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献血者ABO正反定型不一致1例分析

刘幻;李月琴

关键词:平板法, ABO血型, 正反定型, MN血型抗体
摘要:目的:对于献血者中正反定型不一致的个例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分型。方法:用凝集法进行正反定型试验及MN抗体筛查试验。结果:鉴定结果为原血型,但血清中还有抗-M抗体。结论:应加大稀有血型的普查力度并及时归档,建立稀有血型队伍,方便快速及时提供血液。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西藏高原地区368例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西藏高原地区患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了解高原环境对高原地区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从西藏高原来的世居和移居西藏的患者368例,对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368例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显示,24 h大心率202次/min,常常发生在白天活动、情绪激动等情况时;24 h小心率31次/min,多发生在深夜安静休息时;共检出各种心律失常366例(99.5%),其中房性早搏306例(83.61%),居第2位;其次是室性早搏193例(52.73%);房性心动过速74例(20.22%),居第3位;窦性心动过缓51例(13.93%),居第4位。ST-T改变检出209例,检出率56.79%,均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检出和评价患者的心律失常具有独特的作用,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贺斌;吕志民;周瑶;葛卫红;李洪卫;冯家祯;杜微;刘兰晰;吴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

    本研究对187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成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连续地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帮助患者实现了早日康复。因此,护理工作需要积极、主动、有计划地开展,并且要在关注患者身体状况的同时,对患者心理上也要给予关怀和安慰,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贺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创分娩经验

    目的:探讨无创分娩对于减少会阴侧切率的效果。方法:2013年7-9月收治经阴道分娩产妇12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无创分娩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技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会阴完整、会阴侧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 d 会阴伤口愈合及会阴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分娩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产后疼痛,有利会阴伤口愈合,改善产妇生活质量,使产妇不再惧怕侧切而行剖宫产,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罗艳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液内科临床实习的相关教学体会

    针对血液内科是内科实习难点,从提高实习生对血液病学的重视程度、应用PBL教学法、贯彻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几个方面探讨临床实习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张冬霞;云雁;卓丽霞;冯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010-2013年荔湾区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荔湾区4年间0~14岁儿童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防御措施。方法: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0~14岁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对报告的传染病进行分类,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从疾病构成、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荔湾区2010-2013年0~14岁儿童传染病共发生22种。其中甲类传染病0,乙类传染病累计315例,丙类传染病12592例。发生例数排名前4位的种类分别是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发病率4年位居第一,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做好荔湾区儿童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应加大以密切接触为传染途径的传染病预防宣传力度,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是防治重点,提高预防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对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瑞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肺癌伴脑转移放疗后存活6年1例

    肺癌患者发生脑转移之后的生存率极低。本文分析放疗后存活6年的肺癌脑转移患者1例,探讨肺癌脑转移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方式。

    作者:朱怡瑄;黄子尊;陈斯彦;林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在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治疗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和自主排气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减压量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0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减压导管进行急性低位结直肠梗阻的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文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宫颈癌筛查中阴道镜检查阳性与宫颈病理诊断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阴道镜阳性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意义,评价阴道镜图像阳性对CIN的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9-12月对贵州省遵义县35~64岁农村妇女行宫颈癌筛查1.5万人,TCT异常者,即检出ASC-US者行阴道镜检查,共200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图像异常130例,以予宫颈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对阴道镜阳性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电子阴道镜在CIN诊断中敏感性99.01%,特异性90.90%,阳性预测值90.65%,假阴性率2.78%,假阳性率9.09%。单一醋白上皮出现率高81.75%,从宫颈炎到CIN所有类型中,均有扁平醋白,在高级别CIN中均见到致密厚实醋白上皮;CIN中出现二联征80.00%,CIN Ⅲ中见到三联征和醋白上皮+非典型血管,检测率分别是100%和80.00%。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典型的异常阴道镜图像对诊断CIN和宫颈癌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方珍;陶柳;王克兵;丁永华;宋前华;昌德;胡克勤;谢桂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应激性溃疡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其中老年组(60~90岁)35例及非老年组(15~59岁)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症状重,发生失血性休克17例,非老年组症状轻,发生失血性休克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P<0.01);老年组死亡7例,非老年组死亡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1)。结论:老年人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首发症状为呕血,出血量大而突然,速度快而伴失血性休克。病程间歇较短,合并症多,尤以心肺疾病为多,病死率高。

    作者:郑兴军;唐志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硝普钠、多巴胺和呋塞米合用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普钠、多巴胺和呋塞米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顽固性心衰患者88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适量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54.55%,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硝普钠和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周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药物咨询干预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实效性评价

    目的:探讨药物咨询干预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有效性。方法:2012年1-12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有50例患者接受药师药物咨询进行治疗(A组),另50例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0 d、90 d后用药依从性的变化。结果:A组药物依从性从研究前的21.3%上升至41.7%(30 d后)和58.6%(90 d后);B组药物依从性从研究前的23.5%上升至24.9%(30 d后)和28.6%(90 d后)。两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在30 d、90 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药师药物咨询干预,可对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孕产妇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孕产妇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降低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2011年2月-2014年4月收治孕产妇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2例,对其年龄、孕产史、发病时间、首发症状、发生部位等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发生在妊娠期7例,妊娠时间4~31周,平均12.2周;发生在产褥期15例,其中发生在剖宫产术后11例,发生在经阴道分娩后4例,发生时间产后3~40 d,平均25.1 d。发生在左下肢19例,发生在右下肢3例。发生的静脉部位:发生在胫后静脉1例,发生在大隐静脉2例,发生在腘静脉2例,发生在股静脉2例,发生在髂外静脉15例。患肢肿胀、疼痛、压痛,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孕产妇在剖宫产或经阴道分娩后卧床时间>3 d 12例,合并症情况:产后出血11例,合并子痫前期4例,双胎2例,复发性流产7例,22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确诊。辅助检查:少数患者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异常,D-二聚体阳性20例。所有患者均经尿激酶抗凝治疗,其中2例采取导管内下肢静脉溶栓治疗,均成功取出血栓,其他20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均成功溶栓。结论:剖宫产、合并症多、产妇下床时间晚是导致孕产妇围生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溶栓治疗和手术取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手段。

    作者:薛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全科医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2月-2014年6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不进行追踪管理,只有在患者就诊时进行指导。观察组给予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具体措施: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治疗方案,对于空腹血糖正常的患者每3个月随访1次,指导患者饮食、运动,随访时给患者检查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和血压。对于空腹血糖<7.0 mmol/L的患者每1个月随访1次,对于空腹血糖>7.0 mmol/L的患者,1周随访1次,每个月检查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和血压。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合理运动,指导患者按时用药等。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血压、尿微量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医生是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卫士,对控制血糖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晚期消化道肿瘤采取恩度结合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2013年4月收治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化疗,观察组采取恩度联合化疗,对两组药物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临床疾病控制率(76.31%)明显要比对照组(63.15%)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3例、胃肠道反应4例、心电图T波改变1例、早搏1例、血压升高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4例、胃肠道反应6例、心电图T波改变2例、早搏1例、血压升高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采取恩度联合化疗,可以使客观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沙建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疗。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与诊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2例患者接受药物杀胚治疗,其中3例患者在药物杀胚后,又在B超辅助下行清宫术。2例患者出血较多,进行子宫动脉栓塞与B超辅助清宫治疗。1例患者无生育要求,且病情较为严重,进行手术治疗。因此除1例子宫全切除患者外,剩余14例患者均有生育能力。结论:严格控制剖宫产的人数,以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唐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肾脏病患者血清ANCA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检测在肾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ⅡF)法检测抗ANCA,联合ELISA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MPO)和蛋白酶3(PR3),观察99例肾脏病患者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阳性率。结果:应用ⅡF检测ANCA,联合ELISA检测MPO和PR3,肾脏病ANCA阳性率37%,其中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阳性率分别为57%、21%和20%。结论:ANCA在肾小球肾炎和紫癜性肾炎中阳性率高,有重要诊断意义。

    作者:周福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11-2013年收治胎儿先心病及心脏异常病例130例,孕22~36周,将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做普通筛查,第2组对每位孕妇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第1组检出先心病19例,第2组检出先心病111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心病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学伟;张炳文;刘生贵;郝维廷;佟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颈部血管损伤患者2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颈部刀伤患者一般情况突然,病情危急,需要医生和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密切配合,积极协作才能为患者生存争取时间,在积极抢救成功以后的康复护理也相当重要,只有提供过硬的急诊抢救技术和优质的身心整体护理,患者才能安全康复。本文介绍了2例抢救成功的颈部刀伤致一侧颈总动脉结扎患者的护理。

    作者:刘菊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检验和护理沟通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检验科与护理人员沟通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并总结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标本采集、检验质量。方法:对检验科检验标本及不合格标本进行综合分析,并对不合格标本及标本源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标本的不合格率及检验质量控制效果。结果:干预前采集标本10169例,不合格标本217例(2.13%);干预后采集标本10053例,不合格标本72例(0.72%),干预前后不合格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科通过加强与护理人员的沟通,通过入院后进一步再教育及专业技术培训等,同时注重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各个环节的管理,对提高标本送检质量、分析前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戴立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已确诊为高血压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7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肥胖、血脂、日均食盐摄入量,两组在这4方面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研究组SBP、DBP均明显下降,跟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肥胖、血脂和食盐摄入量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在临床上,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药物干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