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艳
目的:观察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口疮患者40例,予泻黄散加减口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2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杨春梅;刘永信;禄林;蒋天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法整脊配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小针刀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手法整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及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优22例,良16例,差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优14例,良16例,差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脊配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志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通过对成人麻疹患者20例开展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及造成医源性的麻疹感染和流行。因此,加强预防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率的基本措施,做好麻疹患者的护理和管理也是预防麻疹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林桂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10 mL 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疗程15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hs-CRP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hs-CRP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下调血清hs-CRP水平,改善颅内血液流变状态,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1月-2013年7月收治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采取T型或L型高尔夫解剖钢板及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手术,整理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6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愈合良好,患者膝关节恢复治疗14例优,18例良,7例可,4例差,总优良率74.4%。患者膝关节伸缩功能基本得到恢复。结论:内固定手术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李宇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康复新液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和甲硝唑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两组患者的疗程均4周,4周后两组患者接受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通过胃镜对患者溃疡面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治愈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守堂;赵杨;韩仁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高血压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成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70.58%,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疾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
作者:高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氯已定混合液对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进行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根管治疗失败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再分为氢氧化钙组和氯己定组,每组23例。观察组使用氢氧化钙氯已定混合液对根管进行消毒处理,对照组两组分别用氢氧化钙和2%氯己定溶液对根管进行消毒处理。3次就诊时取患者根管内的细菌标本进行培养,以了解消毒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第1次就诊时,观察组消毒效果较好,对照组中使用氯己定溶液的效果较使用氢氧化钙溶液好。第2次就诊时,观察组的消毒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次就诊时,观察组的细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氯己定混合液对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根管消毒效果良好,而在其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但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气管内插管教学应用与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选择规范化培训临床住院医师40名,均为非麻醉专业,采用可视喉镜实施气管内插管教学,时间2个月(8周);分析两组的独立插管考核及问卷调查情况。结果:可视喉镜组暴露声门及1次插管成功率达到96.25%,而插管即刻并发症(口腔咽黏膜与牙齿损伤)及术后咽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仅1.25%,与直接喉镜组的(87.5%、85%、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考核平均得分,可视喉镜组(94.07±1.70),直接喉镜组(91.20±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的教学法比较满意,认为可视化对气管插管解剖结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操作学习的兴趣、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明显,整体评价与传统的直接喉镜教学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可视喉镜运用于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气管内插管教学,能提高临床医师的临床基本技能,值得在麻醉科的临床带教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覃兴龙;杨小立;黄春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对辖区管理的7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门诊教育、上门随访教育、高血压俱乐部教育、发放宣传资料、举办高血压知识讲座等形式的护理干预,追踪随访1年,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在生活行为方式、药物治疗依从性、降压疗效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干预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治疗率、控制率。
作者:许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四肢康复训练后的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四肢功能均有障碍,对其进行3个月的四肢康复训练,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四肢功能都有明显的提高,疗效较好。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进行四肢康复训练后,肢体功能得到恢复,生活质量也得以提高。
作者:徐腊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以及团体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为期10周的结构化、封闭式团体心理护理,在基线和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QLQ-C30、SAS、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估。结果:团体心理护理后患者抑郁、焦虑、疲乏、疼痛、气促、食欲丧失、失眠、便秘及腹泻评分显著降低(t=2.907~6.314,P=0.000~0.006)。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积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在小组干预后则显著增强(t=-5.476~-2.237,P=0.000~0.032)。结论:团体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情绪状态、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
作者:蒋军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83%(55/58);治疗后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HCT、HB、PLT、PDW、MPV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中采用硫酸镁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血常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兴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23日通报,省卫计委在进入冬春季节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后,加强了流感、重症肺炎等监测,在常规监测中,从1例重症肺炎病例中检测出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2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复核检测结果为甲型H5N6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和研判,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史,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专家研判认为,本次出现的病例为偶发个案。病例所有密切接触者没有出现异常,没有出现人传人情况。
作者:www.news.cn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心绞痛是临床工作中的一种常见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为多见,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有严重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作者:于在英;肖明海;肖允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患者中BK病毒的阳性率。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出血性膀胱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运用 PCR 检测技术检测尿中的 BK 病毒 DNA。结果:观察组26例检测出BK病毒DNA,病毒尿持续阳性中位时间7周(2~14周),对照组均未检出BK病毒。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这些患者中病毒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BK病毒可能参与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病过程。
作者:周佳子;董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初产妇7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4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2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并发症。
作者:陈喜莲;陈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式,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优越。
作者:张大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社区医院每年定期乳腺病筛查,初步发现有或无症状的可疑乳腺恶性病变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职女工采用手诊+高频乳腺彩超筛查乳腺病。结果:每年均发现数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的乳腺恶性病变,均为早中期,年龄36~53岁,随访预后良好。结论: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做好劳动保护,普及乳腺保健知识,定期进行乳腺病筛查,对维护妇女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37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一般指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5.26%(2/38),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24.32%(9/3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腹腔镜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t=9.50,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代学峰;崔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