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红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牙体取模并制作腊牙合垫、处理牙合垫、试戴牙合垫、佩戴牙合垫式的义齿步骤进行口腔修复。结果:共修复活动义齿缺失牙齿1014颗,包括全口义齿的患者38例(33.33%)、上半口义齿的患者33例(28.95%)、下半口义齿的患者32例(28.07%)、赝复体11例(11.40%)。固定义齿修复18例患者,共修复牙单位43个。结论:根据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方案,从而提高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水平。
作者:季立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探讨了基层社康大影像科的建立与运行机制。通过对基层社康影像科的现状进行剖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人员不足,知识老化及专业素质低且偏窄;设备配置及布局不合理;人员思想认识不足;管理体制跟不上等。只要利用现有有利条件,克服以上缺点,在基层社康建立与运行大影像科是可行的。
作者:覃朝锋;彭国强;李红;雷卫凤;叶定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加神经阻滞综合治疗头面颈肩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头颈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联合神经阻滞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局部超激光照射治疗。结果:两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愈35例,缓解4例,无效1例,有效率97.5%。在随访中有1例后遗神经痛。对照组治愈30例,缓解7例,无效3例,有效率90%,后遗神经痛3例。结论:星状神经节结合神经阻滞综合治疗,治愈率高,能迅速缓解头面颈肩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少见,更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靖;吴成富;于四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可视喉镜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气管内插管教学应用与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选择规范化培训临床住院医师40名,均为非麻醉专业,采用可视喉镜实施气管内插管教学,时间2个月(8周);分析两组的独立插管考核及问卷调查情况。结果:可视喉镜组暴露声门及1次插管成功率达到96.25%,而插管即刻并发症(口腔咽黏膜与牙齿损伤)及术后咽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仅1.25%,与直接喉镜组的(87.5%、85%、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考核平均得分,可视喉镜组(94.07±1.70),直接喉镜组(91.20±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的教学法比较满意,认为可视化对气管插管解剖结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操作学习的兴趣、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明显,整体评价与传统的直接喉镜教学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可视喉镜运用于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气管内插管教学,能提高临床医师的临床基本技能,值得在麻醉科的临床带教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覃兴龙;杨小立;黄春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四肢康复训练后的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四肢功能均有障碍,对其进行3个月的四肢康复训练,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四肢功能都有明显的提高,疗效较好。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进行四肢康复训练后,肢体功能得到恢复,生活质量也得以提高。
作者:徐腊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儿9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在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时,应用奥美拉唑具有良好的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申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主要对部分二级综合性医院传染病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部分二级医院存在传染病防控不严、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失基本防控能力等问题。积极发现并解决二级医院传染病的筛查、预警一级防控工作,对于控制传染病传播、保证大众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余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强化他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均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加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d,比较两组疗效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 Hs-CRP、TC和LDC-C下降幅度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CK、HDL-C和TG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5%(P<0.05)。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行强化他汀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赵强;王辉宇;张海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患者60例,采用糖皮质激素、β受体兴奋剂、茶碱类药物和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心率(147±23)次/min,呼吸频率(38±8)次/min,pH 值(7.2±0.6),PaO2(51.6±14.3)mmHg, PaCO2(69.2±8.3)mmHg。治疗后24 h,心率(86±12)次/min,呼吸频率(16±4)次/min,pH 值(7.4±0.5),PaO2(92.8±15.2)mmHg,PaCO2(36.1±7.1)mmHg,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β受体兴奋剂、茶碱类药物和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重要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松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2例,根据曲张静脉形态及大小选择组织胶注射和套扎治疗,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3例,均一次性止血成功。术后4周复查,对剩余曲张静脉进行套扎及组织胶注射。所有患者在8周后复查胃镜,食管静脉曲张总有效率91.2%,胃底静脉曲张总有效率82.6%,无异位栓塞发生,1例患者出现再出血,再次行组织胶注射,其余患者均无再出血。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在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实用性。
作者:程志才;班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氢氧化钙氯已定混合液对根管治疗失败的病例进行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根管治疗失败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再分为氢氧化钙组和氯己定组,每组23例。观察组使用氢氧化钙氯已定混合液对根管进行消毒处理,对照组两组分别用氢氧化钙和2%氯己定溶液对根管进行消毒处理。3次就诊时取患者根管内的细菌标本进行培养,以了解消毒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第1次就诊时,观察组消毒效果较好,对照组中使用氯己定溶液的效果较使用氢氧化钙溶液好。第2次就诊时,观察组的消毒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次就诊时,观察组的细菌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氯己定混合液对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根管消毒效果良好,而在其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究。
作者:但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导致阑尾炎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302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5例作观察组,其余257例作对照组,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及手术相关因素等指标对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302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切口感染45例,切口感染率14.91%。观察组年龄、BMI及基础疾病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病理分型、手术时间、切口保护以及引流出口设置在两组患者中的分布均不同(P<0.05)。结论:年龄、BMI、基础疾病、病理分型、手术时间等因素均为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
作者:周继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采用人性化护理的病例资料。结果:25例中度宫颈糜烂复查妇检宫颈外观正常,5例重度宫颈糜烂复查妇检宫颈外观正常3例,2例呈轻度宫颈糜烂表现。结论:人性化护理明显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增进护患关系。
作者:程燕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收治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94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给予传统综合治疗,观察组5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没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衰竭能够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作者:孙树伦;臧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对外周静脉持续微量泵入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持续静脉微量泵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试验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固定,对照组用SOFIT舒适3000自黏性薄膜敷料覆盖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持续外周静脉微量泵入刺激性药物所引起的静脉炎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通过对成人麻疹患者20例开展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及造成医源性的麻疹感染和流行。因此,加强预防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率的基本措施,做好麻疹患者的护理和管理也是预防麻疹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林桂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及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加氟哌利多治疗剖宫产的镇痛疗效情况。方法:2014年3月-2014年5月收治剖宫产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药物进行镇痛治疗;对照组应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加氟哌利多药物镇痛,观察两组病患的药物使用量、镇痛效果,术后呕吐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后镇痛效果、术后呕吐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药物消耗量两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药物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术后呕吐发生率低,不需要联合氟哌利多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谢初仁;肖文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围绝经期妇女表现的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常初诊为“冠心病”,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对患者进行心脏各室壁运动分析,将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有较高的统一性,故此技术在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高血压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成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70.58%,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疾病,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
作者:高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时机对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3月-2014年2月收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80例,根据患者实际治疗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中毒后12 h内接受高压氧治疗组(A组),中毒后12 h后接受高压氧治疗组(B组),每组90例。分别在患者中毒后12 h之内和12 h后给予A组、B组患者高压氧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迟发性脑病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第1个疗程后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7.8%(88/90)明显比B组66.7%(60/90)高(P<0.05);A组的住院时间均明显比B组短(P<0.05),迟发性脑病发生率0,明显比B组4.4%(4/90)低(P<0.05),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毒后12 h之内给予其高压氧治疗比12 h后效果好,说明一氧化碳中毒后越早做高压氧治疗对其患者的预后越好。
作者:陈静清;周练兴;易天江;李宁;陆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