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评价H型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径向及轴向收缩功能

李敬

关键词:超声, 高血压, 收缩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
摘要:目的:研究使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STI)检测 H 型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径向及轴向收缩功能,对其进行评价。方法:2010年8月-2013年8月收治H型高血压患者58例,根据左室心肌指标将患者分为心室肥厚(研究组A)和非心室肥厚(研究组B)两组,研究组A患者26例,研究组B患者32例,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A的射血分数与其他两组无差异,其余指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研究组B的LAD、IVSTd、LVIM、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的LS、RS数值较小(P<0.05)。结论:STI可以准确评价H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心肌径向及轴向收缩功能,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1375个

    我国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1375个新华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徐博)国家食药监总局24日发布消息称,自今年8月底,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食药监总局、工商总局联合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以来,我国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1375个。

    作者:www.news.cn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善得定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7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3例,据入院时间及治疗方法不同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症状(腹痛腹胀)缓解、淀粉酶恢复正常、通气及排便、腹膜刺激征缓解、住院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病死率等方面也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药联合善得定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很好疗效;及早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对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孙云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D-D、TAT和PAP含量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老年COPD患者的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浆D-D、TAT及PAP含量明显较高,容易导致患者的血栓形成,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患者死亡,在临床当中联合检测患者的D-D、TAT及PAP可以有效地掌握患者的临床情况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检测,结合文献资料,研究血浆D-D、TAT及PAP在患者病症中的表达,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蒲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多排螺旋CT在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效果,从而分析该诊断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膝关节损伤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观察多排螺旋CT的诊断和手术证实的诊断结果。结果:多排螺旋 CT 诊断结果显示关节积液、半月板损伤以及骨质损伤的准确率分别为94.4%、91.2%以及93.3%,其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比较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301、0.324、0.315,P>0.05)。结论:使用多排螺旋CT对膝关节损伤提前进行诊断,其结果可靠,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及早进行准确的了解,从而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作者:于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三针对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手三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例,分为手三针治疗组30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并针对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评定,重点在于规范手法,验证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0%。结论:手三针疗法较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颈性眩晕有着较高的疗效。

    作者:梁一男;张水生;张欢;肖舒文;韩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团体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以及团体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4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为期10周的结构化、封闭式团体心理护理,在基线和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QLQ-C30、SAS、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估。结果:团体心理护理后患者抑郁、焦虑、疲乏、疼痛、气促、食欲丧失、失眠、便秘及腹泻评分显著降低(t=2.907~6.314,P=0.000~0.006)。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积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在小组干预后则显著增强(t=-5.476~-2.237,P=0.000~0.032)。结论:团体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情绪状态、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方式。

    作者:蒋军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1年3月-2014年2月收治晚期胃癌患者10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7例,接受静滴多西他赛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对照组45例,接受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近期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脱发等不良反应分级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下降、贫血、腹泻、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心电图异常、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所有患者均未中断治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志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法整脊配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手法整脊配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小针刀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手法整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及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优22例,良16例,差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优14例,良16例,差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脊配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志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30例农村妇女行宫颈癌筛查,筛查出73例检测阳性,检测阳性率0.83%,进行TCT检测并联合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宫颈活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鳞状上皮癌1例,低度病变(CINⅠ)4例,高度病变10例(CINⅡ6例,CINⅢ4例),非典型鳞状上皮内病变(ASC-US)1例,鳞状上皮增生活跃1例。结论:一般妇女进行定期TCT检测对妇女宫颈癌的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筛选价值。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敏感性好、准确度高,两者可以互补,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作者:马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水胶体敷料预防外周静脉泵入药物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对外周静脉持续微量泵入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持续静脉微量泵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试验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固定,对照组用SOFIT舒适3000自黏性薄膜敷料覆盖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持续外周静脉微量泵入刺激性药物所引起的静脉炎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效果。方法:采用牙体取模并制作腊牙合垫、处理牙合垫、试戴牙合垫、佩戴牙合垫式的义齿步骤进行口腔修复。结果:共修复活动义齿缺失牙齿1014颗,包括全口义齿的患者38例(33.33%)、上半口义齿的患者33例(28.95%)、下半口义齿的患者32例(28.07%)、赝复体11例(11.40%)。固定义齿修复18例患者,共修复牙单位43个。结论:根据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特点制定合适的方案,从而提高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水平。

    作者:季立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妇女乳腺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社区医院每年定期乳腺病筛查,初步发现有或无症状的可疑乳腺恶性病变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方法: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在职女工采用手诊+高频乳腺彩超筛查乳腺病。结果:每年均发现数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的乳腺恶性病变,均为早中期,年龄36~53岁,随访预后良好。结论: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做好劳动保护,普及乳腺保健知识,定期进行乳腺病筛查,对维护妇女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江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初产妇7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4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2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并发症。

    作者:陈喜莲;陈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治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结果:22例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1例因尿道狭窄畸形行开放性肿瘤切除术,术后给予膀胱灌注化疗等,术后随访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泌尿系少见的肿瘤,呈良性肿瘤生长特点,很少复发,预后良好,确诊主要依靠膀胱镜检及活检,经尿道膀胱肿物电切术为其标准治疗方法,术后应定期进行膀胱灌注及膀胱镜复查,以防止泌尿上皮癌的复发。

    作者:杨远旺;覃家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成人麻疹患者护理及预防措施

    本文探讨成人麻疹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通过对成人麻疹患者20例开展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及造成医源性的麻疹感染和流行。因此,加强预防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率的基本措施,做好麻疹患者的护理和管理也是预防麻疹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林桂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以降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率。方法:2011年1月-2014年5月收治NICU医院感染患者40例,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收集患者的相应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感染率。结果:发生褥疮1例(2.5%),发生细菌性痢疾2例(5.0%),发生上呼吸道感染8例(20.0%),发生泌尿道感染9例(22.5%),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6例(40.0%),其他部位4例(10.0%)。本组40例患者共培养出细菌63株,其中G+杆菌17株(27.0%),其中粪肠球菌5株(7.9%)、表皮葡萄球菌4株(6.3%)、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11.1%)、其他 G+葡萄球菌1株(1.6%);G-杆菌40株(63.5%),其中大肠埃希杆菌3株(4.8%)、嗜麦芽寡养单胞杆菌5株(7.9%)、鲍氏不动杆菌6株(9.5%)、铜绿假单胞杆菌9株(14.3%)、肺炎克雷伯杆菌11株(17.5%)、其他G-杆菌6株(9.5%);真菌6株(9.5%)。G-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其次是利福平。结论:对于NICU患者要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实验,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迮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2010年12月-2014年3月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治疗5~30次的女性尿失禁患者109例作为观察对象,评定治疗后的效果。结果:109例女性尿失禁患者治疗5~30次的总有效率81.10%。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0~30次疗效较好;盆底肌肉锻炼42天以上疗效较好。结论:女性尿失禁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0~30次的疗效确切,加上盆底肌肉锻炼42天以上疗效更好。

    作者:冯凤英;宋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四肢康复训练的效果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四肢康复训练后的效果。方法: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四肢功能均有障碍,对其进行3个月的四肢康复训练,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四肢功能都有明显的提高,疗效较好。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进行四肢康复训练后,肢体功能得到恢复,生活质量也得以提高。

    作者:徐腊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培养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目的:对创新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方法:对预防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在进行社区卫生预防医学教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预防实践教学时,积极有效地引入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理论教学、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科研活动、课外实践教学等方法融合在一起展开教学,探索预防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结果: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融合及实践应用,培养出了大批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养成优秀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通过对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预防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有推广的意义。

    作者:邓声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对疾病认知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对疾病的认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薄玉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