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药企业在非洲

陈东严

关键词:中国, 医药企业, 援助非洲, 医疗队员, 桑给巴尔, 科特迪瓦, 国家投资, 肯尼亚, 政府, 药厂, 苏丹, 大陆, 埃及
摘要:从1963年4月中国政府派出第一支援助非洲医疗队起,中国医药便与这片神秘大陆结下了不解之缘.截止到2005年底,中国已经派出15000多名医疗队员援助非洲,中国医药企业也先后在桑给巴尔、马里、科特迪瓦、肯尼亚、埃及、苏丹等国家投资建立药厂.
医药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塞的院外急救

    本文总结了我院急症科自1998年6月至2003年5月期间收治的65例急性心梗病人的院外急救临床资料,并分析总结出的急救体会,主要有三点:(1)出诊要迅速,要争分夺秒的争取抢救时间;(2)检查诊断要准确无误,治疗处理要及时得当;(3)而且是常常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要指导病人不要过于紧张、焦虑,尽量要精神放松,避免和减少一切容易增加心脏负担的活动,尽力配合医务人员诊治,以顺利度过危险期.

    作者:刁玉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ER、PR、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腺癌比例占80%以上.近年来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和生命,有理论认为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关且激素受体在内膜癌中的表达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并与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及预后有关.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旨在探讨其中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为临床预后的诊断及化疗提供参考.

    作者:魏国华;张国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肿瘤细胞JW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中JW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状态及其对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报告基因法检测JW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JWA基因启动子CpG岛内的甲基化位点.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检测不同肿瘤细胞株(U937、HL60、K562、NB4)以及在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JW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分布.亚硫氢酸盐测序法检测CpG岛内发生甲基化位点.结果 用甲基化酶处理报告基因后JWA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明显下降.用亚硫氢酸盐测序法检测肿瘤细胞株中JWA基因启动子CpG岛未发现甲基化的CpG位点.用MSP法检测U937、HL60、K562、NB4肿瘤细胞和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D N A样本均未发现肿瘤细胞启动子甲基化.结论 JW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可导致肿瘤细胞JWA基因的转录活性下降,但在所检测的肿瘤细胞及白血病细胞中可能无甲基化现象.

    作者:齐泓;李爱萍;周建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健康心理学的生命理念与道家生命观的内在关联

    旨在探讨健康心理学的生命理念与道家生命观的内在联系.健康心理学强调社会心理因素在维护健康中的起很大作用,并提出人与环境及人的心身协调统一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的生命理念.通过学习道家经典著作我们发现道家的生命观与健康心理学的生命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发掘道家的心身整体思想和天人相应思想与健康心理学的内在联系,会促进对健康心理学的认识和发展.

    作者:刘凤美;孔乐凯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联合阻滞麻醉下穿刺无脑脊液流出二例

    联合阻滞麻醉穿刺应用较为普遍,操作者常会遇到解剖层次清晰或较肯定地认为穿刺针已进入蛛网膜下腔,但并无脑脊液流出,此时,很难确定穿刺是否成功.我们对二例这样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发现均有腰椎间管狭窄症存在并认为可能是蛛网膜下腔阻滞无脑脊液流出的原因之一,现将两例报道如下.

    作者:魏丽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催乳素血症临床研究

    目的:前瞻性研究中西结合治疗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4年1月~2006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95例高催乳素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中西药组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溴隐亭加中医辩证治疗;西药组39例,单纯给予溴隐亭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中西药组治愈率73.21%,总有效率91.07%,反跳率0.00%,复发率31.37%;西药组治愈率51.28%,总有效率82.05%,反跳率15.63%,复发率68.75%.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反跳率和复发率比较,结果分别为P<0.05、P>0.05、P<0.05和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单纯西药治疗对高催乳素血症的总有效率相近,但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治愈率,明显减少停药后的复发和反跳.

    作者:许秀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48例

    我科从2003年7月~2006年7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胸腔积液48例,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诊治效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月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2007年发展趋势

    国际医药市场发展速度减慢全球医药市场在经历本世纪前几年8%-10%的快速成长后,04年以后的增速有所放缓,环比增幅从2004年11月的6.9%下降到2005年11月的5.4%.这主要是受到北美市场疲软的影响,美国市场的增幅从8%下降至4%.在国际几大医药巨头中,辉瑞、默克的销售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作者:张培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延误诊断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恶性肿瘤延误诊断的相关因素及相应对策,降低老年病中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方法 追踪回顾并分析3 4例晚期确诊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家庭情况、社会背景等,对相关因素做出总结.

    作者:李素芝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剂量甲氨喋呤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加四氢叶酸钙(CF)解救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6例ALL患儿123例次的HD-MTX+CF治疗,观察研究用药后患儿不良反应.结果 HD-MTX+CF治疗儿童ALL时,不良反应发生按比例依次为胃肠道反应56.9%,骨髓抑制52.8%,感染37.4%,肝脏损害34.1%,皮肤黏膜损害32.5%.神经系统损害较少见,轻型2例次,重型1例次,占2.4%.未发现肾脏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 HD-MTX+CF治疗小儿ALL时,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但大多症状较轻.个别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故应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认识HD-MTX的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给予及时适当的CF解救,防止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并且可避免过度解救而影响疗效.

    作者:张艳萍;石太新;唐成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狼疮性肾炎40例护理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全身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临床上肾活检、光镜和电镜检查肾脏受累者为100%,有蛋白尿、血尿等表现者占75%,主要表现为肾炎和肾病综合症.总之,狼疮性肾炎(LN)病情复杂多变,易反复发作,预后差,加强其整体护理对病人的病情改善十分重要.针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狼疮性肾炎病人,在整体护理方面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申素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默沙东:在糖尿病领域的使命——JANUVIATM获得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

    默沙东(亦称默克,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白宫站)公司近日宣布,JANUVIATM(sitagliptin phosphate)已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批准,这是当前美国市场上第一种也是目前为止仅有的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DPP-4抑制剂.

    作者:曼鹿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新一轮医改:政府主导公共卫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谈新医改

    11月1日晚8点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结束一场演讲后,中心副主任李玲的身边照例围了一群热心的听众.像往常一样,有关医改的提问占了很大一部分.医疗改革是目前中国社会生活热的话题之一,而李玲正是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她领导的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课题组提供的观点和结论已经成为新一轮医改的决策依据.

    作者:王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乙酰肝素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 4例食管癌组织及3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S)在54例食管癌中的阳性率61.11%,显著高于3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率13.33%(P<0.05).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相关(P<0.05).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乙酰肝素酶的表达对血管生成、食管癌的侵入转移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作为食管癌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对治疗及预后有相当好的理论价值.

    作者:刘尚国;赵宝生;吕靖民;齐博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胆囊切除术致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

    目的:探讨医源性高位胆道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6年收治的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例.结果 胆总管端端吻合加T管引流术4例,胆管修补加T管引流术2例,胆肠吻合6例.恢复良好,1例出现胆管狭窄,后经过先引流,后择期行肝方叶切除、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恢复良好,无任何不适.术后随访至今未见胆管炎、胆管狭窄等任何并发症.结论 医源性胆管损伤应可预防,适合的手术选择和通畅的引流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作者:宋大公;丁红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减少机采成份血拔针后局部紫癜的方法探讨

    机采成份捐献者采血后拔针是常见的护理技术,护士往往注重无菌技术,以避免感染,而忽略拔针时按压方法的选择,常有献血后因穿刺部位按压不当造成出血或血肿,给献血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我科于2005年3月到2006年9月对600例机采献血者拔针时采用不同按压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雪辉;刘标;朱四枚;王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强生:06年中国战略重点

    2006年Cordis中国的战略重点第一,配合中国政府,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先进的诊疗手段,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我们致力于提高自身营运的效率和能力,以便更多地让利于中国的患者,让整体的诊疗费用进一步下降.同时我们继续在做一些扎扎实实的教育工作,包括患者疾病预防和治疗等知识的普及.这样,就能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曼鹿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医改要达到什么目的?

    我是一名工作十三年的呼吸科医生,一直在思索当前的医疗现状.当前矛盾是什么?我认为,当前的主要的矛盾是老百姓觉得看病难,花费贵.而医生又倍觉委屈.症结在哪里呢?

    作者:苇宁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无手术史肠粘连36例临床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常由于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临床上以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为多见,但是,无手术史肠粘连也并不罕见.作者自1996年至今的10年来在我院及其分院进行的各种腹部手术中,共发现肠粘连180例,其中无既往手术史者36例(20%).现将该组患者发生肠粘连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陈宝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深度烧伤创面休克期切削痂植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深度烧伤创面于休克期切削痂植皮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16例有切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休克期内行手术植皮治疗者为A组;19例切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休克期后4~6天行手术植皮治疗者为B组.比较两组休克期补液量、回吸收期的生命体征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休克期补液量上无显著着性意义(P>0.05);A组休克期尿量明显增多,回吸收期体温、心率与B组明显不同(P<0.0 5~0.01);A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B组短(P<0.01).结论 深度烧伤创面于休克期切削痂是安全的,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聂志宏;孙志勇;张步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医药世界杂志

医药世界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