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8-6919
  • 国内刊号:11-4002/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9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197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出版质量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医药世界杂志   2006年10期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前瞻性研究中西结合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4年1月~2006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95例高催乳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中西药组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溴隐亭加中医辩证治疗;西药组39例,单纯给予溴隐亭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中西药组治愈率73.21%,总有效率91.07%,反跳率0.00%,复发率31.37%;西药组治愈率51.28%,总有效率82.05%,反跳率15.63%,复发率68.75%.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反跳率和复发率比较,结果分别为P<0.05、P>0.05、P<0.05和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单纯西药治疗对高催乳素血症的总有效率相近,但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治愈率,明显减少停药后的复发和反跳.

    作者:许秀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地尔硫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心源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88例患者,其中49例常规治疗,39例给予地尔硫卓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64.1%,94.9%)均高于对照组(38.8%,8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地尔硫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刘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治疗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约有50~7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1].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重危因素,可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估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2]认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降压药物治疗的强制性适应证,而且血压应该降至130/80mmHg以下.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发现,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可以使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下降24%,微血管病变下降37%、心肌梗死下降44%;而单纯控制血糖仅使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下降12%、微血管病变下降25%、心肌梗死下降16%.因此,严格控制血压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连平;朱少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论科技成果评价中同行专家评议的局限性

    科技项目完成后,如果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项目完成人一般要申请成果鉴定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当前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是同行专家评议,即在同研究领域内聘请与被评价项目在研究方向相同或接近的有较高研究水平的专业人员对该项目(或成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是,评价专家是本行业的专业人员,对本专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及进展程度比较了解,可以指出被评价项目(或成果)的创新或不足,能掌握该项目(或成果)在该领域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所达到的水平,从而客观准确地作出评价,这种方法促进了科学化、民主化的科研管理进程,因此,被许多国家普遍采用,广泛应用于科研管理过程,也成为成果评价的主要手段.

    作者:荷欢;邵雪梅;李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手术室质控管理的探讨与体会

    随着护理科学及临床外科学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涌现,手术室在建设布局、规范化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要求日趋提高.而手术室管理者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交流护理经验,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作者:王丽娜;牛红玉;崔晓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及层粘连蛋白(LN)的测定值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计数法检测128例慢性肝病,18例急性乙型肝炎及22例健康人血清HA、PCⅢ、CIV、LN4项指标定量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慢性重型肝炎及活动性肝硬化4项指标定量结果均高于对照组、急性乙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轻度(P<0.01),但静止性肝硬化该4项指标定量反而降低甚至正常.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HA、PCⅢ、CIV、LN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有较大意义,其中HA的敏感性高,动态监测其变化情况很重要.

    作者:夏刚;李显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尿失禁是指尿液排出不受控制不随意自行流出.1.分类1.1 神经性尿失禁:脑血管病、脑卒中后、腰椎骨折脊髓损伤等病人导致膀胱排尿的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功能性失尿出现的不自主排尿.

    作者:蒋笑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时间护理学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 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如何合理用药.方法 对66例顽固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两种不同时间的给药, 对照组采用传统服药时间给药,实验组根据时间护理采用佳用药时间给药,观察患者服药后的降压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降低血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病时,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对维持降压效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李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纳米药物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纳米药物与普通制剂的药物相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较强的化学活性、较快的吸收速度,在通过生物体的各种屏障、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设定药物的靶向性等许多方面,纳米药物都具有一般药物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为药物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领域.本文从纳米药物的制备、特点、应用等几方面介绍纳米药物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纳米药物的前景.

    作者:陈智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女性生殖器结核的发生及其防治

    由结核杆菌在生殖器内引起的一系列炎性病变,称为女性生殖器结核.近些年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女性生殖器结核是女性不育的重要原因,给女性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者:肖爱娥;袁和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腔积液的观察及护理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和卵巢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及主要致死因素之一,以往多采用反复胸腔穿刺抽水后注入化疗药物治疗.但此方法因多次穿刺,病人痛苦大,且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2004年2月-2005年6月,我科对37例癌症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引流,引流胸水后注入药物,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置管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希芬;何伏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我们应用国家二类中药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50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云;宋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圣都痛宁中阿司匹林、咖啡因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测定圣都痛宁中阿司匹林、咖啡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SymmetryC18(4.6mm×150mm,5 μ m)色谱柱,磷酸盐缓冲液-甲醇(7:3)为流动相,254nm波长处检测.结果 本方法阿司匹林、咖啡因的回收率分别是99.5%和100.4%,RSD分别是0.9%和0.8%(n=7),阿司匹林和咖啡因的标准曲线范围分别是0.0776~0.2327 mg·ml-1,0.0094~0.2822 mg·ml-1.回归方程Aa=5.14×106C+14197,Ac=3.17×107C+270.4;ra=0.999 9,rc=1.000 0,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胡秋燕;李凌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阿托品联合赖氨匹林治疗肾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阿托品联合赖氨匹林治疗肾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2年10月至2004年9月在我科就诊485例肾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43例,对照组242例.两组均肌注阿托品0.5mg,治疗组用注射用水4ml+赖氨匹林0.9g静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静推,观察20min.结果 两组比较,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阿托品联合赖氨匹林治疗肾绞痛具有止痛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徐文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疾病650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疾病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资料完整的650例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结肠慢性炎症409例(62.9%),年龄在21~50岁发病率高;肠息肉及息肉病83例(12.8%),发病年龄21~60岁组高;溃疡性结肠炎30例(4.6%),发病年龄在21~50岁组高;大肠癌46例(7.1%),发病年龄在≥60岁组高.结论 纤维结肠镜能发现结肠常见疾病,对诊断结肠病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昌京;何剑琴;夏韶华;陈小华;黄群;李宝航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结核性胸腔积液三种不同治疗方式近期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治疗方式.方法 123例中等量以上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A组42例,胸腔置管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B组4 5例,单纯置管引流;C组36例,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1-2次.3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均为3S(K)HRZ/6HRZ.C组口服强的松30mg/d.治疗1个月检查.结果 1个月A组胸液控制率95.3%,显效36例(85.7%),有效4例(9.6%),无效2例(4.7%),6个月总有效率100%;B组胸液控制率91.1%,显效36例(80%),有效5例(11.1%),无效4例(8.9%),6个月总有效率100%;C组胸液控制率66.6%,显效3例(8.3%),有效21例(58.3%),无效12例(33.3%),6个月总有效率83.3%.结论 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注药与不注药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优于常规胸穿抽液.

    作者:杜玉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在抽血中的应用

    静脉抽血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需在短时间内反复抽血的情况.反复的静脉穿刺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荷,而采用静脉留置针抽血,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作者:陈秀华;汤金妹;陈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甘露醇在妇科手术清洁肠道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甘露醇在妇科手术前肠道清洁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取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各自不清洁人数,所需时间及术后首次排血便人数.结果 观察组不清洁人数为零.所需时间短,术后首次排血便无一人次,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在掌握好适应症的情况下,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清洁肠道的方法

    作者:曹晓青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脑梗塞病人颅内梗塞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侧向关系以及血流参数改变的特点,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们采用双功能超声显像仪对196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检测,记录管径、斑块形态、数量及血流参数.同时观察非脑梗塞组102例颈动脉情况,做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塞病人1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82%,明显高于对照组(35.3%),P<0.05,脑梗塞病人颅内梗塞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密切的侧向关系.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以扁平斑和硬斑多见,软斑和溃疡斑是脑梗塞栓子的主要来源.脑梗塞病人颈动脉血流参数改变以EDV减慢及RI增高为特点,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样硬化斑块形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英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鼻胆管引流术后的护理

    目的:回顾性总结15例鼻胆管引流患者的术后护理,探讨鼻胆管引流的护理方法,以提高其放置的有效性,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术后做好鼻胆管的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处理.结果 15例放置鼻胆管的患者均病情好转,除一例在造影时不慎滑脱,其余患者均顺利拔管.所有患者置管后均黄疸逐渐消失或明显减退,外周血象和肝功能恢复正常,症状缓解,胆漏愈合.结论 做好鼻胆管引流术后的护理,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对保证引流疗效和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储华;蔡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肩痛穴治疗外伤性肩周炎3850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进一步探讨平衡针灸治疗部队训练伤的特定穴位.方法 运用肩痛穴(BP-LE6)治疗肩关节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外伤性肩周炎.结果 肩痛穴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传统针灸对照组(P<0.01).结论 肩痛穴是治疗外伤性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文远;张利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灌肠器技术改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观察密闭改良式灌肠器-闭式灌肠器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临床疗效,从而探索对该疾病行之有效的灌肠方法.方法 对本院消化科2004-2005年期间1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了密闭式灌肠器进行药物保留灌肠,并与10例以传统灌肠法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进行对照,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10例病人均达到药物保留灌肠的目的,临床治疗效果均达PR以上且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灌肠液无外渗,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密闭式灌肠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技术,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作者:储华;蔡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人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了解老年人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创伤大小、手术时间是否超过3小时、季节、麻醉方式,对1206份腹部手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人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大手术、手术时间>3 h者、全身麻醉者及冬季,与各对照组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 针对上述特点采取了术前患者教育、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早期静脉营养、恰当的护理等措施有助于防治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作者:孙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多种药物联合超声雾化治疗11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目的:探索采用多种药物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118名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在予以抗炎、平喘、补液等治疗基础上,再予以生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5mg+氨茶碱0.125 mg+沙丁胺醇雾化溶液0.1mg,每日2次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疗程5~7天(下称治疗组).同期发病的另110名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只予以基本的抗炎、平喘、补液等基础治疗,疗程相同(下称对照组). 结果 治疗组取得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缓解期明显延长.结论 多种药物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疗效和广阔的前景.

    作者:徐晟;孙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与术后护理要点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治疗与其它治疗有着根本的不同.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心理变化也处于比较复杂的状态.因此,护士要用自己的言行给患者树立安全感,同时给予支持和疏导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术后返回病房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病情给予合适的体位,加强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防止引流不畅.输液时必须严格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还要了解术后患者的心理,给予对应的心理护理,这些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医院从2002到2005年共做普外手术538例,通过实践总结出了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点.

    作者:刘妙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无创通气在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和抢救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常规通气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通气),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并发症较多(如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不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随着对有创通气所带来严重副作用认识的深入以及传感技术和人机连接界面材料的不断改进,经鼻、面罩实施无创通气(NiPPV)逐渐增多.特别是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iPPV在各种急性呼吸衰竭(特别是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1].我科从2003年1月开始应用NiPPV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现将从2003年1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的40例患者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黎月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667例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佳治疗手段 方法 总结比较66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放疗、化疗5年10年生存率.结果 单纯放疗、化疗或手术前后放疗、化疗与单纯手术相比较,3年生存率统计学无差异,5年10年生存率为低;术前放疗+手术并发症多 结论 手术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佳选择.

    作者:王志斌;张爱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21例的护理

    重型病毒性肝炎(简称重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危重的临床类型,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60%~100%[1].而妊娠合并重型肝炎更易使病情急剧恶化,如诊治不及时,极易造成母婴死亡.因此,在抢救与治疗过程中,加强对重症肝炎孕妇的监测,做好病情评估,早期诊治,合理用药和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作用.现将我科1998年5月~2005年12月收治妊娠合并重型肝炎21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香;景玉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万拉法新治疗抑郁性神经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万拉法新与氯丙咪嗪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对符合CCMD-2-R抑郁性神经症诊断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万拉法新组和氯丙咪嗪组,治疗12周后,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万拉法新与氯丙咪嗪疗效相当,起效较氯丙咪嗪早,副反应较氯丙咪嗪轻.结论 万拉法新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较好,起效快,副反应小,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作者:付小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从科学历史角度看中医发展趋势

    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是对绝对性或神性的渴望.客观真知是由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的和发展起来的,并由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它要由客观实践反复检验,而后者又要客观真知(即科学理论)反复论证.历史学就是一种根据结果析解它发生的过程的研究.许多历史的反思与理论的突破都是在科学精神的大旗下完成的.

    作者:莫利吾;扬信阳;程庆林;李志红;苏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丙基硫氧嘧啶药物所致相关性血管炎护理1例

    丙基硫氧嘧啶(以下简称PTU)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常用药物之一,自1993年Dolman等首次报道PTU可引起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后,国内外文献陆续有相应报道[1],并逐渐引起临床重视.国外文献报道,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近90%的病例所服药物为PTU[2].据国外文献报道,初发未治疗甲亢患者ANCA的阳性率为0~6.7%,服用PTU后ANCA的阳性率为25%~64%,服用他巴唑(MMI)后ANCA的阳性率为0~3.4%[3~6],服用PTU后出现ANCA阳性与服药时间无关[1],PTU引起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会造成病人生理、心理上的不适,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服用PTU药物致相关性血管炎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青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小儿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插胃管方法的改进

    对34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需插胃管的患儿按成组病例对照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操作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53.33%改进组为94.21%,X2=7.99,P<0.01,两者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明改进组方法优于常规组.

    作者:孙秀珂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减少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40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静脉穿刺拔针时,A组采用一次直接压迫止血法,B组采用替换压迫止血法.结果 A、B两组病人皮下瘀血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静脉穿刺拔针时采用一次直接压迫止血法可有效降低皮下瘀血的发生率.

    作者:方青枝;高艺桑;陈素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早期肠道营养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使用蕃泻叶导泻和早期肠内营养,常规治疗组20例采用重症胰腺炎常规治疗和肠外营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比常规治疗组肠道功能恢复快、合并感染率低、平均住院天数少.结论 大剂量肠道清洁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还可减少并发症,又经济、省时,患者及早进食,对其的后期恢复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许颖玲;冉君花;曾昭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临床用血单位满意度调查的意义

    目的:了解临床用血单位的满意程度,及时改进供血服务质量.方法 设计含有10项调查内容的满意度调查表,每年2次发给本市临床用血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满意度表回收率96%;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整改措施后,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科学合理地开展临床用血单位满意度调查,能有效促进血站供血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孙昂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麻醉中发生惊厥、癫痫、癔症应用丙泊酚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局部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臂丛麻醉、颈丛麻醉)中患者突发惊厥、癫痫、癔症等急症时的可行性.方法 我们收集了46例典型症状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发作时处理为:Ⅰ组23例立刻面罩给氧,静脉推注丙泊酚(1.5mg/kg),10秒内推注完毕.Ⅱ组23例立刻面罩给氧,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10秒内推注完毕.结果 使用丙泊酚组平均40.3秒后症状消失,15.1分钟后清醒,收到良好的效果.使用地西泮组平均83.2秒后症状消失,32.5分钟后清醒.结论 对于局部麻醉中突发惊厥、癫痫、癔症等急症时,丙泊酚和地西泮都是有效果的,但是在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上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

    作者:肖华鑫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纤维蛋白原含量对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及粘连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胸膜肥厚及粘连的关系.方法 117例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按胸腔积液纤维蛋白原含量从低到高分为A、B、C 3组,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测定胸膜厚度,评估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 治疗过程中胸膜厚度:A组与B组比较(t=2.57,P<0.05)有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比较(t=7.15,P<0.01)有显著差异性,B组与C组比较(t=2.46,P<0.05)有显著性差异;胸膜粘连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X2=3.51,P>0.05)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比较(X2=9.87,P<0.01)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比较(X2=4.51,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胸膜厚度:A组与B组比较(t=1.45,P>0.05)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比较(t=3.46,P<0.01)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比较(t=2.89,P<0.01)有显著性差异;胸膜粘连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X2=0.10,P>0.05)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C组比较(X2=4.36,P<0.05)有显著性差异,B组与C组比较(X2=7.49,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液纤维蛋白原含量可影响胸膜肥厚度与胸膜粘连发生率.

    作者:杜玉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儿童垂体选择性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1例护理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TH)是临床少见的由于甲状腺激素受体(TR)基因突变致TR结构功能异常,使甲状腺体对包括垂体前叶在内的全身组织器官作用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自1967年Refetoff等报道第一个家系以来,目前已发现100余个家系[1].其中,垂体选择性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以下简称PRTH)更为罕见.GershengornWeintraubl 1975年提出选择性垂体甲状腺激素抵抗的概念.迄今文献已记载70多例[2~3].我科于2006年3月20日收入1例PRTH的儿童患者,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徐雪娟;刘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痰热清治疗晚期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治疗晚期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4年2月--2006年4月共收治晚期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5例,随机分为痰热清组和清开灵对照组,观察在保肝基础上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疗效满意.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晚期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日旺;冀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单病种限价:管得住医疗费吗?

    这种制度并不是该医院的首创,但因其收费标准奇低,而引起业界、社会和百姓的广泛关注,但是它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肯定.单病种限价,到底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方,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作者:祁胜勇;华夫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卫生领域的政府干预

    政府支出在所有卫生支出中占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效率是衡量人们对经济配置满意度的一个普遍标准,低效率的配置与各种导致市场失灵的扭曲密切相关,因此,政府深层次地干预着卫生服务的供给.

    作者:黄敏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新医保:刺激年轻人参保

    延长年限为促使在职者参保很多读者将问题集中在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期限从10年延长到15年.

    作者:蒋悦飞;刘幸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国有药企如何破解营销危机

    外资药企和国有药企的医药代表在拜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客户沟通能力和产品陈述技巧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不见得是外资药企的医药代表比国有药企的素质高多少,而是完善的市场部职能作用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外资药企与国有药企在医院市场营销战略上的突出差异.

    作者:赵昌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政府改制引发医药商机

    在政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思想主导下,医药行业未来几年将发生巨变,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投资机会.反商业贿赂将成为长效政策,药品销售居间人的空间越来越窄,一些药企被迫退出医院市场,2-3年内医院用药习惯将逐步向市场化需求变化;药品价格也将回归自然,处方药所包含的40%的销量和价格泡沫逐步被挤压;过去具有优势品种、走学术推广之路的制药企业将在处方药市场强者恒强,虽然销量不会有很大上升甚至不会上升,但处方药的营销费用会有较大下降,此外可能获得居间人出局让出的市场份额.

    作者:罗鶄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论蛇的药、食用价值与市场发展前景

    蛇的药用价值:蛇在我国传统医学上的应用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著名的医学名著《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开宝本草》、《本草求真》和《中草药大辞典》中均有详细记载.一致公认:蛇具有平肝明目、养心安神、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化淤、攻毒散结、免疫抗病、强骨健身、滋阴补阳、乌发固齿、降脂降糖、美容养颜.据中医药学统计,用蛇入药的方剂有近百种,用蛇配制的中成药制剂达几十种.

    作者:李滋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灵丹生物国际领先

    北京灵丹有毒生物工程科技开发中心创始人李滋星博士,历时三十余年,以造福全人类为已任,献身于有毒生物工程的科研事业,创办了国际第一家有毒生物工程科研机构,创立了以毒攻毒,富硒净化,免疫因子康体理论;并按其理论原理,自筹资金1700万元,先后研究出蛇精口服液、富硒多植物粉、免疫因子胶囊发明专利为主体的51项科研成果.

    作者:林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中国医药业:繁荣背后暗藏隐忧

    中国的医药业在现在和未来若干年都将持续地以高于GDP增长速度一倍的速度继续高速地增长,中国医药企业似乎已经铸就了一条发展的光明大道.但是,只要细加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中国医药企业的发展并非波澜不惊、一帆风顺,而是波涛汹涌、危机重重.

    作者:尧军文;李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美信:掘金本土药店

    8月11日,美国第五大医药连锁企业--美信医药国际连锁(Medichine Shoppe)药房(以下简称美信)抢滩江城,在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出自己的招牌.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外资药店在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的第一家药店.

    作者:郑昌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跨越欧洲GMP门槛

    随着我国制药企业全面完成GMP改造,我国的药品生产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产能的提高渴望市场的扩展,出口成为很多企业的战略选择.

    作者:马迟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981~2006年全球制药界25年大事回顾

    1981年首次检测出AIDS病毒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每周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告公布了5例患者的具体症状,此后被证实为AIDS患者.此次公布日期被官方认定为HIV/AIDS流行的起始时间.

    作者: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网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民生药业:品牌比生命更宝贵

    提升品牌形象与其说人受制于工具,不如说受制于视野.留恋过去的人不必规划品牌战略,因为他的未来就是现在,畅想未来的人则反之,因为他要解决对未来的迷茫.

    作者:洛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提升民营药企竞争力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民营资本开始逐步涉足药品生产、经营、研发等各个领域.规模小、内部协调费用低、决策迅速、决策程序相对简单、资金周转灵活等特征使得民营医药企业可以更为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为我国医药行业贡献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刘雪梅;胡金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山东荣成:农民看大病不用发愁

    今年7月,山东省荣成市发放上半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人和镇院夼村47岁的王春利一次性领到1万元.因患脑出血,今年4月,王春利在荣成市人民医院住院手术治疗期间花费41639.46元,此次补偿的1万元几乎占到她总费用的1/4.

    作者:曲唐;王月海;唐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评估——2003年至2006年3月的运行状况

    受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委托,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组成的评估工作组,于2006年3月至7月对2003年启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作者:韦章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和谐理念指引医改走向

    医改目标: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复旦大学胡善联教授认为,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将社会问题与政治、经济问题并列,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件,这对未来医改思路与策略制定,将产生重大影响.医疗卫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当前,教育、医疗、分配、就业、社保、环保等公共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已成为社会突出矛盾,这些问题不解决,和谐社会就不能实现.

    作者:金永红;邹声文;田雨;杨维汉;沈玮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