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94例老年患者ADR的分布及相关因素.方法:从我院历年的患者ADR报告表中,选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报告表,逐项统计整理.结果:①老年患者ADR占39.5%,男>女;原患疾病以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居多.②94例老年患者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反应和神经系统反应为主,列居第一、二位.③诱发ADR的药物主要是抗菌药物和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结论:老年人药物治疗中,合并用药及原患疾病状况等情况与ADR的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何绥平;梁健华;安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53岁,因鼻塞、流涕、咽痛伴发热1d,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于2000年1月4日下午在门诊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利巴韦林注射液0.3g静脉点滴,1h后患者自感双上肢皮肤奇痒难忍,继而开始出现散在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且逐渐增多,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红色丘疹,有的迅速融合成片,局部皮肤轻度水肿,尤以前臂内侧明显,呈对称性分布,压之褪色,并有抓痕.
作者:马武祥;曹洪流;王进;隋迎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19岁,因反复左腹痛于2001年5月4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怀疑为肾结石,B超示双肾小结石(左6.1mm,右7.3mm)及左输尿管上段结石(9.3mm)并伴左肾轻度积水.为进一步确诊,拟行静脉肾盂造影.
作者:娄小娥;齐薜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43岁,2001年8月5日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来医院就诊,查体:T 38.5℃,呼吸、血压正常,门诊给予头孢氨苄片0.5克,potid,服药3d,体温降至正常.
作者:杜广清;赵继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23岁,于2000年7月20日因患颜面部湿疹自行在药店购买皮肤病血毒丸(水丸)口服治疗,20粒bid,连服3d.
作者:钱红;张慎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53岁,因畏冷,乏力,全身酸痛,咽喉肿痛3d来医院就诊.查体:T 38.4℃,神清,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无脓性分泌物.
作者:黄全福;陈佳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例1男,36岁.因乙肝病史6年,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尿黄1周入院.患者1周来自觉纳差,腹胀,恶心欲吐,厌油,精神不振,乏力.
作者:柯贤章;李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26岁.因怕热、多汗、多食易饥、烦燥3个月.于2001年4月,检查甲状腺功能:T3、T4、FT4明显增高,TSH减低,肝功能、血象正常.
作者:邵伟庆;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及听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并对其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伦新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女,47岁,因外院诊断肾功能不全,于2001年3月27入院.患者于2001年1月因腹痛,腹泻、4~5次·d-1、为黄色稀糊状便,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于当地医院B超检查示:腹膜增厚5.8mm、腹腔少量腹水.
作者:王春娜;邓利荣;李增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例1女,17岁,因咽痛、发热1d急诊入院,查体:T 39.2℃,P 84次·min-1,R 19次·min-1,BP 120/70mmHg,神志清,精神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作者:徐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19岁,因神经性头痛于2000年6月6日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卡马西平片100mgpo,tid.
作者:戴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药物治疗的疗效、剂量和毒性反应的个体和种族差异是临床实践和药物开发研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药动学和药效学两方面论述遗传因素对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并综述了个体化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作者:李群娜;詹思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76岁,因气管炎入院就诊,经详细询问,无过敏史,按常规将配制好的青霉素皮试液,在患者前臂内侧下注射0.1ml(内含青霉素20单位),皮试后,患者即刻晕倒,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口唇及四肢未稍紫绀、脉微弱,立即将患者平卧,测血压30/0mmHg,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作者:苗圣训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