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垠
目的:探讨脑梗塞病人颅内梗塞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侧向关系以及血流参数改变的特点,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们采用双功能超声显像仪对196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检测,记录管径、斑块形态、数量及血流参数.同时观察非脑梗塞组102例颈动脉情况,做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塞病人1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82%,明显高于对照组(35.3%),P<0.05,脑梗塞病人颅内梗塞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密切的侧向关系.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以扁平斑和硬斑多见,软斑和溃疡斑是脑梗塞栓子的主要来源.脑梗塞病人颈动脉血流参数改变以EDV减慢及RI增高为特点,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样硬化斑块形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英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治疗与其它治疗有着根本的不同.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心理变化也处于比较复杂的状态.因此,护士要用自己的言行给患者树立安全感,同时给予支持和疏导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术后返回病房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病情给予合适的体位,加强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防止引流不畅.输液时必须严格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还要了解术后患者的心理,给予对应的心理护理,这些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医院从2002到2005年共做普外手术538例,通过实践总结出了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点.
作者:刘妙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心源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88例患者,其中49例常规治疗,39例给予地尔硫卓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64.1%,94.9%)均高于对照组(38.8%,8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地尔硫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刘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治疗方式.方法 123例中等量以上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A组42例,胸腔置管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B组4 5例,单纯置管引流;C组36例,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1-2次.3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均为3S(K)HRZ/6HRZ.C组口服强的松30mg/d.治疗1个月检查.结果 1个月A组胸液控制率95.3%,显效36例(85.7%),有效4例(9.6%),无效2例(4.7%),6个月总有效率100%;B组胸液控制率91.1%,显效36例(80%),有效5例(11.1%),无效4例(8.9%),6个月总有效率100%;C组胸液控制率66.6%,显效3例(8.3%),有效21例(58.3%),无效12例(33.3%),6个月总有效率83.3%.结论 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注药与不注药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优于常规胸穿抽液.
作者:杜玉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丙基硫氧嘧啶(以下简称PTU)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常用药物之一,自1993年Dolman等首次报道PTU可引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后,国内外文献陆续有相应报道[1],并逐渐引起临床重视.国外文献报道,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近90%的病例所服药物为PTU[2].据国外文献报道,初发未治疗甲亢患者ANCA的阳性率为0~6.7%,服用PTU后ANCA的阳性率为25%~64%,服用他巴唑(MMI)后ANCA的阳性率为0~3.4%[3~6],服用PTU后出现ANCA阳性与服药时间无关[1],PTU引起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会造成病人生理、心理上的不适,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服用PTU药物致相关性血管炎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青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观察密闭改良式灌肠器-闭式灌肠器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临床疗效,从而探索对该疾病行之有效的灌肠方法.方法 对本院消化科2004-2005年期间1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了密闭式灌肠器进行药物保留灌肠,并与10例以传统灌肠法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进行对照,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10例病人均达到药物保留灌肠的目的,临床治疗效果均达PR以上且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灌肠液无外渗,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密闭式灌肠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技术,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作者:储华;蔡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临床用血单位的满意程度,及时改进供血服务质量.方法 设计含有10项调查内容的满意度调查表,每年2次发给本市临床用血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满意度表回收率96%;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后,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科学合理地开展临床用血单位满意度调查,能有效促进血站供血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孙昂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受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组成的评估工作组,于2006年3月至7月对2003年启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作者:韦章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佳治疗手段 方法 总结比较66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放疗、化疗5年10年生存率.结果 单纯放疗、化疗或手术前后放疗、化疗与单纯手术相比较,3年生存率统计学无差异,5年10年生存率为低;术前放疗+手术并发症多 结论 手术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佳选择.
作者:王志斌;张爱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医改目标: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复旦大学胡善联教授认为,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将社会问题与政治、经济问题并列,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件,这对未来医改思路与策略制定,将产生重大影响.医疗卫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当前,教育、医疗、分配、就业、社保、环保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已成为社会突出矛盾,这些问题不解决,和谐社会就不能实现.
作者:金永红;邹声文;田雨;杨维汉;沈玮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口服甘露醇在妇科手术前肠道清洁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取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各自不清洁人数,所需时间及术后首次排血便人数.结果 观察组不清洁人数为零.所需时间短,术后首次排血便无一人次,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在掌握好适应症的情况下,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清洁肠道的方法
作者:曹晓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重型病毒性肝炎(简称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危重的临床类型,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60%~100%[1].而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更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如诊治不及时,极易造成母婴死亡.因此,在抢救与治疗过程中,加强对重症肝炎孕妇的监测,做好病情评估,早期诊治,合理用药和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作用.现将我科1998年5月~2005年12月收治妊娠合并重型肝炎21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香;景玉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和抢救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规通气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通气),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并发症较多(如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不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随着对有创通气所带来严重副作用认识的深入以及传感技术和人机连接界面材料的不断改进,经鼻、面罩实施无创通气(NiPPV)逐渐增多.特别是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iPPV在各种急性呼吸衰竭(特别是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1].我科从2003年1月开始应用NiPPV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现将从2003年1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的40例患者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黎月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及层粘连蛋白(LN)的测定值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计数法检测128例慢性肝病,18例急性乙型肝炎及22例健康人血清HA、PCⅢ、CIV、LN4项指标定量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慢性重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4项指标定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急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轻度(P<0.01),但静止性肝硬化该4项指标定量反而降低甚至正常.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HA、PCⅢ、CIV、LN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有较大意义,其中HA的敏感性高,动态监测其变化情况很重要.
作者:夏刚;李显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政府支出在所有卫生支出中占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效率是衡量人们对经济配置满意度的一个普遍标准,低效率的配置与各种导致市场失灵的扭曲密切相关,因此,政府深层次地干预着卫生服务的供给.
作者:黄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阿托品联合赖氨匹林治疗肾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2年10月至2004年9月在我科就诊485例肾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43例,对照组242例.两组均肌注阿托品0.5mg,治疗组用注射用水4ml+赖氨匹林0.9g静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静推,观察20min.结果 两组比较,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阿托品联合赖氨匹林治疗肾绞痛具有止痛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徐文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创伤大小、手术时间是否超过3小时、季节、麻醉方式,对1206份腹部手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人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大手术、手术时间>3 h者、全身麻醉者及冬季,与各对照组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 针对上述特点采取了术前患者教育、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早期静脉营养、恰当的护理等措施有助于防治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作者:孙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约有50~7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1].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重危因素,可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2]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降压药物治疗的强制性适应证,而且血压应该降至130/80mmHg以下.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发现,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可以使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下降24%,微血管病变下降37%、心肌梗死下降44%;而单纯控制血糖仅使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下降12%、微血管病变下降25%、心肌梗死下降16%.因此,严格控制血压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连平;朱少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前瞻性研究中西结合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4年1月~2006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95例高催乳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中西药组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溴隐亭加中医辩证治疗;西药组39例,单纯给予溴隐亭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中西药组治愈率73.21%,总有效率91.07%,反跳率0.00%,复发率31.37%;西药组治愈率51.28%,总有效率82.05%,反跳率15.63%,复发率68.75%.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反跳率和复发率比较,结果分别为P<0.05、P>0.05、P<0.05和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单纯西药治疗对高催乳素血症的总有效率相近,但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治愈率,明显减少停药后的复发和反跳.
作者:许秀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胸膜肥厚及粘连的关系.方法 117例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按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原含量从低到高分为A、B、C 3组,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测定胸膜厚度,评估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 治疗过程中胸膜厚度:A组与B组比较(t=2.57,P<0.05)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比较(t=7.15,P<0.01)有显著差异性,B组与C组比较(t=2.46,P<0.05)有显著性差异;胸膜粘连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X2=3.51,P>0.05)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比较(X2=9.87,P<0.01)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比较(X2=4.51,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胸膜厚度:A组与B组比较(t=1.45,P>0.05)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比较(t=3.46,P<0.01)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比较(t=2.89,P<0.01)有显著性差异;胸膜粘连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X2=0.10,P>0.05)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比较(X2=4.36,P<0.05)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比较(X2=7.49,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液纤维蛋白原含量可影响胸膜肥厚度与胸膜粘连发生率.
作者:杜玉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