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宝农
1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历史回顾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建立之初,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那时人民生活水平很低,防病抗病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传染病流行十分猖獗.
作者:郭道军;于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我院神经外科于2005年1月~2006年4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中有68例出现了顽固性呃逆,其中呃逆后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有38例,占55.9%;腹部疼痛不适6例,占8.9%;剧烈头痛、呕吐12例,占17.6%;烦燥不安12例,占17.6%.经综合分析,颅脑损伤病人出现的呃逆多属于中枢性的,与多方面因素相关,主要与颅脑损伤的程度、地塞米松的应用、精神因素等关系密切[1],现将原因分析以及护理对策简述如下.
作者:高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临床电生理技术包括脑电图、诱发电位、肌电图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基层医院医疗设备不断发展完备,虽然CT,MRI,X-ray临床广泛应用,但临床电生理技术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对这三项技术,主要以脑电图技术为侧重点,现分析综述如下
作者:张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以金额为依据,对我院200 5年7月~10月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各月总用药金额基本持平,抗菌药物使用平均金额占处方总金额的52.93%.其中使用量多的三类抗菌素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抗菌药物输液组占抗菌药物应用的58.96%.抗菌药物联用率为19.43%.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稳定.联合用药情况低于全国水平,基本合理.
作者:马驰;宋沧桑;赵方允;王丽;刘艳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各个季节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为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相应依据.方法 查阅我院4年医院感染病例899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平均为3.02%,其中春季4.08%,夏季2.73%,秋季2.57%,冬季2.80%.四个季节医院感染的发病部位均以呼吸道占首位,其次为胃肠道.呼吸道以春季发病较多,胃肠道以秋季发病较多.结论 根据4年医院感染病例统计分析,各个季节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有一定的差异,其发病部位与季节、气候、温度、湿度和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红秋;王晓丽;刘平;董久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临床药学的发展,为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当前老年人用药存在一些问题,现综述如下.1老年人用药存在的问题1.1老年人对药物处置差异老年人组织器官处于衰退阶段,对药物在体内处置与成年人相比有显著差异.
作者:张永才;刘发;魏春华;刘晓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患者,男,32岁,因饮酒后眼黑、胸痛、气喘半小时在当地就诊,查体:呼吸急促,呼吸音粗,心音有力,律齐.BP120/60mmHg.当地做心电图示窦性心率,143次/分,胸导T波低平.当地医生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衰治疗,给予西地兰、速尿、硝酸甘油治疗两小时无好转,遂转至我院.
作者:陈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慢性乙型肝炎,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常常反复难愈,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经过临床探索,用健脾益气法为主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菊臣;樊贺明;卜丽华;徐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关于中医经络的研究,医学界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是至今未能发现形成经络的特殊物质的存在.因此,我们似乎可以判断,经络现象是现代生理学对人体已有物质的科学性质的认识,还不准确、不科学.
作者:李传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磨牙冠根折是引起中老年人牙齿缺失和咀嚼功能失常的口腔科常见病,为保留中老年冠根折的牙齿,我们采取-系列的治疗.经过1~3年的随访、观察,我们认为疗效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韩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当前使用的白/球蛋白比值(A/G)参考值范围1.5~2.5是否恰当,作实验探讨.方法 以经典盐析法与自动分析方法对100余例体检者血清做总蛋白、白蛋白测定,并求出相应A/G,探讨差异程度.结果 经典盐析法A/G全部高于当前自动分析方法.结论 A/G的现有参考范围必须修改或不用.
作者:张全温;刘红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其合理、有效、低成本.方法 包括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要求;质控方法与质控标准;分线管理的原则;抗菌药物专科用药方案;预防用药方案.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12.06%,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减少了182元,下降了18.83%,抗菌药物费用占药品费用控制在40%以下.结论 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重要举措.
作者:张兴华;王长智;田蕾;徐凤霞;步新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从2002年颁布实施已4年多,在这四年的诊断工作中,作者感觉到以往的工作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也常常会遇到以往没有的难以处理的问题.我们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新的问题提出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正确与否,请同道们共同探讨,希望能摸索到一个适应新时期职业病诊断的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模式,更好地作好职业病诊断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作者:庞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微波热凝治疗高反应性鼻病的疗效,探讨高反应性鼻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5例鼻腔结构无明显异常的对药物治疗反应欠佳的高反应性鼻病患者在鼻内窥镜下用微波热凝双侧筛前神经鼻内分布区域,合并下鼻甲肥大者同期行下鼻甲前端热凝.结果随访半年~1年,半年显效62例(72.9%),有效14例(16.5%),无效9例(10.6%),总有效率为89.4%;1年显效56例(65.9%),有效13例(15.3%),无效16例(18.8/%).结论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双侧筛前神经治疗高反应性鼻病无出血、无碳化,视野清晰,定位准确,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与手术相比,病人痛苦小,对组织损伤小,基本无出血,不失为控制高反应性鼻病症状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赵为海;张光福;王孝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银可达莫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连用2周,用药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 用药后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流变学状况.
作者:谭子凯;牛红涛;司秋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大、寿命的延长、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交通运输多样化等因素,使急症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对此若不采取有效的医疗救护措施,就有可能导致一些可以挽救的生命丧失救治的机会.因此为了适应急诊医学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急救护理学的教育势在必行.而护生急救意识的培养是提升急救水平的关键所在.意识,是人们头脑中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急救意识,是护士对急危重症病人的病情时刻保持警惕性、并在抢救时具备分秒必争的意识.急救意识是当代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1].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抢救过程要敏锐地观察病情,果断地采取有效地急救措施.为此,我院急诊科在如何强化护生急救意识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高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少腹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制的温阳化瘀名方,主治痛经、少腹积块、胀满、疼痛、经水不利,色紫有块等症.尤以在治疗妇女因寒凝血瘀、阻于经络之原发性痛经,笔者是屡冶屡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启云;李国星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FP)在宫颈糜烂电熨术后应用MEBO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100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FP球型电极电熨,术后应用MEBO辅助治疗,观察术后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随访至术后12周,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98%(98/100),有效率为100%,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发生,治愈时间和宫颈糜烂的程度和类型有关.结论 宫颈糜烂电熨术后辅助MEBO治疗可提高近期愈合率,可以预防宫颈电熨术后局部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龚萍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手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方法 回顾了2003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1岁以上肌性斜颈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仅1例复发,其余患儿效果均满意.结论 术中彻底松解及术后有效的固定(配戴颈部围领)及恰当的手法训练是防止复发的重要措施.治疗效果较满意.
作者:胡金刚;韩东风;王宁;曲志峰;刘昭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低分子肝素是本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在心肌梗塞、心绞痛的治疗中,与肝素相比,LMWH抗凝作用强,易吸收,副作用小,故日益受到重视,是一类很有前途的抗血栓形成药物.
作者:齐玉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