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妍
目的: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腹腔镜组),37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开腹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一般指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5.26%(2/38),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24.32%(9/3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腹腔镜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开腹组(t=9.50,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代学峰;崔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为了对批量进入微创器械、仪器进行有效管理和人员培训使其短期内同时正常运行使用,根据购进设备仪器与将开展手术情况,提前安排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微创手术配合与设备使用管理,根据人员情况进行安排实施专科专管、以点带面分批培训,使其在短期内不仅能确保术中器械设备性能良好,还能及时跟进培训科室人员进行使用配合、保养与维护,确保微创中心手术顺利开展。
作者:万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对疾病认知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对疾病的认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薄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患者60例,采用糖皮质激素、β受体兴奋剂、茶碱类药物和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心率(147±23)次/min,呼吸频率(38±8)次/min,pH 值(7.2±0.6),PaO2(51.6±14.3)mmHg, PaCO2(69.2±8.3)mmHg。治疗后24 h,心率(86±12)次/min,呼吸频率(16±4)次/min,pH 值(7.4±0.5),PaO2(92.8±15.2)mmHg,PaCO2(36.1±7.1)mmHg,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β受体兴奋剂、茶碱类药物和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重要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韩松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芪术通腑汤治疗老年人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便秘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芪术通腑汤,对照组口服福松,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80%。治疗组治愈2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9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2个疗程后再次观察疗效,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5例,无效9例,有效率55%。治疗组治愈2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9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术通腑汤治疗老年人便秘疗效佳,不良反应少。福松治疗疗效欠佳,易耐药。
作者:樊晓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氧超声雾化肾上腺素与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哮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儿童急性哮喘患者12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平喘、解痉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异丙基肾上腺素1 mg、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氧气雾化吸入,3次/d,治疗后评价两组疗效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51.6%。治疗后4周,治疗组肺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氧超声雾化肾上腺素与布地奈德具有协同解痉和平喘作用,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白占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结果:22例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1例因尿道狭窄畸形行开放性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膀胱灌注化疗等,术后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泌尿系少见的肿瘤,呈良性肿瘤生长特点,很少复发,预后良好,确诊主要依靠膀胱镜检及活检,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为其标准治疗方法,术后应定期进行膀胱灌注及膀胱镜复查,以防止泌尿上皮癌的复发。
作者:杨远旺;覃家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口疮患者40例,予泻黄散加减口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2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泻黄散加减治疗小儿口疮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杨春梅;刘永信;禄林;蒋天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适贝高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营养不良患儿42例,并经家属同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适贝高进行治疗,治疗4周随访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8.7±2.4)d,对照组(13.5±4.3)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适贝高治疗小儿营养不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症状恢复时间,安全、可行,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10 mL 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疗程15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hs-CRP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hs-CRP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下调血清hs-CRP水平,改善颅内血液流变状态,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以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率。方法: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NICU医院感染患者40例,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收集患者的相应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感染率。结果:发生褥疮1例(2.5%),发生细菌性痢疾2例(5.0%),发生上呼吸道感染8例(20.0%),发生泌尿道感染9例(22.5%),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6例(40.0%),其他部位4例(10.0%)。本组40例患者共培养出细菌63株,其中G+杆菌17株(27.0%),其中粪肠球菌5株(7.9%)、表皮葡萄球菌4株(6.3%)、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11.1%)、其他 G+葡萄球菌1株(1.6%);G-杆菌40株(63.5%),其中大肠埃希杆菌3株(4.8%)、嗜麦芽寡养单胞杆菌5株(7.9%)、鲍氏不动杆菌6株(9.5%)、铜绿假单胞杆菌9株(14.3%)、肺炎克雷伯杆菌11株(17.5%)、其他G-杆菌6株(9.5%);真菌6株(9.5%)。G-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其次是利福平。结论:对于NICU患者要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实验,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迮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体化持续护理模式对宫内节育器放置妇女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行宫内节育器育龄妇女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放置后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一体化持续护理模式,干预前后应用自行设计的《宫内节育器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节育器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观察两组患者放置节育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对节育器放置时间、宫内节育器放置禁忌证、节育器避孕的原理、放置节育器不良率、节育器放置年限、节育器取出情况、节育器放置后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腹不适、不规则出血、白带过多、IUD下移等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持续护理模式可提高宫内节育器放置患者相关健康知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邢伟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院巨大儿分娩的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巨大儿的预后,保护母婴健康。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巨大儿及52例正常范围内足月儿分娩的资料。结果:巨大儿的发生与母亲孕末期体重、宫高、妊娠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巨大儿组持续性枕横或枕后位、胎儿窘迫、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宫缩乏力、产道裂伤发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对巨大儿应积极做好产前诊断,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卜平;汪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9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于饭前口服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连续治疗15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睡前加服法莫替丁20 mg/次,1次/d,连续治疗15 d。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43例(86.0%),有效5例(10.0%),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32例(64.0%),有效6例(12.0%),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37例(77.1%)。随访2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46例(95.8%)。随访3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47例(97.9%)。对照组随访1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18例(37.5%)。随访2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28例(58.3%)。随访3个月幽门螺杆菌阴转30例(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志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方法和作用。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57例,均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护理人员术前术中术后在多个环节与术者密切配合,对患者进行心理、生活、临床多重护理,657例患者手术成功,除2例眼底病变外,余视力恢复良好。结论:护理工作对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意义重大,充分的护理配合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成功。
作者:刘松玲;李艺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0.5 g静滴,1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 mg静滴,2次/d,醒脑静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花砚;王华光;汤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7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据入院时间及治疗方法不同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缓解、淀粉酶恢复正常、通气及排便、腹膜刺激征缓解、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等方面也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药联合善得定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很好疗效;及早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对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孙云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和护理措施,而治疗组手术后采用大量生理盐水对腹腔以及切口进行冲洗,手术后放置引流管,且护理措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切口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治疗组手术后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手术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及腹腔,且放置引流管,对患者进行精细的护理,能够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牙体取模并制作腊牙合垫、处理牙合垫、试戴牙合垫、佩戴牙合垫式的义齿步骤进行口腔修复。结果:共修复活动义齿缺失牙齿1014颗,包括全口义齿的患者38例(33.33%)、上半口义齿的患者33例(28.95%)、下半口义齿的患者32例(28.07%)、赝复体11例(11.40%)。固定义齿修复18例患者,共修复牙单位43个。结论:根据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方案,从而提高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水平。
作者:季立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康复新液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和甲硝唑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两组患者的疗程均4周,4周后两组患者接受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通过胃镜对患者溃疡面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康复新液治疗消化性溃疡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治愈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守堂;赵杨;韩仁见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