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华;蔡媛
目的:探讨减少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观察40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静脉穿刺拔针时,A组采用一次直接压迫止血法,B组采用替换压迫止血法.结果 A、B两组病人皮下瘀血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静脉穿刺拔针时采用一次直接压迫止血法可有效降低皮下瘀血的发生率.
作者:方青枝;高艺桑;陈素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静脉抽血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需在短时间内反复抽血的情况.反复的静脉穿刺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荷,而采用静脉留置针抽血,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作者:陈秀华;汤金妹;陈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治疗与其它治疗有着根本的不同.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和心理变化也处于比较复杂的状态.因此,护士要用自己的言行给患者树立安全感,同时给予支持和疏导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术后返回病房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根据病情给予合适的体位,加强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防止引流不畅.输液时必须严格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还要了解术后患者的心理,给予对应的心理护理,这些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医院从2002到2005年共做普外手术538例,通过实践总结出了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点.
作者:刘妙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蛇的药用价值:蛇在我国传统医学上的应用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著名的医学名著《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开宝本草》、《本草求真》和《中草药大辞典》中均有详细记载.一致公认:蛇具有平肝明目、养心安神、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化淤、攻毒散结、免疫抗病、强骨健身、滋阴补阳、乌发固齿、降脂降糖、美容养颜.据中医药学统计,用蛇入药的方剂有近百种,用蛇配制的中成药制剂达几十种.
作者:李滋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了解老年人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创伤大小、手术时间是否超过3小时、季节、麻醉方式,对1206份腹部手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0岁以上的老年人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大手术、手术时间>3 h者、全身麻醉者及冬季,与各对照组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 针对上述特点采取了术前患者教育、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早期静脉营养、恰当的护理等措施有助于防治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作者:孙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佳治疗手段 方法 总结比较66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放疗、化疗5年10年生存率.结果 单纯放疗、化疗或手术前后放疗、化疗与单纯手术相比较,3年生存率统计学无差异,5年10年生存率为低;术前放疗+手术并发症多 结论 手术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佳选择.
作者:王志斌;张爱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北京灵丹有毒生物工程科技开发中心创始人李滋星博士,历时三十余年,以造福全人类为已任,献身于有毒生物工程的科研事业,创办了国际第一家有毒生物工程科研机构,创立了以毒攻毒,富硒净化,免疫因子康体理论;并按其理论原理,自筹资金1700万元,先后研究出蛇精口服液、富硒多植物粉、免疫因子胶囊发明专利为主体的51项科研成果.
作者:林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由结核杆菌在生殖器内引起的一系列炎性病变,称为女性生殖器结核.近些年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女性生殖器结核是女性不育的重要原因,给女性及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
作者:肖爱娥;袁和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阿托品联合赖氨匹林治疗肾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2年10月至2004年9月在我科就诊485例肾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43例,对照组242例.两组均肌注阿托品0.5mg,治疗组用注射用水4ml+赖氨匹林0.9g静推,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静推,观察20min.结果 两组比较,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阿托品联合赖氨匹林治疗肾绞痛具有止痛快、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徐文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科技项目完成后,如果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项目完成人一般要申请成果鉴定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当前成果评价的主要方式是同行专家评议,即在同研究领域内聘请与被评价项目在研究方向相同或接近的有较高研究水平的专业人员对该项目(或成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是,评价专家是本行业的专业人员,对本专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及进展程度比较了解,可以指出被评价项目(或成果)的创新或不足,能掌握该项目(或成果)在该领域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所达到的水平,从而客观准确地作出评价,这种方法促进了科学化、民主化的科研管理进程,因此,被许多国家普遍采用,广泛应用于科研管理过程,也成为成果评价的主要手段.
作者:荷欢;邵雪梅;李海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981年首次检测出AIDS病毒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每周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告公布了5例患者的具体症状,此后被证实为AIDS患者.此次公布日期被官方认定为HIV/AIDS流行的起始时间.
作者:中国医药数字图书馆网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的医药业在现在和未来若干年都将持续地以高于GDP增长速度一倍的速度继续高速地增长,中国医药企业似乎已经铸就了一条发展的光明大道.但是,只要细加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其实中国医药企业的发展并非波澜不惊、一帆风顺,而是波涛汹涌、危机重重.
作者:尧军文;李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护理科学及临床外科学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涌现,手术室在建设布局、规范化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要求日趋提高.而手术室管理者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交流护理经验,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
作者:王丽娜;牛红玉;崔晓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腔积液治疗方式.方法 123例中等量以上积液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A组42例,胸腔置管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B组4 5例,单纯置管引流;C组36例,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1-2次.3组患者的化疗方案均为3S(K)HRZ/6HRZ.C组口服强的松30mg/d.治疗1个月检查.结果 1个月A组胸液控制率95.3%,显效36例(85.7%),有效4例(9.6%),无效2例(4.7%),6个月总有效率100%;B组胸液控制率91.1%,显效36例(80%),有效5例(11.1%),无效4例(8.9%),6个月总有效率100%;C组胸液控制率66.6%,显效3例(8.3%),有效21例(58.3%),无效12例(33.3%),6个月总有效率83.3%.结论 深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注药与不注药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优于常规胸穿抽液.
作者:杜玉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提升品牌形象与其说人受制于工具,不如说受制于视野.留恋过去的人不必规划品牌战略,因为他的未来就是现在,畅想未来的人则反之,因为他要解决对未来的迷茫.
作者:洛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心源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88例患者,其中49例常规治疗,39例给予地尔硫卓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64.1%,94.9%)均高于对照组(38.8%,8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地尔硫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刘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们应用国家二类中药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50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云;宋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和卵巢癌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及主要致死因素之一,以往多采用反复胸腔穿刺抽水后注入化疗药物治疗.但此方法因多次穿刺,病人痛苦大,且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2004年2月-2005年6月,我科对37例癌症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积液引流,引流胸水后注入药物,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置管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希芬;何伏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这种制度并不是该医院的首创,但因其收费标准奇低,而引起业界、社会和百姓的广泛关注,但是它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肯定.单病种限价,到底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方,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作者:祁胜勇;华夫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局部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臂丛麻醉、颈丛麻醉)中患者突发惊厥、癫痫、癔症等急症时的可行性.方法 我们收集了46例典型症状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发作时处理为:Ⅰ组23例立刻面罩给氧,静脉推注丙泊酚(1.5mg/kg),10秒内推注完毕.Ⅱ组23例立刻面罩给氧,静脉推注地西泮10mg,10秒内推注完毕.结果 使用丙泊酚组平均40.3秒后症状消失,15.1分钟后清醒,收到良好的效果.使用地西泮组平均83.2秒后症状消失,32.5分钟后清醒.结论 对于局部麻醉中突发惊厥、癫痫、癔症等急症时,丙泊酚和地西泮都是有效果的,但是在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上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
作者:肖华鑫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