿.其病因主要由于感受外邪,内伤乳食或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成.中医根据泄泻的症状分为暴泄和久泄.暴泄有热泻、火泻、暑泻、食泻等,病多骤发,肠鸣腹痛,暴注下迫;久泄包括寒泻、脾泻、肾泻等在内,多属脾胃素虚,感受寒邪而起,症多迁延.泄泻调治不当或迁延日久,影响病儿营养发育,可酿成疳积.

    作者:樊贺明;王菊臣;卜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40例临床体会

    我院自2005年9月以来,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40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青;刘玉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掌握粤湛江地区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我们采用SCL-90量表对湛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病患者236名家属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其亲属心理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焦虑、敌对、精神病性、恐惧、躯体化,有心理问题的家属约占16.79%,有8个因子的平均分高于中国正常成人组;男女性、城乡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本文分析其原因,说明医院进行和加强精神病亲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林家幸;邹晓波;谢博;林志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铅的生殖毒性

    铅是一种古老的金属.铅对为体的危害和环境污染的研究历时已长久.对接触者的危害主要是在神经、造血、消化、心血管等系统的损害,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铅危害的认识亦日趋深入,由此对铅的生殖毒性就近年国内有关研究做简要综述.

    作者:王羚;李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的临床观察

    目的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与阿托品,比较两者对全麻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探讨长托宁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全麻下行胸部及上腹部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阿托品组(B组).入室前不用术前药,入室后A组静脉滴注长托宁0.01-0.02mg/kg,B组于肩部三角肌注射阿托品0.01mg/kg,记录入室及注药后3 0min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随后开始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进行手术.术毕病人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吸净气管和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并计量(ml),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基础血压和给药30min后血压差异无显著意义;B组给药30min后心率增快,A组则无明显增快,B组组内基础心率与给药30min心率差异有显著意义,B组与A组组间给药30min时心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组分泌物量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长托宁可以有效抑制气道分泌物,且不增加心率,是术前用药中较理想的抗胆碱药物.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齐墩果酸防治抗痨药再次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为了防治抗痨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简称药肝)再次发生,使抗痨顺利进行,我院在抗痨治疗中,待其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按原方案重新全程化疗,同时服用齐墩果酸,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业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有效干预银屑病患者的疗效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自然人群发病率为0.1%-3%[1].患者反复发病就诊住院治疗,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大多数银屑病患者缺乏对本病正确认识,即使了解,也只是一只半解.为此,我院在2002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银屑病82例患者中,对42例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大胆探索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家梅;韩杰;孙月娥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